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染性支气管炎 (2B)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口罗音、咳嗽 ,拉白色稀粪 ,肾脏肿大 ,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血凝试验、中和试验、干扰试验 ,以及雏鸡回归试验和电镜检查 ,这一系列实验室诊断 ,确诊被检鸡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八例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的观察,临诊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收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诊断,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和RT-PCR实验,其中六例为误诊,两例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八例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的观察,临诊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收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诊断,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和RT-PCR实验,其中六例为误诊,两例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八例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的观察,临诊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收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诊断,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和RT-PCR实验,其中六例为误诊,两例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5.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又称为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病。由于免疫失败或不进行免疫,时有此病发生。1 流行特点本病无季节性,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鸡只发病1~3天内波及整个鸡群,感染率100%,死亡率70%~80%,各品种鸡只都可感染。2 诊断2.1 发病急,发病率高。2.2 肾肿,法氏囊呈葡萄状,胸肌、腿肌出血。2.3 鸡群下痢,排白色、黄白色水样稀便。2.4 鸡只羽毛蓬松,采食量减少,常扎堆在一起,不愿走动。3 鉴别3.1 与肾炎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区别:肾炎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肾与法氏囊病相似,但法氏囊病胸肌、腿肌出血,肾炎型传  相似文献   

6.
王雪琴 《中国家禽》2000,22(10):36-37
1发生原因 1.1传染性肾病 1.1.1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类型。 1.1.2传染性法氏囊病 人们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同时存在的,然而引起肾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病变在法氏囊,但可在肾脏见到不明显的散发性病变。 1.1.3产蛋下降综合征 当鸡只感染了引起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腺病毒时,可见到轻微的肾脏病变。 1.1.4传染性肾炎 病原为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主要引起雏鸡肾脏病变。 1.1.5雏鸡白痢 可形成典型的肾…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呈世界分布,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1]。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传支)是由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近几年,肾型  相似文献   

8.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肾传支(NIB)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传染病,病原体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以损害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为主,呼吸道病变轻微,不同毒株引起的肾脏病变略有差异,患NIB的鸡病死率较高,感染鸡群成年后产蛋率普遍低下。该病已成为重庆市荣昌县周围15个市县近几年来雏鸡和中鸡的常发病、多发病,并有逐渐扩展的趋势,从临床诊断看新城疫、法氏囊炎这样的严重传染病似乎已退居次要。  相似文献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肾传支)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致肾病变型毒株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对安宁渠及周围地区发生的肾传支的诊治,说明肾传支在本地区广泛存在且危害严重,送检病例中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率20%,病死率30%~40%,主要因肾功能衰竭、自体中毒引起死亡。经诊治用以肾肿解毒药、抗病毒药物及中药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配合油乳剂灭活苗防疫免疫保护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从法氏囊、肝脏和肾脏三大脏器的病理变化入手,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病、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鸡包涵体肝炎以及鸡真菌毒素中毒症进行鉴别诊断,以期为确诊和有效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