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耀强  万长征 《江西植保》2001,24(4):121-122
20 0 1年 ,乐安县二晚稻瘿蚊大面积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948.3 hm2 ,占全县二晚种植面积的 1 3 .92 % ,占已发生乡 (镇 )二晚种植面种的 2 7.40 %。据统计 :标葱率发生在 2 %以下的有 83 4.5hm2 ,标葱率发生在 2 %~ 1 0 %的有660 .3 hm2 ,标葱率发生在 1 0 %以上的有 453 .3hm2 ,其中无收面积 1 3 3 .3 hm2。1 今年稻瘿蚊在乐安县发生特点1 .1 发生早、分布广、为害重 今年首次在早稻上发现稻瘿蚊为害 ,6月下旬早稻和一晚上即发现稻瘿蚊 ,比 1 998、1 999年早近一月 ,比2 0 0 0年早 3~ 5d;7月下旬一晚进入为害高峰 ,二晚秧田上出现稻…  相似文献   

2.
广昌地处抚州地区最南端,该县干1993年在与宁都县接壤的头破镇头陂村首先发现稻瘦蚊,1994年在与宁都,石城二县接壤的头陂、驿前两镇8个村发生较大面积为害,1996年已扩散到我县西南片7个乡镇(占全县的43.75%)近30个村委会,170多个村小组中的20O0hm2稻田。稻瘿蚊在我县一年发生5~6代,第1代5月下旬可为害水稻,虫口基数较低,为害较轻,第2代发生于6月下旬,开始在中稻和一晚秧田为害,继而随之迁入本田。以后第3~5代发生于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主要为害二晚秧田及本田,周期长,危害亦最烈。稻瘦蚊在我县还有继续北移趋势,从1994…  相似文献   

3.
玉林地区1994年晚稻稻瘿蚊发生危害与防治简报玉林地区1994年晚稻稻瘿蚊的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全地区晚稻秧田发生面积为1.8万公顷,占秧田面积的52%。晚稻育秧的前、中期调查,稻瘿蚊发生普遍。如容县几乎每块秧田都有标葱,平均标葱率为45...  相似文献   

4.
稻瘿蚊是武平县中、晚稻主要害虫之一,主害代第3~5代发生面积常达6000hm2以上。稻瘿蚊虫口密度是以株标葱率来确定的,田间调查需逐丛逐株调查,工作量大。笔者在1993~1995年研究稻瘿蚊标葱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发现株标葱率与丛受害率之间密切相关,其简易估计模型适宜乡(镇)一级田间大面积调查。1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在稻瘿蚊主害代标葱定局后,按不同为害程度,选择13块稻田,每块田采用连片逐丛调查600~1000丛,分别记载每丛的标葱数。  采用Iwao回归分析法m*=α+βx测定稻瘿蚊标葱的空间分布型,通过计算得到:  m*=0.2126+1.3170x(r=…  相似文献   

5.
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 Mason)]是钟山县晚稻主要害虫之一。1989年—1991年调查发现晚稻秧苗的平均标葱率为5.6~23.5%,部份不及时防治,为害严重的秧苗标葱率高达65—95.2%,造成晚稻产量严重损失。 钟山县从1989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全县17个乡镇试验、示范、推广应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防治稻瘿蚊。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眉山市彭山县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2002年4月3日彭山县谢家镇雷山村有农户反映,随后另外4个村也相继发现,水稻秧田有1种未见过的害虫为害十分严重,满田都是虫眼,造成严重缺苗。市、县植保站迅速派员进行调查取样,送到省植保站经有关专家鉴定,结果是双翅大蚊科的稻大蚊(TipulaainoAlexander)。该虫在四川省是首次发现在生产上造成为害。随后对全县所有水稻秧田进行普查。普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分布该镇的5个村,10个社,发生面积19.33hm2。其中造成毁苗重播的有2.37hm2;缺苗率为20%~30%的有3.3…  相似文献   

7.
庞惠广  郭转造 《广西植保》1993,(2):20-21,40
分析邕宁县1982年—1990年的晚稻稻瘿蚊观察和气象资料,得出晚稻本田平均标葱率(Y)与 5月上旬至6月上旬总雨量(x_1)、7月下旬至8月下旬降雨天数(X_2)2个预测因子相关显著.用判别分析法得出判别函数式Y=0.0367x_l+1.5742X_2,预测晚稻稻瘿蚊发生趋势.经验证及预测1982年—1991年的稻瘿蚊发生趋势,准确率达90%.  相似文献   

8.
稻瘿蚊是水稻生产厂一种毁灭性害虫。我区自1993年首先在广昌县头陵镇发生,以后此虫每年以12~16knl的速度扩散,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至l业7年该县中、晚稻稻楼蚊暴发,全县13个乡镇发生危害.面积达300川。11’。并波及到南丰公估V中和、治村三岁零星发生。1998年稻港效力我区广吕、南丰二县各乡镇及宜黄、乐安二县6科叱方大发生。发生总面积为7325.仆。。。’u是近十余年单种病工发生范围最广、受害面积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一年。目前,稻梁蚊扩散北限已达27”2()’N、为有效控制稻促蚊在我区发生,我们对稻级蚊在本地区发生原因、治理…  相似文献   

9.
稻瘿蚊是我县晚季主要害虫,在15个乡(镇)间歇性偏重发生,1985年、1988年、1990年曾大发生,严重稻田标葱率40~60%,产量损失2~4成,面积达7~8万亩,构成晚季粮食生产严重的威胁。为此,我们于91年开始探讨稻瘿蚊防治技术,采用农业措施和...  相似文献   

10.
稻瘿蚊的寄生蜂常见有黄柄黑蜂Platygaster oryzae Camerson、斑腹金小蜂Obtusiclava oryzae Subba Rao、稻长距旋小蜂及黄斑长距旋小蜂,此外,还有少量发生的单胚黑蜂Platygaster sp.。在晚造秧苗及晚稻上,稻瘿蚊被寄生率常达70~80%。广东农民有说“标秧不标禾”,意思是说晚造秧田发生标葱,本田不一定受害,这是由  相似文献   

11.
稻埃蚊自1997年从赣南迁入我乡以来,在我乡大面积发生,一般二晚重于早稻,一季晚稻重于二晚,尤其一季晚稻呈零星分布的地方二晚发生严重。根据这一情况,二年来我站着重抓了各代桥梁寄生的防治,但到二晚分率盛期第四代仍然大面积危害,特别是在无一季晚稻的山区村组,在抓好早稻防治和二晚秧田防治的前提下,二晚大田仍继续大量产生危害。监此,我们从99年春开始对稻投故的寄主进行了广泛调查,发现稻瘦蚊不仅为害水稻,还为害与水稻同科的白茅草和…价协cfndyca(1。)foauv.var.mp人丁(NceSHubL和野古草Arson,’un:Ihtbe(Thu…  相似文献   

12.
稻瘿蚊寄生蜂对稻瘿蚊发生影响很大,尤其是晚稻秧田期,当稻瘿蚊被寄生率高达80%以上时,晚稻本田就很少发生为害,我省1954年、1959年、1965和1977年,许多地区就出现上述的情况。七十年代以来,我省稻瘿蚊猖獗发生,为了了解寄生蜂对稻瘿蚊发生的影响及对其保护利用,我们曾对稻瘿蚊主要寄生蜂黄柄黑蜂Platygaster oryzae  相似文献   

13.
赤斑黑沫蝉(Callilettix versicolor Fab.),今年在我市水稻上为害成灾。主要发生在祁东、衡南、常宁等县,早稻在61个乡镇,540个村,15.2万亩的稻田发生,成灾2.75万亩。根据祁东县在21个乡镇,181村调查,发生面积3.551万亩,损失稻谷270.7万千克。平均每亩损失76.2千克。晚稻于8~9月亦发生为害。赤斑黑沫蝉多发生于丘陵山区山边周围丝茅草较多的稻田,今年5月20日始见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以成虫为害早稻。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也以成虫为害双季晚稻。该虫以刺  相似文献   

14.
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位于该县的西北面,属桂东北稻作区.当地耕制习惯为单、双季稻混栽,单造产量“早六晚四”,中造单产250公斤左右.病虫害发生主要有稻瘿蚊、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稻赤枯病等.尤以稻瘿蚊发生最为严重.1986年全镇中、晚稻稻瘿蚊发生共17421亩,其中有2500亩因受害严重而失收,全镇受稻瘿蚊为害造成损失195万公斤.对此,广西植保总站与梧州地区农委、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15.
稻瘿蚊是我县水稻一种历史性害虫,据县志记载1913年和1947~1948年曾两度暴发成灾。到1991年已匿迹30多年的稻瘿坟又在新阳、板面、西城、管前等4个乡镇33个村复发,发生面积233hm’。此后发生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大发生,面积猛增至5267hm‘,已成为我县水稻主要害虫。1995年后,通过摸清此虫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为害。稻安蚁为害损失率由22.98%下降到2%以下。现将多年来调查研究情况分述如下:l发生为害的调查1.1越冬场所与中间寄主1993年~1996年在每年12月至翌年3月…  相似文献   

16.
稻瘿蚊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危害严重时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为有效地控制稻瘦蚊的危害,笔者对稻瘿蚊在本区发生危害及影响其消长的原因作了研究。1发生情况稻瘿蚊在我区回年发生7代,第3~5代为主害代,1993年首先在中稻上发现3代稻瘿蚊危害,第3、5代扩大危害双晚稻田,当年共发生167hm2。1994年上升为大发生年,除了双早、再生稻不受危害,早中稻受害很轻外,其他稻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共发生573hm’。1995、1996年发生有所下降,分别为273hm’和100hm’,其中1996年仅第5代虫对局部双晚稻田…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是广西全州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早稻发生为害重,晚稻发生为害轻,常年晚稻为轻发生,个别年份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在1万hm^2以内,占种植面积的35%以下。2003年全州县晚稻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稻纵卷叶螟,全县晚稻种植面积2.12万hm^2,发生面积1.31万hm^2,占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8.
德化县地处闽中山区,水稻种植一季杂交中稻,面积9 566.7 hm2.20世纪70年代末,在"桂朝"常规中稻上首次发现稻曲病,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该病发生面积和品种逐渐增加,到90年代后期,稻曲病在全县各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近年来优质稻、超级稻不断扩大和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导致稻曲病的发生面积迅速上升,为害程度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9.
玉林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地区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双季稻连作稻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0.7万hm2。水稻生长期间,均具备多种病虫发生为害的条件,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多、面积大、为害重,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是个严重障碍。主要发生的病虫有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细菌性条斑病(下称细条病)、稻飞虱、稻瘿蚊、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其它病虫还有白叶枯病、稻瘤矮病、稻矮缩病、稻曲病、粘虫、稻蝽象、稻蓟马、台湾稻螟、稻象甲、负泥虫等。近年来全地区水稻病虫发生面积每年达58万~96万hm2次。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每年平均达30.2万t,实际损失平…  相似文献   

20.
大功臣防治稻瘿蚊效果好稻瘿蚊是我县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为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为害,笔者进行了防治稻瘿蚊药效试验。试验在稻瘿蚊重发区晚稻本田中进行,面积为640m2,品种为汕优64,8月10日移栽。设667m2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红太阳集团南京第一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