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模糊聚类法对珠江水系鱼类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λ=0.650时,珠江水系的鱼类分布可分为11类:都柳江、红水河、左江、右江、郁江、浔江、柳江、桂江、北江、西江和东江为一类;南盘江、北盘江、西洋江、星云湖、大屯海、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阳宗海及珠江口各为一类。上游水系各水体和珠江口的鱼类分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在上游水系易形成淡水鱼特有种类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2021,51(3)
为查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鱼类资源现状,2019年7-11月在思茅区各主要河流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根据思茅区水系分布特征,共设置13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共采集土著鱼类25种,隶属于4目9科20属,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共16种,占土著鱼类总种数的64%;其次为鲇形目,5种,占20%;鲈形目3种,占12%,合鳃目仅黄鳝1种,占4%。另采集到外来物种12种。对思茅区土著鱼类整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思茅区境内鱼类总体分布不均衡,澜沧江干流土著鱼类组成以定居型鱼类为主;支流中,曼老江鱼类种类最多。思茅区土著鱼类以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为主;外来物种主要为东亚类群和老第三纪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3.
西江三角鲤(XijiangCyprinusmultiltaeniataPelegrinChevey)俗称江鲫、黄板鲫,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和沅江水系,以及越南的红河、黑河、巴比湖等水域,尤以广西境内的红水河、郁江、柳江和左、右江等江段资源最为丰富,是广西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养殖开发前景十分看好。长期以来,西江三角鲤主要源于江河捕捞,可捕获量日趋减少。为增值保护这一名贵鱼类资源,促进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至200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已经系统研究解决了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等内容的西江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种苗经初步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4.
斑鱯属鲇形目,俗称han鱼、芝麻yan、白须鱼佥,是珠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与鲈鱼、卷口鱼、鳜鱼一起被誉为西江四大名产。该鱼体型较大,个体重可达10公斤以上,常见的为4~5公斤。在珠江水系中主要分布于西江和北江,西江以成鱼为主,北江以幼鱼为主。  相似文献   

5.
西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5-2008年对珠江下游西江江段6个采样点进行鱼类多样性调查,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3目29科75属,辐斑虫纹东方鲀(Takifugu vermicularis)、南方波鱼(Rasbora steineri)、西江鲇(Silurus gilberti)等8种为西江新记录鱼类。西江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的种类有17种,前5位依次是鲮(Cirrhina molitorella)、(Hmiculter leucisxu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多度小于0.1的有28种。西江鱼类群落以定居性、杂食性种类为主;与历史比较杂食性、定居性鱼类种类所占百分比上升,肉食性、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下降。聚类分析发现西江鱼类群落可以分为3个类群,即:上游类群、中游类群和下游河口类群;物种组成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鱼类群落有明显的差异,相同生境类型江段的鱼类物种相似性较高;上游的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下游。通过个体生态学指数(autecology index)分析,西江鱼类群落底层生活、口下位、喜急流生活、肉食性种类受影响程度大,而口端位、杂食性、喜缓流的种类演变成优势种群。航道整治、大规模无序挖沙、河口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是影响西江鱼类群落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斑鲮属鲇形目,鳞科,鲮属,俗称西江钳、白须钳,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是江河中名贵鱼类。斑鲮主要以虾类、小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为食,属底层温和肉食性鱼类,适宜生长水温为18~30℃,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  相似文献   

7.
斑鳠(Mystus guttatus),俗称西江钳或白须钳,是西江四大名贵鱼类之一,现在市场收购价一般在80~120元/千克,在分类学上属于鲶形目、鲿科、鳠属,分布于中国大陆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韩江、九龙江、钱塘江、元江及海南岛的南渡水系。  相似文献   

8.
斑鳠(Mystus guttatus),俗称西江钳或白须钳,是西江四大名贵鱼类之一,现在市场收购价一般在80元/kg~120元/kg,在分类学上属于鲶形目、鲿科、鳠属,分布于中国大陆珠江水系(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韩江、九龙江、钱塘江、元江及海南岛的南渡水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清河水系的鱼类种群多样性组成特点,于2018—2019年间对大清河水系进行多次鱼类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梳理了大清河水系的鱼类种类共85种,其中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共计8目17科59属78种。这些鱼类多为常见种,珍稀濒危物种占比低,可以充分代表海河流域鱼类区系,是大清河鱼类群落组成的重要特点。然而现状调查只能调查到42种,其中尚自然分布于流域的种类则降低到33种,且以小型鱼类、小个体鱼类为主。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98、1.14、0.81,同海河流域其他水系相比,表明大清河水系鱼类物种多样性一般 较低,且各区域分布较均匀。多角度考察显示,目前流域鱼类区系的完整性已被高度破坏,鱼类多样性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经济发展驱动的用水需求和大清河流域水资源量不足是导致鱼类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生境变化、水域污染、水工建设、过度捕捞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保证一定生态流量和一定程度恢复河流连通性、加强水污染治理、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加大禁捕力度等,都可改善流域鱼类多样性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俗名狗头鱼,是鳅科高原鳅属报道个体较大的优良物种之一,我国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目前是塔里木河主要的优势土著鱼类。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流域人类开发的加剧、外来物种引种逃逸现象普遍、塔里木河水水量枯竭和盐碱化程度加剧等原因使得叶尔羌高原鳅鱼类资源锐减,成为较严重的濒危鱼类。目前,国内外对高原鳅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分类和生物学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目前在高原鳅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2011年5月对四川省九寨沟勿角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种,共182尾,隶属于3目4科。其中,土著鱼类5种,外来种1种;鲤形目4种,占鱼类物种数的66.67%,鲇形目和鲑形目各有1种,均占鱼类物种数的16.67%。保护区鱼类主要组成为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和青藏高原类群,兼有少量的北方冷水类群。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50%;属于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2种,占鱼类物种总数的33.33%。保护区鱼类在食性和栖息习性等方面分别属于不同的生态类型。掠夺性获取,水环境破坏,以及外来种入侵是保护区鱼类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针对以上威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三角众网河组成,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水系,历来也是我国传统的鱼米之乡。 珠江流域鱼类有385种(其中140多种为珠江特有),几乎占全国淡水鱼类种类的半壁江山,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居我国江河之首,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库和淡水渔业生产基地,著名的中华鲟标本就采集于西江。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海水养殖外来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天津市海水养殖外来物种共计25种,其中鱼类18种,甲壳类4种,双壳类3种,分析了外来海水物种的影响,归纳海水养殖外来物种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评估北运河水系生态状况,为判别北运河水系水生态恢复成效提供参考。2020 年5月、8月调查了北运河13个采样点的鱼类及生境状况,采集到鱼类20种,分属3目9科18属。采用F-IBI评价北运河健康状况。选择人类活动干扰较轻的点作为参照点,从物种种类组成与丰富度、营养结构、耐受性和敏感性、繁殖共位群以及鱼类数量等5个方面构建F-IBI候选指标体系,然后依据分布范围检验、敏感性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筛选出F-IBI 核心指标体系,包括鱼类物种数、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鲤科物种数百分比、漂流性卵鱼类个体数百分比、沉性卵鱼类个体数百分比、黏性卵鱼类个体数百分比、外来物种数量所占比例。采用比值法计算各采样点F-IBI值,并将其划分为“优”“良”“中”“一般”和“差”5个健康评价等级,评价各采样点健康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北运河健康状况整体为中等偏上,其中7.69%的采样点健康状况为“优”,23.08% 的采样点健康状况为“良”,53.85%的采样点健康状况为“中”,15.38%的采样点健康状况为“一般”。北运河水生态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宁大王滩水库鱼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年11月—2017年8月大王滩水库4个季度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对该水库野生鱼类资源现状、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研究。共鉴定鱼类34种,隶属于4目9科26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和总个体数量的64.71%和48.15%。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结果表明优势种有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鲤(Cyprinus carpio)、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213~2.279,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1.995~3.412,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448~0.771,Simpson生态优势度(C)为0.120~0.507,其中S3采样点鱼类物种多样性最高,S1采样点相对较低;夏季鱼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冬季最低。Cluster聚类和ANOSIM相似性分析表明,大王滩水库鱼类物种组成时空差异不显著,鱼类种群分布较均匀。对比研究发现,大王滩水库中鱼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减少及外来物种入侵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高,目前对重要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尚有大量野生种质资源未开展保护。水环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等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威胁。针对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漓江的鱼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漓江(含下游桂江)是西江水系重要支流,其鱼类品种居广西各江河之冠,占全区江河鱼类290余种的50%左右。漓江鱼类鲤科占优势比重达60%,在渔获物组成中相对产量较高。漓江在我国是鱼类研究开展得较早的地方。近年,因漓江鱼类资源极度衰竭而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源出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经贵州、广西,在梧州市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西江进入广东境内,经封开、郁南、德庆、云浮、高要、肇庆等市、县,在三水县思贤窖与北江汇合进入珠江三角洲.主流经磨刀门出海,全长208公里。支流有贺江、罗定江、新兴江等。西江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光照时数长,气候温暖,适宜于鱼类生长和繁殖,渔业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正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分布于西江和北江水系。它具有体形大,体色艳丽,形态美观,肉质坚实香淳,生长速度较快等优良性状,目前其市场价格甚高(100~150元/kg),是珠江水系特有名贵江河土著经济鱼类,有着较好的开发养殖前景。2010年始,韶关市水产研究所在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的基  相似文献   

20.
湖南珠江流域所属水系及渔业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由北江、东江和西江三大干流组成。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南岭山脉以北。南岭山脉一带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是珠江干流北江、西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湖南所属水系为珠江上游,该区鱼类资源组成区系,有与此相适应的特点,在珠江流域渔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湖南省渔业环境监测站于2002年7月对湖南珠江流域所属水系的组成及渔业资源与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1湖南珠江流域所属水系分布及组成湖南珠江流域所属水系主要分布在其南部、东南部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雪峰山脉的交汇地带,南与广东韶关、广西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