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在高产旱粮作物区改变粮食结构,增加经济收入,1976年以来,以井灌区大封公社为基点,对麦茬水稻旱种进行了连续7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初步总结出了麦茬水稻早种的栽培经验.1982年共示范450亩麦茬水稻旱种,平均单产达664斤.其中50亩郑州早粳亩产696.7斤,45亩黎优57,亩产823.1斤.1.5亩地膜覆盖亩产889斤.稻麦两熟,年亩产1500斤以上.从而在旱粮区走出了一条发展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一年北京郊区在以往旱种水稻经验的基础上,25000亩旱种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大兴县芦城公社康庄子旱种黎优57杂交稻150亩,平均每亩实产750斤,旱种越富品种60亩,平均每亩240斤;佟场大队80亩杂交稻旱种,亩产750多斤。旱种丰锦亩产240斤;大洼大队30亩旱种杂交稻亩产450斤,旱种京引47亩产350斤。西芦四队旱种地在收割前30厘米土层无潮土,常规稻失收,杂交稻亩产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在我县大东公社南严大队已试种了两年.1977年在中心生产队试种90亩,平均亩产1158.7斤,比常规水稻每亩增产308.7斤,其中40亩高产田,亩产达1386.5斤.1978年在不同劳力、茬口、肥力水平的10个生产队试种646亩,平均亩产1081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309—322斤,其中中心生产队166亩杂交稻平均亩产1208斤.两年试种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早茬晚茬、肥茬薄茬,杂交稻都比常规稻显著增产.现就高产栽培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县不少社队地势高,水源缺乏.1981—1982年进行了水稻旱种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不论春播或夏播稻均表现早熟、省水、省肥、灭草、高产.1982年15.3亩麦茬水稻旱种地膜覆盖试验田,平均亩产837.1斤,比不覆盖每亩增产142.6斤.一、地膜覆盖的效果1、提高地温,促进早熟。根据两年试验测定,地膜覆盖的在0—40厘米土层中均有增温效果。1982年5月7日13时在桑庄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石家庄专区元氏县叩村公社西杜生产队,一九五八年在十五亩麦茬地上进行了多穗高粱夏播试验。平均亩产四百五十八斤。一九五九年该社扩种了一百零五亩,其中有四十五亩平均亩产五百零六斤,有十五亩丰产田每亩产量达一千三百六  相似文献   

6.
“麦茬水稻旱种”和“豫林一号”泡桐良种是我省近年研究成功的两项重要科技成果。“麦茬水稻旱种”,不育苗,不插秧,省工省水。在获嘉、武陟等县近年示范推广面积万亩以上,平均亩产500—1000斤,比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6年以来,杂交水稻在我县由小面积试种到大面积示范,不论是春稻或是麦茬稻均获得显著增产。1977年县稻麦原种场种植春稻南优2号14.2亩,平均亩产1348.5斤。1978年在特大旱灾影响下又涌现出不少高产田块。文殊公社良种场种植南优2号和威优2号春稻92亩,平均亩产1128.2斤,并且该社农科站种植  相似文献   

8.
苍梧县长洲区寺冲公社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生产以鱼业和蔬菜为主,其次是甘蔗、蚕桑和花生等作物。1963年全社种甘蔗342亩,总产39,826担,平均亩产11,645斤;1964年种甘蔗432亩,总产53,173担,平均亩产12,308斤,比1963年每亩增产663斤;亩产超过两万斤的有两个队,如上标三队种甘  相似文献   

9.
建湖县建阳公社建东大队是稻麦两熟地区.1977年开始试种杂交稻,1978年全大队共种杂交稻1016亩,平均亩产1202斤,比常规稻南京11号每亩增产200多斤,全大队水稻总产比1977年多收31.74万斤,增长17.1%.这个大队1978年杂交稻的栽培方法,主要是采用温室无土秧小苗直栽和小苗寄秧移栽,同时也搞了10%的露地秧.现根据一年来的实践和所做的有关试验,对大面积杂交中稻亩产1200斤的栽培技术,作如下分析.一、产量构成因素杂交水稻同常规水稻一样,产量都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所组成.我们调查的亩产1200斤以上田块的平均产量结构如下(表1):  相似文献   

10.
1956年能仁社第五、六两队共种麦茬烟114亩,平均每亩产量245.12斤,其中39亩,亩产313斤,比该社麦茬烟亩产180斤要多收133斤。他们获得丰产的原因,主要是抓住了关键技术。1.品种好:该两队过去在烤烟品种上存在着品种多、品种混杂、产量不高、品质不好的缺点,1956年选用了"大平板"和"湾梗"两个品种,"平板"种的特点是:烟茎粗壮,叶大平  相似文献   

11.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12.
1965年辽宁省水稻生产不論是老稻田或新稻田都获得了好收成。总产量比1964年提高30%左右。丰收的特点是幅度大,范圍广。如沈阳市52万亩水稻,在1964年亩产542斤的基础上,提高到平均亩产600斤左右的水平。全市有三个公社平均亩产达到700斤以上,有15个大队,73个小队达到亩产800斤以上,有2个人队,11个小队平均亩产900以上,并出現一个有565亩水稻千斤队。盘錦荣兴农場中央屯大队3900亩水田,在1964年平均亩产947斤的基础上,1965年又創造了亩产996斤的新纪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县社队干部和广大群众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有力地促进了春小麦生产。1974年全县播种春小麦16129亩,平均单产172斤,比1973年亩产83斤提高一倍。全县有12个生产队亩产超过了《纲要》,十一个生产队跨过了“黄河”,两个生产队过了“长江”。达牛公社1890亩春小麦(其中1592亩是畦田间作玉米)实行了旱灌,全社平均亩产334斤。大田大队177亩春麦,平均单产713斤,其中第三队24亩,平均亩产893斤,第四队有2.1亩试验田,亩产1113.8斤。  相似文献   

14.
1965年,是我场在渤海滩上开荒生产连续获得高产的第三年。生产的第一年,即1962年,种水稻6,100亩,平均亩产452斤;1963年,种水稻7,800余亩,平均亩产826斤;1964年,种水稻8,100亩,平均亩产达904斤;1965年战胜了种种困难,7,400余亩水稻平均亩产突破千斤大关,达到1,113斤,最高亩产达1,450斤。 1965年,这个地区是大旱之年,到6月14日才降了一场透雨,全年降雨量比上年少53%以上。到5月28日,我场8,000亩稻  相似文献   

15.
一■七七年我所对杂交水稻进行了栽培研究,观察生长特性,摸索增产规律,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全所春稻和麦茬稻杂种示范田共14.7亩,平均亩产1143.98斤。其中春(?)南优2号5.2亩,亩产1313.46斤,比对照种国际24,亩产838斤增产56.7%,比南京11号亩产820斤增产60.2%杂交水稻有强盛的杂交优势和特殊的丰产性能,栽培技术和常规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除采用常规品种的先进  相似文献   

16.
农垦五十八号是一个水稻高产良种,1964年我市由江苏省江宁县引进试种,全市共种植二千一百多亩,一般亩产在七百至八百斤左右,比本地单季晚稻麻壳秈增产20—50%,高的亩产达一千斤以上。如卜塘公社黄庄生产队试种的三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比四点五亩麻壳秈亩产五百八十七点三斤,增产36.4%;上庄生产队共种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九斤,其中青年试验田一点四亩,平均亩产九百六十四点三斤。合罗公社楊桥三队试种十点三二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点四斤,比历年单季晚稻最高亩产六百斤增产60%,其中一块样板田四点六五亩,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六点二斤;此外,卜塘公社宋庄生产队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的一点五亩,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六点六斤,其中农垦五十八号亩产五百六十六点六斤,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小红稻亩产四百四十四斤,增产25.6%。1964年,我们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概况水稻温室无土育秧法,在我国是湖北省最先应用的一项新技术,为实现育秧工厂化奠定了基础.1978年我省组织了协作网,实行群专结合,广泛开展了这项科学实验,全省共120多个试点,示范面积2000余亩.无土育秧试验田一般亩产800~900斤,产量高的亩产千斤左右.营口县高坎公社试验田亩产达1274斤.示范面积最大的是沈阳市,有1700余亩,效果明显.苏家屯区白清公社康家山六队180亩水田全部采用无土育秧,其中60亩,亩产超过800斤.1978年比1977年少种20亩,但总产量比1977年还高.在无土育秧示范同时也进行了三种机型机械插秧试验,面积共8亩.其中比  相似文献   

18.
<正> 1981年,豫西水稻麦后旱种面积350亩,亩产平均205公斤,至1984年种植面积3.9万亩,亩产263公斤,其中亩产在400—500公斤的4010亩。临汝县杨楼乡叶庄村2亩地,亩产545.5公斤,偃师县城关镇后庄村185亩,亩产526公斤。从以上的产量看,在豫西实行水稻麦茬旱种,不仅可行,且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三收是种植革命上的新生事物,我区大部分县社从七五年开始试种推广,七六年已发展到了十万余亩,全区各县都有种植。博爱县清化公社南关大队玉米水稻间作,移栽水稻450斤,移栽玉米710斤,合计亩产1160斤,比单作玉米900斤,每亩多收260斤,增产29%,加上麦季每亩产1060斤,全年单产超吨粮;沁阳县城关镇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县夏熟作物全面丰收,全县10.2万三麦平均亩产687.7斤,总产和单产分别比历史最高年增加16.8和26.5%;十二个公社40776亩冬绿肥(其中红花草3.6万亩,金花菜2188亩,蚕豆423亩,6625箭筈豌豆158亩),平均亩产达到7200斤,比大丰收的1976年增产35%,总产、单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