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团头鲂“浦江一号”是经过15年精心选育而成的良种,其体型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比原种提高30%。21308年从上海海洋大学南汇水产动物种质试验站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亲本150对,后备亲本1000对,亲本体重1.Okg/尾,后备亲本体重75g/尾,2010年繁殖成功,生产水花200×10^4尾。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们承担县科技局下达《团头鲂"浦江一号"引进养殖技术》课题项目,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新品种乌仔鱼苗5万尾,投入池塘培育出塘夏花4.36万尾,成活率达87.2%。池塘春片培育,平均亩投放夏花6000尾,出塘5474尾,成活率达91.2%。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浦江1号是经16年六代选育而获得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团头鲂良种。养殖生产中我们发现由于团头鲂浦江1号生长优势明显(生长速度比原种提高29%左右),放养夏花6000尾/亩,年底冬片鱼种平均规  相似文献   

4.
蒋嘉平  王解明  蒋渝明 《水产养殖》2003,24(4):21-21,18
我场从1999年起连续4年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鱼苗共3 400万尾,4年均获高产和性状稳定的优良鱼种。使用以“浦江一号”为主的模式,经100天饲养,“浦江一号”冬片个体达80~150g/尾,亩产600~800kg。养殖专业户使用“浦江一号”饲养成鱼,生长速度超过原使用的团头鲂20%。现将其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 鱼池准备1.1 塘口面积2~10亩,水深达1.8m以下,塘埂坚固,不渗水,注排水方便,四周无建筑物或高大树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始建于1984年,是区农委属下主要从事水产良种繁育的一个事业单位,1999年被评为市级水产良种场,建立了市团头鲂“浦江1号”保种基地。2003年7月通过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的验收。该场现有固定资产659万元,养殖水面630亩,其中:亲鱼培育面积250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00亩,休闲渔业面积180亩。该场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创利在40万元以上。现有团头鲂“浦江1号”亲本3121组,后备亲本1099组;长江水系“四大家鱼”原种亲本1286组,后备原种亲本366组;异育银鲫亲本10000尾。年生产各类鱼苗8亿尾,其中团头鲂“浦江1号”鱼苗2亿尾。…  相似文献   

6.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1.培(选)育新品种的意义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草食性淡水经济鱼类,除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外的所有省份均有养殖,目前年产量约80×104t。团头鲂现有品种2个:"浦江1号"和"华海1号",主要针对生长、存活率。团头鲂不耐低氧,对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比较敏感,在生产上迫切需要更多优质、高效、耐低氧能力强的良种。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松江水产良种场作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主要进行团头鲂“浦江1号”的选育及繁殖。几年来共选育了团头鲂“浦江1号”亲本9000组,为全国15个省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养殖户提供了5000多万尾的优质团头鲂苗种,为社会增加效益近亿元,并且由于养殖了优  相似文献   

8.
正该场2004年5月挂牌国家级团头鲂良种场,通过农业部历次复查验收,2012年被认定为江苏省现代渔业示范场。良种场致力于团头鲂"浦江1号"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年生产鱼苗1亿尾、夏花300万尾、1龄鱼种30万尾、后备亲鱼4万尾。热忱欢迎新老客户前来订购,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似文献   

9.
团头肪“浦江1号”是上海水产大学经16年努力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它具有生长快、体型好等特点。吉林省舒兰市水产总站自2001年起,先后从上海市松江水产良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1号”乌子鱼苗近300万尾,并在本地推广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显著的成绩是将培育大规格团头鲂鱼种的时间由过去的两年减少为目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浦江1号)是由上海水产大学采用群体选育方法,经16年的精心选育而培育出的生长优势明显、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体型好等优点。2006年从上海松江鱼种场,引进团头鲂(浦江1号)乌子鱼苗5万尾,进行种苗培育。2007年在鱼种池进行套养商品鱼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浦江一号”团头鲂与普通团头鲂进行亲本繁殖及鱼苗培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浦江一号”团头鲂相对产卵量为普通团头鲂的1.3倍,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分别比普通团头鲂的高10.8%、5.2%、12.0%。经过一个月的培育,“浦江一号”团头鲂鱼苗平均成活率、平均体重分别比普通团头鲂高6.9%、20.9%。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是以团头鲂"浦江1号"保种、选育和良种生产为主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团头鲂"浦江1号"生态养殖技术的探索,已形成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和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健康养殖技术。同时,该场还积极研发与之配套的高效养殖模式,先后研发了当年养成、翌年夏季养成、秋季养成、冬季养成、一年两茬养殖和一年两次上市6种模式。本文将此6种养殖模式近年来的养殖效益情况做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所属的上海松江浦南标准化生态型水产养殖场,于2008年2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团头鲂"浦江1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示范区在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养殖的放养模式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开展了团头鲂"浦江1号"两茬养殖的试验。通  相似文献   

14.
"浦江1号"团头鲂是上海水产大学经16年选育而成的一个团头鲂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好等特点,自从推广养殖以来已普遍得到各地养殖户的青睐,特别在北方地区,能缩短1年的养殖周期.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国家级)在专业繁育"浦江1号"团头鲂的基础上,近年来对"浦江1号"团头鲂鱼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鱼类良种介绍团头鲂浦江1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团头鲂浦江1号,是2000年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审核,公布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品种(农业部公告2000年第134号)。 团头鲂浦江1号研制单位为上海水产大学,中试和推广单位有上海市南汇水产养殖场、上海市望新水产良种场、松江水产良种场以及江苏鬲湖团头鲂良种场。 团头鲂浦江1号是我国鱼类遗传改良历时最长(15年)、居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1.背景和目的 团头鲂原产于长江中游的一些大、中型湖泊中,1955年被发现,并逐渐成为我国主要养殖对象之一,1999年全国产量达48万吨,居淡水…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浦江1号”是由上海水产大学历时近16年的精心选育而获得的生长优势明显、遗传性状稳定的一个团头鲂良种,在同一养殖环境里团头鲂“浦江1号”生长速度比淤泥湖原种提高29%以上。该品种经过十几个省、市的养殖情况结果分析,生长优势相当突出,特别在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第二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浦江1号”是1986年以来由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湖北省淤泥湖团头鲂原种,采用群体选育方法,精心选育而成的水产养殖优良品种。经10多年人工定向选育,其遗传性状稳定、纯度高,具有生长快、体型好、适应性广和抗病能力强等优良性状。国家级江苏涓湖团头鲂良种场经多年在漏湖水域网围内开展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进行属间人工杂交,获得了遗传背景不同的杂交子代。结果显示,团头鲂‘浦江1号’(♀)×翘嘴鲌(♂)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0.0%和80.6%。鲂鲌杂交子代的体型有两种,其中,96.2%的后代为鲂鲌中间型体型(杂种A型),另外还存在3.8%的后代体型与母本团头鲂‘浦江1号’相近(杂种B型)。经Partec流式细胞仪测定得出,鲂鲌杂种A型个体DNA含量与母本、父本相同,表明其为二倍体。2个特异性微卫星位点(TTF6和TTF10)分析显示,杂种A型个体从其父母本中各获得了一套遗传物质,证实其为二倍体杂交种,鲂鲌杂种B型的带型则与母本完全一致,为雌核发育后代。土池同池生长性能分析显示,鲂鲌中间型个体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团头鲂‘浦江1号’和翘嘴鲌,表现出明显的超亲生长优势。本研究为鲂鲌杂交新品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外,鲂鲌杂交自发产生雌核发育后代便于团头鲂纯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池塘主养“团头鲂浦江一号”高产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由于亲鱼长期近亲交配,优良经济性状减退。“团头鲂浦江一号”是经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国家级育种专家李思发先生十几年人工定向选育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以湖北省淤泥湖的团头鲂原种为奠基群体,采用传统的人工定向群体选育。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为国家级水产养殖良种推广新品种。2002年4月1日,我场从上海水产大学浦江一号选育基地引进浦江一号鱼种,经过96d养殖,比对照池增产30%,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进行属间人工杂交,获得了遗传背景不同的杂交子代。结果显示,团头鲂‘浦江1号’(♀)×翘嘴鲌(♂)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0.0%和80.6%。鲂鲌杂交子代的体型有两种,其中,96.2%的后代为鲂鲌中间型体型(杂种A型),另外还存在3.8%的后代体型与母本团头鲂‘浦江1号’相近(杂种B型)。经Partec流式细胞仪测定得出,鲂鲌杂种A型个体DNA含量与母本、父本相同,表明其为二倍体。2个特异性微卫星位点(TTF6和TTF10)分析显示,杂种A型个体从其父母本中各获得了一套遗传物质,证实其为二倍体杂交种,鲂鲌杂种B型的带型则与母本完全一致,为雌核发育后代。土池同池生长性能分析显示,鲂鲌中间型个体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团头鲂‘浦江1号’和翘嘴鲌,表现出明显的超亲生长优势。本研究为鲂鲌杂交新品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外,鲂鲌杂交自发产生雌核发育后代便于团头鲂纯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