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铜仁市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各方面之间的纽带。铜仁市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农民增收缓慢,急需农村沼气生态技术,通过几年沼气工程实施,沼气生态作用得到充分显现,沼气既能解决农户生活用能,又能巩固以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成果,还能减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造成对农村的污染,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有机肥料,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推动农村种植和养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措施。1铜仁市农村沼气…  相似文献   

2.
猪-沼-果生态模式效益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沼-果生态农业工程是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和沼气综合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农户充分利用庭院土地和空间,建立沼气池、厕所、猪圈。猪圈养猪,猪圈地下建沼气池,猪圈上层养鸡,房前屋后种水果。人畜粪尿流人沼气池,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环境。同时,产生的沼气又可用作农户的燃料和为农户照明,解决农村用能;沼液、沼渣可作优质有机肥、饲料添加剂,用以施肥、喂猪和防治病虫害等,从而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与良性循环,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二师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 886座和1座1200m3的奶牛场大型沼气工程.为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农二师推广站不断开发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沼气工程生态农业模式,即将沼气、沼渣、沼液运用到生产生活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二师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直把在农村发展小型沼气作为开展环保节能、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的大事来办。小型沼气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又带来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焦瑞莲 《科学种养》2010,(11):51-52
<正>沼气是我国农村可以普遍开发利用的优质可再生能源。我市气候温暖、沼气原料丰富,推广农村沼气条件优越。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农村沼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发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南疆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农村户用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疏附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农户收入水平、建池成本、物业化服务等制约因子,提出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0年我县春黄瓜栽培全程施用沼肥,与普通施肥方法相比,增产率达2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施用沼肥的黄瓜大小均匀,色泽、口感俱佳,市场价格好;同时因减少施用化肥、农药,优化了农田环境,也降低了种菜成本。农村普通推广使用沼气,沼肥充足,因此该技术简便易行,容易被菜农接受。现将春黄瓜全程施用沼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沼气发酵原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拓宽沼气生产的使用范围和发展空间,促进中国农村生态能源事业的快速发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沼气发酵原料的研究,主要从富氮和富碳原料以及水生植物、农产品加工的各种有机废物和废水、城市垃圾及生活污水等方面的发酵沼气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农村沼气的深化研究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进  蔡萍  孔垂雪  张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5):222-226
为了梳理当期农村沼气转型建设中供给侧存在的问题,给改革提供发展思路,按照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精神,以市场机制角度为切入点,从政府、后续管护公共服务体系、市场等方面,对农村沼气各利益主体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别就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发展机制建设和国家财政资金经济杠杆调控作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提出农村沼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一是要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农村沼气建设,二是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三是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才能有力促进新时期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玮  李冰峰  王海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117-122
近10年来,德国沼气产业在其国家战略决策及整个能源体系的构建中都处于重要位置,并一直引领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笔者以德国新能源发展为例,深入研究了德国沼气工程产业发展现状与成功经验,从法律政策、工程分布、装机容量、行业监管、沼渣沼液利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介绍。通过对德国沼气工程运行体系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为中国沼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同时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适合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feasibility of adopting a balanced energy mix mode (domestic solar energy, biogas, coal-fired boiler and radiant floor heating) was proposed. Taking a typical rural residence in Zhengzhou City for example, the study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showed that such a balanced energy mix is an economic way and efficient in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air pollution, and elaborated the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of popularizing such a heat supply mode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3.
[方法]在对2006-2013年我国农村十种主要生活能源消费量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EEF、EFC的值,构建STIRPAT模型和改进脱钩指数法,[目的]分析2006-2013年的时间序列下中国农村能源碳排放生态压力。[结果]结果显示:(1)煤炭、秸秆、薪柴的年消费量平均分别以1.58%、3.16%和4.26%的速率降低,电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煤气、沼气和太阳能的平均分别以25.99%、8.53%、22.78%、4.02%、34.85%、12.82%、9.11%的速率增长;(2)我国农村能源供给超过需求,生活能源消费未对乡村环境形成生态压力;(3)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和能源碳排放带来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4)适度降低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是建设乡村的有效办法;(5)技术是模型中能源碳排放生态压力的唯一抑制因素,对技术进行创新是当前进行乡村建设重要途径。[结论]我国能源消费模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还应进一步加强政府调控、注重引导居民绿色消费观,使我国乡村建设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江苏省农村户用沼气消费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数据显示,使用沼气的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于未使用沼气的家庭,因为沼气对生物质能源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减少了秸秆、薪柴的大量粗放使用;同时也有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新能源和商品能在家庭用能中所占的比重。对农户是否选择沼气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促进农户选择使用沼气的推动作用最大,人均生猪饲养量、家庭留守人口中最高受教育年限与农户选择行为正相关,人均纯收入、家庭外出打工人口比例、农户位于粮食主产区、农户使用液化气与农户的选择行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选择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和中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农村户用沼气为典型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进行研究,对河北省高家庄的农村能源情况进行调研,以面谈的方式调查农户213户,总结有效问卷为152份,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户基本情况及可再生能源(“三沼”)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多种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选择行为,分别分析了农民收入、文化程度、能源支出与沼气采用之间的关系,继而运用Logistic多元统计分析得出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程度对农户可再生能源选择行为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并对该地区未来沼气的采用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期为各种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国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分析了发展现状和今后以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为重点的发展领域,以及在做好农村生物质能源调查、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加强规划、技术攻关、部门合作和宣传教育,实现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推广使用户用沼气产生的温室气体(GHG)减排量和能源与环境效益,以四川省凉山州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户用沼气项目为例,利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AMS-III.R和AMS-I.C估算其GHG减排量,并对其能源与环境效益进行分析。项目涉及14个县的35656农户,研究结果显示,户均GHG减排量在1.8~2.5 t CO2 e范围内,整个项目35656口户用沼气池共带来GHG年减排量约为72898.2 t CO2e。同时,每年直接节省约2.16万t原煤使用与648万元原煤购买费用,直接年产出约1978万m3沼气清洁能源,直接减少SO2排放约288440 kg、减少NOx排放约31320 kg、减少烟尘排放约15120 kg。研究表明,农村户用沼气的使用,一方面,既能减少目前生猪粪便管理方式造成的CH4排放,又能充分利用农村沼气清洁能源,减少因煤炭使用而产生的CO2排放;另一方面,又能带来可观的能源与环境效益。此外,依据CDM方法学估算农村户用沼气项目GHG减排量,能为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报告、验证(MRV)提供量化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值分析的沼液不同利用方式的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的评价沼液利用的效益,通过能值研究方法,从子系统和复合系统2个层面,应用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指标和沼液能值产出率等指标评价与比较了4种不同的沼液利用方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子系统层面看,净能值产出率分别为果园1.73、蔬菜地1.50、牧草地0.70和鱼塘2.15;环境负载率分别为果园0.66、蔬菜地0.73、牧草地0.46和鱼塘0.26;能值可持续指数分别为果园2.62、蔬菜地2.06、牧草地1.50和鱼塘8.21;而沼液能值产出率分别为果园8.31、蔬菜地5.80、牧草地1.69、鱼塘2.92。从复合系统层面看,增加利用沼液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增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利用沼液还可增加系统的经济效益,提高产投比。  相似文献   

19.
沼气工程沼液高值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沼气工程中沼液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储存运输困难和营养物质含量偏低等问题,提出采用高耐污反渗透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以实现沼液高值利用。实验分析了沼液膜浓缩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浓缩后水质做了简单介绍;同时通过浓缩液种植大白菜实验,对浓缩液作为追肥对大白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膜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反渗透技术浓缩沼液可行,最佳压力运行范围为4~5.5 MPa,进水电导率和温度符合反渗透膜技术的要求,沼液通过膜浓缩后清水能够回用于调浆,浓缩液中营养元素更加集中可以用于农业种植,沼液浓缩液中氮素能满足大白菜生长要求,最佳施入量为1100 kg/hm2氮,在此条件下既能维持大白菜的高产,又能协调周边环境效应,利用沼液种植能提高大白菜品质,硝酸盐含量能较好的维持在600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20.
沼气越冬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指导沼气越冬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保温措施、升温方法、工艺改善及菌群优化4个方面论述了沼气池冬季产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