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伟 《草业科学》2004,21(6):61-61
2004年6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确定2004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主题是“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草业科学》2008,25(7)
2008年6月17日是第1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主题是“防治土地退化以促进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3.
从1994年起,联合国将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人们终于一致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荒漠化和干旱的威胁,这一威胁的要害是:土地干裂,沙进人退,地球有可能沦为荒漠,绿色家园将成为红尘梦沓的记忆。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更容易想起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英雄的行为。从牛玉琴到石光银,从申纪兰到白春兰,他们的业绩冠以英雄史诗的名义绝非过誉。他们用草网、柽柳、沙枣和胡杨,用人类的气魄和智慧,止住了尾随而来的饕餮般的沙漠,在自然中拥有了安宁和生存的权力。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更加企盼未来的岁月不再大漠滚沙,尘暴肆虐,所有对人类命运无比眷怀的人都不再有那么多的忧戚和呐喊,而所有关于人类家园的美丽前景都已被我们纳入未来。  相似文献   

4.
1949年 ,法国科学家奥布之维尔在研究非洲撒哈拉以南撒赫尔地区的生态问题时 ,发现这一地区的热带森林被滥伐和火烧之后 ,其界线后退了 6 0km至 40 0km ,出现森林演变成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变成类似荒漠的景观。于是 ,他把这种环境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 1994年 6月 17日 ,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轮会议上 ,把荒漠化定义为 :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其中包括植被的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壤干旱化、旱地农作物生产衰退 ,土壤水渍和盐渍化、水土流…  相似文献   

5.
恢复生态学一直以来都受到生态环境专家的重视,该学科对荒漠化的防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荒漠化的消极影响非常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且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对其展开研究,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主要从荒漠化防治中植被退化机制以及植被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其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我国荒漠化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妇女与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上指出,荒漠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他说,中国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荒漠化防治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充分发挥妇女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荒漠化防治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  相似文献   

7.
《草业科学》2008,25(5):86
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从2008年起在南方8省区的100个县开始启动,为了科学评价和反映石漠化综合防治成效,尽快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效益监测工作,4月3日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组织召开石漠化监测座谈会,就监测有关事宜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经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草原畜牧业司、畜牧总站、草原监理中心,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地质调查局,以及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中南林业规划设计院等有关部门共17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苏大学 《草地学报》2000,8(2):77-81
天然草原是黄河上中游流域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长期以来,天然草原因疏于管理与保护而被不断开垦,加之掠夺式放牧利用,导致生产力严重下降,土壤侵蚀和荒漠化面积逐渐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业已成为华夏心腹之患。天然草原是黄河上中游地带性植被,经过长期的演化和演替,而适应当地干旱与高寒的严酷生境,对于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改良与提高天然草原的植被盖度,维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利用的建设措施,已成为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流域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南州高寒草地荒漠化治理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海南州高寒干旱草地荒漠化特征和成因,分析出气候变化、毁草开荒、超载过牧、鼠类危害、利用不当、执法不严等是草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荒漠化草地实行人工补播优良牧草、灭除毒草、消灭鼠害、禁牧封育、暖棚养畜、营造饲料护牧林等措施,提出了防止草地荒漠化的对策及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力  郭广  胡爱军  马明亮 《青海草业》2004,13(3):20-23,35
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的过程,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的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荒漠化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利  陈钢 《草业科学》2002,19(9):15-15
在第九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 ,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斌透露 ,中国将通过实施三大工程防治土地荒漠化趋势 ,力争到 2 0 1 0年基本遏制沙漠化的扩展趋势。罗斌在题为《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对策》的演讲中说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荒漠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 ,但一些重点荒漠化省区和经济落后地区 ,仍在加速扩展。为此 ,中国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 ,分 3个层次 ,重点实施三大工程防沙、治沙 :一是重点抓好 2 0 0 0年启动的“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四期、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品种鸡在放牧条件下增重和屠宰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法国萨索、江苏苏禽黄1~68日龄,广州金江江村黄1~86日龄,河南固始鸡、江苏太湖鸡100日龄在宁夏灵武干旱地带放养的生长情况和适应性能,寻求适宜本地经果林地带和荒漠化草原生长的品种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概括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并从退耕还林、节水灌溉、防风固沙和政府政策这四个方面有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天然草地面积33099万多公顷 ,仅次于澳大利亚 ,是世界第二草地大国。由于超载过牧 ,我国西部草地90 %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大面积开垦的草地有近50 %因生产力下降而被摞荒成为裸地和沙地 ,因干旱少雨 ,风沙频繁 ,植被稀疏 ,荒漠化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概括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并从退耕还林、节水灌溉、防风固沙和政府政策这四个方面有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草地生态建设与荒漠化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我国,荒漠化集中发生的区域也正是草地畜牧业的主体分布区域,草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草地生态建设应成为荒漠化防治的中心环节。为适应21世纪加快荒漠化防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草地生态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1)草地生态系统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2)荒漠化正逆过程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监测;3)草地旅游等非农业开发利用的科学管理;4)抗荒漠化植物种类选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荒漠和荒漠化的内含谈到荒漠、荒漠化的形成以及简述国际、国内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和成功经验,提出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让草原休养生息,进而使草原生态系统得以永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荒漠化是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为的滥砍、滥牧、滥伐、滥采和滥用水资源等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根据上述情况,发现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或替代技术来改善和阻止对其环境的破坏是十分必要的.将这些措施形成一个综合工程,达到既能防治荒漠化的产生,也能产生综合效益的效果.同时该工程也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等特点.合理地整合这些措施和技术,将会达到良好的防沙治沙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候干旱变化和重牧利用对草地的影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日益加重,沙化的面积逐步扩大,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研究适应北方干旱环境的旱生、超旱生植物资源,改良退化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是我国目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驼绒藜属[Ce ratoides(Tourn.) Gagnebin)]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属旱生、超旱生半灌木,在荒漠和半荒漠化草原地区是马、羊、骆驼等家畜四季喜食的优良饲草.此外,该属植物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被誉为沙漠中的"绿色卫士",是改良天然放牧草地最有前途的牧草之一.因此,驼绒藜属植物在改良草原及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驼绒藜属牧草是藜科一个最古老的属.全世界共有7个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分布范围较广,在欧亚大陆,西起西班牙、东至西伯利亚、南至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有分布.我国有4个种和1个变种,分别为: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驼绒藜(C.latens)、心叶驼绒藜(C.ewersmanniana)、垫状驼绒藜(C.compacta)和长毛垫状驼绒藜(C.compacta var.longipilosa),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省(区).  相似文献   

20.
徐恒杰 《草业科学》2006,23(11):40-4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荒漠化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目前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加上国家为治理荒漠化花费的大量投资,近10年来约1/3的GDP增加值被荒漠化损耗或以绿色GDP负值形式沉淀于荒漠化区域。中国农业大学荒漠化研究中心主任胡跃高教授提出,荒漠化将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难以得到保障,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当前中国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尽快逆转荒漠化趋势的阶段。据介绍,在世界110个受荒漠化危害国家与地区中,我国是现存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危害人口最多、危害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