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容易导致仔兔死亡的原因 仔兔养殖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按规程进行饲养管理,防护不周,导致仔兔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冬季保温防寒措施不完善冬季如果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低,就容易导致仔兔冻伤.特别是出7天以内的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值班,仔兔被产在窝外,母兔又不拉毛覆盖,2小时左右就会把仔兔冻死.  相似文献   

2.
1原因 仔兔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按规程进行饲养管理,防护不周,导致仔兔死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冬季保温防寒措施不完善。如果冬季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低,就容易导致仔兔冻伤。特别是出生7天以内的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值班,仔兔可能被产在窝外,母兔不拉毛覆盖仔兔,2小时左右就会把其冻死。  相似文献   

3.
(一)容易导致仔兔死亡的原因 1.冬季保温防寒措施不完善:冬季如果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低,就容易导致仔兔冻伤.特别是出生7天以内的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值班,仔兔被产在窝外,母兔又不拉毛覆盖,2小时左右就会把仔兔冻死.  相似文献   

4.
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养兔业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各年龄段的兔群发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脓毒败血症、乳腺炎、仔兔黄尿病等。2000年冬季,我处接诊数十例以哺乳仔兔脓毒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葡萄球菌病,现将诊断和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0年冬季,几个兔场大规模发生哺乳仔兔突然死亡,一般从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发病,仔兔陆续死亡,经3~7天,整窝仔兔几乎全部死亡,个别耐过不死的,体质消瘦、发育不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达到90%左右。死亡仔兔一般体况良好,发育正常,生前无明显临诊症状…  相似文献   

5.
(一)仔兔死亡原因 1.冬春季保温条件差.冬季、早春兔舍忽视防寒保暖,兔舍温度过于低,有的不取暖,后墙、天棚都上有白霜.此时,最易导致仔兔冻死.特别是仔兔出生7天以内,仔兔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如母兔产仔时无人照看,仔兔被产在窝外,而母兔又不拉毛进行覆盖,一般在2小时左右就会把仔兔冻死.  相似文献   

6.
仔兔生下后,因饲养管理不当,往往容易发生死亡,尤其是在冬季和梅雨季节死亡率较高,其死亡的发生,可分为两个阶段:1仔兔生下来至开眼前造成死亡的原因1.1仔兔生下来,没有及时吃到初乳,致使仔兔饥饿而死。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和酶类等物质,对仔兔的生长发育和抗病力有很大影响。仔  相似文献   

7.
冬季仔兔因吊奶被母兔带出窝,或巢箱低仔兔自己爬出窝外都会使仔兔受冻昏迷。为了防止死亡,应及时救治。 若仔兔受冻不厉害,还能活动,应放回窝内,也可放入贴身的衣服里暖一会即可。若仔兔已昏迷,可将其放入38~42℃的温水中,头部露出水外,待仔兔肤色变红润时,用软布擦干身子,  相似文献   

8.
<正>仔兔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消化机能不是很完善,抗病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多种细菌和球虫的侵袭,如果饲料和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仔兔死亡,这也是养兔生产中困扰兔场的突出问题。造成哺乳期间仔兔死亡的原因有:种兔疾病影响仔兔健康、母兔分娩后吞噬初生仔兔、母兔泌乳不足造成仔兔死亡、仔兔多病活力差、断奶应激、饲料配合不当、喂养不科学等。为有效控制仔兔死亡,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必须抓好以下措施:1选择优良种兔,加强母兔妊娠管理  相似文献   

9.
1容易导致仔兔死亡的原因 仔兔养殖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饲养管理不规范,防护不周,导致仔兔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冬季仔兔出生后,生活环境发生了骤然改变,外界环境与母体子宫内环境差异很大,幼体调节机能尚不完善,适应力弱,抵抗力低,很容易发生死亡。在12周龄以内的死亡数可占死亡总数的1/3以上。1原因拒绝哺乳和仔兔饥饿。有些初产母兔神经过敏,烦躁不安,不给仔兔喂奶,造成部分或整窝仔兔因饥饿而死亡。有些经产母兔由于母性不好或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拒绝哺乳。饲料营养水平低或母兔患有乳房炎、子宫炎、肺炎等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冬季如何提高初生仔兔成活率陆亚墀张军海(天津实验动物中心,300301)进入冬季,新生仔兔在1~5天内的死亡率很高,达40%~50%,甚至全窝死亡,而5天后的死亡率仅为5%~8%。死亡的仔兔无任何外伤,多数母兔奶也充足。走访了几个单位均有类似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期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至关重要。2008年元月,笔者接到淮北一长毛兔养殖户的求助电话:大约18日龄的哺乳仔兔大批死亡,请当地的兽医现场诊断和解剖观察,认为是由兔球虫病引起,但按治疗兔球虫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现就兔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及仔兔日常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的内容作一探讨和比较,寻求冬季仔幼兔科学养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仔兔出生后,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而此仔兔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调节机能差、适应能力弱,如果护理稍有不当便会造成死亡,主要原因有:兔舍室内温度过低,造成尿湿性肠炎而死亡;黄尿病导致死亡,仔兔弱小吃不饱奶,引起营养不良而死亡;球虫病、巴氏杆菌病,寄生虫病导致死亡;仔兔断奶应激死亡;意外伤害,如鼠害、猫害及钻出来回不了窝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养兔生产中,哺乳仔兔的饲养管理是关键环节。哺乳仔兔饲养管理的成效关系到养兔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较多,繁殖种兔的疾病、母兔泌乳不足、断奶应激、饲料配合不当、喂养不科学等都会造成仔兔死亡。为有效控制仔兔死亡,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养兔生产中要把握科学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哺乳仔兔的主要特点哺乳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兔,其特点是机  相似文献   

15.
仔兔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兔的经济效益,降低死亡率是每个养兔者的共同心愿。下面谈谈引起仔兔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母兔压死仔兔 仔兔出生后,特别是冬季,仔兔呆笨行动不变,不会吸乳,很容易被母兔压死。因此,仔兔生后1~3小时内最好人工哺乳,并注意观察母仔情况,避免母兔压死仔兔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 从出生到断奶这个阶段的长毛兔称为仔兔,时间一般为40—50天,这个时期仔兔身小体弱,十分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力都很差,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大批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这个时期是养兔的关键。为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首先应了解仔兔的生理特点和掌握如下几项管理措施。 <一>仔兔的生理特点:刚生下的仔兔没  相似文献   

17.
冬季是仔兔最易发生死亡的时期.为保护仔兔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提醒养殖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要让出生仔兔吃上初乳。对护仔性不强不给仔兔哺乳的母兔,可固定在巢箱内,把仔兔安放在母兔乳房旁,让其自由吮乳,每日强制哺乳4~5次,3~5天后,母兔便会自动哺乳。2)母兔缺奶或死亡,可找分娩相近产仔少的母兔进行寄养,寄养时在仔兔身上涂上寄养母兔的尿液,以防止母兔咬食仔兔。如无保姆兔,可用牛、羊奶、豆浆等喂养。3)初生仔兔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因此必须加强防寒保温。根据仔兔的生理要求,室温应保持在15~20℃,并应勤换巢箱内垫草,使干燥保…  相似文献   

18.
乐亭县汀流河镇酱河村农民委树安,1982年开始养兔,饲养母兔30只左右。母兔产仔时,在兔笼(舍)内设固定产仔箱产仔,因初生仔兔体质弱,适应性差,冬怕冷、夏怕热,雨天又怕潮湿,稍不小心容易造成仔母兔死亡,使仔兔成活率降低。近几年他不断摸索经验,敢于创新,把固定产仔箱改用活动产仔箱产仔。一个兔舍(笼)设一个活动产仔箱,母兔临产前放入兔舍(笼)内以备产仔,产仔后,把母兔和仔兔分开饲养,调教母兔定时给仔兔喂奶,一般一天喂1~2次,以仔兔吃饱为度(肚园发亮)。同时冬季将产仔箱移至室内,以提高箱内温度,可防止冻死仔兔,夏季将产仔箱移至凉爽的场所,以降低箱内温度,可防仔兔中暑窒息死亡;在阴雨天湿度大,可将产仔箱移至通风良好而干燥的地方,还可防幼兔患病。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营养控制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但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出生到3月龄的仔兔经常有死亡现象发生,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实验的进行。1死亡原因导致实验仔兔和幼兔死亡原因很多,主要有:种兔选择不当,配种不合理;产仔母兔饲养不精,引发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规模养兔还是群众性养兔,多有反映仔兔生长期间死亡偏大,特别是20日龄前的仔兔难养的问题.经调查、观察,造成哺乳期间仔兔损失的原因有:母兔分娩时,供水、青嫩草不足,母兔分娩后口渴难耐,而吞噬初生仔免;母兔泌乳不足或乳汁营养不全以及个别仔兔未能吸上初生乳造成损失;种兔疾病影响仔兔健康,仔兔活力差,多病;意外损失,如鼠害、笼底缝隙过宽,突然应激踩踏、冻死或夏季因蒸窝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