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水杉造林选择造林密度,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研究水杉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活立木总蓄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次试验设置了A水平:2.0m×2.0m,B水平:2.0m×2.5 m,C水平:2.0m×3.0m,3个规格,隔离带造林密度为3.0m×3.0m。通过这3个不同的造林密度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的大小随着林龄增大对立木材积的影响变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则变大。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山杏林分栽植密度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西地区山杏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密度条件下山杏林生长状况和改土效益的差异,从而得出不同林龄山杏林最佳的栽植密度。辽西地区山杏林在幼龄期和盛果初期密度为2 m×2 m时经济效益最好,对于进入30年生的盛果期林分,密度为3 m×4 m时经济效益最高;20年生山杏林密度为2 m×2 m时改土效果最好;树体生长发育在10年生以前以2 m×2 m的密度栽植最好,20~30年生以2 m×3 m的密度栽植最佳。  相似文献   

3.
厚朴栽植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时江华人工栽植的厚朴近成熟林,按不同造林立地类型和不同栽植密度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在江华以中海拔群山密集区,以造林密度2505株/hm^2为最佳,此时树高生长量可达9.65m,胸径生长量可达13.25cm,树皮产量可达48.9kg/100m^2。根据立地条件的优劣,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4.
板栗不同栽植密度生长结实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设置4种栽植密度,通过多年林分定位生长、结实性状调查,分析比较各密度在不同时期的产量变化及结实力趋向,认为适宜的初植密度为600-1050株/hm^2,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7-0.75 ,有利于栗林的丰产稳产,收效最好。  相似文献   

5.
杨树单板用材林培育将更多地追求大径材比率 ,通过密度试验和大量典型样地调查 ,建立了出材率模型 ,揭示了林分密度、立地指数与大径材生产结构的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林木径阶 34cm时大径材出材率才能达到 5 0 %以上 ,林分密度越大、立地条件越差 ,培育单板材的周期就越长 ;2 0指数级、4m× 5m密度 9a生时林分平均胸径为 33 1cm ,大径材产量达 15 7 10m3 /hm2 。因此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 ,确定计划采伐周期至关重要。营造大径杨木的基地应在地位指数 16以上的滩涂地上发展较好 ,地位指数 16以下时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的高密度杨树林为主要目标。大径杨木的适宜密度应在 5 0 0株 /hm2 以下 (株行距不宜低于 4m× 5m)。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种子园栽植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英德火炬松种子园进行了 6m× 6m、8m× 8m和 1 0m× 1 0m等 3种栽植密度试验 ,1 3a结果表明 ,不同栽植密度的高、径、冠幅及产果量差异显著 ,以 8m× 8m密度能发挥个体与群体作用 ,产果量最高 ,6m× 6m次之 ,1 0m× 1 0m最差 ;在郁闭度进入 0 6以后 ,便逐渐抑制产果量上升 ,需及时疏伐 ;6m× 6m密度因单位面积株数多 ,早期较高产 ,适于早期丰产栽培 ,且因树体较小 ,便于采果。8m× 8m密度适于中长期经营 (1 3a以上 ) ,如需二者兼取 ,则可采用 4m×8m或 4 5m× 9m密度 ,中期疏伐 1次 ,这 2种栽植形式利于疏伐与机耕  相似文献   

7.
泗阳县南方型杨树林分栽植密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泗阳县南方型杨树林分调查结果表明 ,栽植密度对杨树生长量的影响十分明显 ,经济效益差异也很显著 ,建议对林龄 (或树龄 )未超过 4a的栽植密度不合理的林地进行密度调整。具体做法 :对 4m× 7m的成片林 ,每隔 3株间伐 1株 ;对小片林 ,若栽植的是 3行 ,将其株距进行调整 ,保持每株营养面积 30m2 左右 ;若栽植的是 3行以上 ,对密度为 1 5m× 1 5m和 2m× 2m的进行间伐 ,使其成为 6m× 6m的株行距 ,对密度为 2 5m× 2 5m的进行隔株隔行间伐 ,将其调整为 5m× 5m呈三角形的配置模式。对双行杨树 ,尽量将其株行距调整接近 4m。对林龄超过 5a以上 ,栽植密度不合理、生长又较差的林地或“四旁”林 ,可在采伐后按适宜密度重新栽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枣栽植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了600、750、900、1050、1200株hm^-2等5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比较了大枣林间土壤中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的栽植密度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的含量。因此,从改善辽西地区的土壤结构的角度,可以适当降低大枣的栽植密度,以600~9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以黄檗3 a生幼树为材料,对不同栽植密度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栽植当年和翌年秋季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2%和91%。不同株距树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树高、地径生长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株距0.5 m1 m0.3 m1.5 m;而不同行距对树高、地径生长量均无影响。采用一元生物量模型计算生物量,总生物量最大的种植密度为33 300株·hm~(-2)(株行距0.3 m×1.0 m),可产生干物质3 930.06 kg·hm~(-2);最小的为3 300株·hm~(-2)(株行距1.5 m×2.0 m),干物质仅为344.08 kg·hm~(-2)。  相似文献   

10.
密度对产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丰产速成桑园的合适栽植密度为1 500株/667m2左右,该栽植密度既可减少投入,又能达到快速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种源地芡实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芡实的叶均直径、叶最大直径、果径、果长、果质量、粒数、粒质量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栽植密度间产量存在差异;不同种源地间8项物理性状指标均无明显差异;除果长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无影响外,其余6种性状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均存在差异,表明交互作用对产量有影响。7种性状与种源地的交互作用下,种源地与产量间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不同造林密度对土沉香生长量以及树体分枝情况的影响,初步探讨土沉香人工栽培的适宜栽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3年后,不同栽植密度对土沉香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树体生长状况基本上随着密度减小而有改善的趋势;不同栽植密度间的冠幅达极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造林密度3 333株·hm-2与栽植密度1 334~2 505株·hm-2间的差异,而树高、胸径没有差异;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的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长度产生显著影响,且随着密度减小而增大,其中栽植密度3 333株·hm-2的林分中植株侧枝交叉率达71. 1%,已产生植株间的竞争现象,而栽植密度1 334株hm-2的土沉香在幼林期虽然生长发育较好,但杂草丛生,相对浪费林地而且会增加抚育锄草难度。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土沉香的初植密度选用2 000~2 505株·h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多重比较在辽西山杏栽植密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辽阳市喀左县山杏林分布区10a、20a、30a生3个林龄的山杏林内按不同密度设置标准地,在标准地内选择标准株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运用多重比较法,研究不同林龄不同密度条件下山杏生长和林下土壤性质差异,得出不同林龄下最佳的山杏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4.
对两种不同栽植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木材密度和弦向、径向、体积全干干缩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木材弦向、径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则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两种栽植密度的木材体积全干干缩率与基本密度呈负相关;木材干缩比与基本密度、栽植密度大的呈正相关,与栽植密度小的呈负相关.因此,适当增加栽植密度可以改善杉木木材的性质,但其影响规律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山杏林地栽植密度研究中的应用.以辽西地区山杏林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评价因素权重,构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辽西地区山杏林分的不同密度生长结实情况分析得出,辽西地区山杏林在幼龄期以2 m×2 m经济效益最好;对20龄林分以2 m×3 m效益最佳,对于进入30 a的盛果期林分,密度为3 m×4 m经济效益最高.据此根据山杏生长特性,适地适树,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河堤水杉林首次间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节水杉林分密度,改善树体生长空间营养面积,缩短成材期,培育较大径级用材,提高水杉木材质量,我们于1982年春在江都县红旗河堤二姜乡汤营村地段进行了水杉首次间伐试验,获得了对生产有参考价值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林为1972年春在竣工的红旗河两边的青坎、堤坡上营造的水杉林。林龄9年生,面积3.12hm~2。株行距2×3m。林地土壤:青坎为砂质壤土,堤坡为砂土。含N量与有机质很少。水杉林平均树高9.2m,胸径12.4cm,活立木蓄积量为121.91m~3/hm~2。林分郁闭度为0.78~0.86,平均枝下高2m左右,树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省水杉林分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省水杉林分基本达到了水杉原产地的生长水平,16年生时材积生长量比池杉大45%,但尚未达到省水杉速生丰产的生长量指标。如果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对生长达标和基本达标的林分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对处于速生期的16年生以前的林分追肥,可促进生长。对未达标的水杉林分不宜继续作速生丰产林培育。并提出了水杉速生丰产林的栽植密度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
以优良无性系172柳(Salix×jiangsuensis CL‘J-172’)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土石山地条件下研究了1 a生能源林的合理栽植密度。结果表明,172柳以密度200 000株/hm2(即株行距10 cm×20 cm,两行带距80 cm)林分的生物产量最高,达到了14.1 t/(hm2.a),比其他密度提高了12%~570%。建立了1 a生172柳植株生长指标(地径和株高)与单枝生物量的模型。初步研究了172柳能源林实现高产的合理密度,为适宜该立地条件的能源林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以促进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西朔州地区的人工林小黑杨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2 m×5 m、4 m×5 m、4 m×10 m)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边材年轮数差异不显著,而湿心材年轮数差异显著;栽植密度对边材宽度影响不大,而对湿心材宽度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边材面积和湿心材面积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小黑杨边材、湿心材宽度及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但湿心材增加得更快.湿心材比例为60%~68%,且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总体而言,栽植密度对小黑杨边材、湿心材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对湿心材生长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