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28—1983年公开发表的植物病毒调查研究论文和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植物病理学会及有关专业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我国植物病毒79种,类病毒4种,类立克次氏体(RLO)1种,类菌原体(MLO)所致病害18种。79种病毒中只有30种是经过生物学、电镜观察形态、制备了抗血清并进行血清学鉴定工作的,仅占已报道病毒的37.9%,其余49种病毒只是作了生物鉴定和电镜观察。此79种病毒中有45种属于16个病毒组,另34种属于尚未列入分类组群的病毒。  相似文献   

2.
魏梅生  相宁 《植物检疫》1997,11(5):271-272
用钼酸铵负染南方菜豆花叶病毒等6种病毒试验简报魏梅生相宁范晓虹(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北京100029)提纯及病汁液中病毒形态的电镜观察,一般常用的负染液为磷钨酸、醋酸双氧铀等。但使用效果常受到不同病毒和植物体内pH值的影响,本试验用钼酸铵作负染液,试...  相似文献   

3.
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用于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以改良的鞣酸法制备颗粒大小适于植物病毒标记的胶体金方法,以及以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鉴定植物病毒的方法,并以此法检测了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4.
口岸截获和生产田送检的植物病毒检验和疫情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至1990年的7年中,我们对有关口岸所、植保植检站、科研和生产等38个单位,从截获和生产田病株送检的91批次各种植物的繁殖材料(包括组培试管苗)进行了病毒检验鉴定。我们采用生物学鉴定、电镜观察和血清学检测的2~3  相似文献   

5.
引起掌叶半夏花叶病的芋花叶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表现花叶症状的天南星科药用植物掌叶半夏(Pinellia cordata)上检测到一种线状病毒,病毒粒子的最大分布范围为725~776nm,平均长度为745nm。提纯病毒A260/A280为1.28,电镜下观察为均一的线状病毒粒子。经免疫电镜测定该线状病毒与芋花叶病毒(DMV)抗血清有强的阳性反应。在病叶横切面的细胞质里观察到具风轮状、卷筒状和片层状聚集结构,在纵切面上为束状的细胞质内含体以及分散的和紧密聚集的线状病毒粒子。寄主反应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侵染天南星科植物,不侵染其它11科35种非天南星科供试植物。据上述试验结果,该病毒分离物认为属芋花叶病毒。本文是有关该属植物上病毒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从表现花叶症状的德国进口番红花上获得一线状病毒分离物SA,线状病毒粒子长度为700~800nm。其在人工接种的11科39种植物中能侵染6科14种植物,在克里芙兰烟上产生系统坏死,在小白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上产生系统花叶或为隐症,在昆诺藜等藜科植物上为局部侵染。在番红花病叶、球茎及克里芙兰烟病叶组织中观察到卷轴状和片层状聚集的风轮状内含体。免疫吸附和免疫修饰电镜观察结果显示,SA与芜菁花叶病毒((TuMV)具有紧密的血清学关系。根据这些特征将SA鉴定为TuMV的一个分离物。这是TuMV侵染番红花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A-蛋白和羊抗兔血清应用于免疫电镜,检测马铃薯X病毒(PVX)粗汁液,灵敏度比诱捕修饰法高;而且加羊抗兔血清后,病毒粒体比诱捕修饰法明显加粗,在电镜放大2500倍时,就能清晰地观察到。用诱捕双修饰法检测PVX,证实在寄主植物的叶、茎和根中均存在,以叶内含量最高。接种在普通烟上第三天,接种叶就能检测到PVX,接种15天后,寄主体内病毒能达到较高浓度,而且高浓度一直可保持2个月以上;PVX在不同寄主中的含量不同,以普通烟中病毒浓度最高,心叶烟、番茄和黄花烟中次之;昆诺阿藜、千日红和大椒中含毒量极抵。用诱捕双修饰法检测马铃薯薯块休眠芽中的病毒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稳奇 《植物保护》1994,20(2):31-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病毒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胡稳奇(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06)30年代以前,植物病毒的鉴定与分类,主要根据寄主范围、症状、体外抗性及介体传播方式等生物学性状,这一方法虽至今仍广泛用于植物病毒“种”或株系的鉴定,但据此提出的早期...  相似文献   

9.
辣椒病毒病已成为辣椒上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广东早在1932年就有报道,但一直未鉴定出病毒的种类,直至60年代,我国才开始报道辣椒上的病毒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病毒病与其他病害不一样,如真、细菌病害的病原物与症状基本上是稳定的,而病毒病不然,一种病毒可产生多种症状,或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引起的。鉴定毒原有指示植物、血清反应、稳定性测定、以及电镜检查等多种方  相似文献   

10.
引起辣椒花叶、枯顶的一个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望都辣椒地分离到一株辣椒病毒分离物.测定表明能侵染茄科、苋科、豆科、菊科、藜科的25种植物,不能侵染葫芦科和十字花科等13种植物.桃蚜(Myzus persicae)非持久性传毒;钝化温度65—70℃,稀释限点10-4—10-5体外保毒期6天(20—22℃);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25nm;ISEM测定它与蚕豆萎蔫病毒(BBWV)关系密切;电镜下观察到BBWV所特有的长管状内含体和布纹状结晶体,认为该分离物是BBWV.但寄主范围和寄主反应与文献报道的BBWV各分离物有所不同,可能是另一毒株。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北地区西瓜花叶病毒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我国东北几大西瓜主产区采集了西瓜花叶病毒病样本,进行了症状学、生物学特性、病毒粒体形态及血清学反应等鉴定研究,得知各地分离物均系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其病毒粒子线状,多集中于750×13nm。经病叶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细胞质中有风轮状及环状内含体,血清学试验表明各地分离物均为同源病毒。但根据寄主范围及在西葫芦上的症状差别和对千日红、菠菜侵染性的有无,又可细分为2个株系。辽宁的新民、黑龙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病毒检测技术(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昌黎066600)刘品贤有关植物病毒的诊断和鉴定方法是很多的,常用的有免疫扩做法、凝聚法、酶联免疫鉴定法(ELISA)、荧光抗体法、直接荧光诊断法(DFD)、免疫吸附电镜法等。应用上述方法对病毒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一、介绍乳胶溶液电镜法是植物病毒制剂,特别是未经纯化的粗提液的电镜制样法,在制备电镜样品时,在铜网上加入乳胶稀释液,以提高沾取病毒的数目,提高电镜检测的灵敏度。目前广泛用于检测未纯化植物病毒的电镜制样方法主要是二类——直沾法和免疫电镜法。直沾法出现于五十年代,由于可以简便快速的检测被侵染的植物叶片和粗提液中的  相似文献   

14.
吴新华  胡伟贞 《植物检疫》1993,7(6):428-430
根据鉴别寄主反应,粒体形态及血清学等试验从美国进口悬钩子上的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摩擦接种普通烟表现为花叶,在心叶烟,昆诺阿黎,苋色黎接种叶上表现为局部枯斑,电镜粒体为杆状,约300nm,免疫电镜中用TMV抗血清诱捕修饰法制片铜网能捕获大量病毒粒体,并在粒体表面有一层抗体外套,PAS-ELISA中与TMV抗血清也呈阳性反应。悬钩子中病毒浓度很低,只有经浓缩后才能对病毒进行鉴定。文中还讨论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小麦花叶病发病严重,大面积地威胁小麦生产。作者曾对病叶做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并初步鉴定该病之病原为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本文报道了进一步从生物学、病毒的形态、理化性质、血清学以及分子杂交等方面鉴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草莓斑驳病毒研究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采集6省13市病样73株。经鉴定带SMoV的67株,占样本的91.78%。采取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及蚜虫分离和传播病毒试验,并辅以病毒提纯,人工摩擦接种草本植物,病毒粒子电镜及超薄切片观察等手段加以确证。在辽宁省田间获得一种草莓中瘤钉毛蚜(Chaetosiphon sp.)以及棉蚜和桃蚜均传播本病毒,传播率依次为70%,40%及33%(最高率),系半持久性传播。病毒提纯制荆最大吸收值在260nm处,最小吸收值在240nm处。A260/280=1.21。电镜观测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28~30nm,病叶超薄切片观察,在细胞质里有晶状球形颗粒,直径约25nm,排列整齐。以分离物(M-3)提纯制剂为抗原所制备的抗血清与有关病样呈阳性反应。试验证实了国内SMoV的发生和分布。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东北大学农学研究所(仙台市),采集兰花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花叶病标样,经病毒提纯和蔗糖梯度密度分离,获得一种病毒分离物,该分离物的比重与CMV相近。经电镜鉴定和病组织超薄切片观察,该病毒的颗粒形态、大小及在细胞质和液胞中的病毒结晶体也与CMV相似,初步认为属CMV病毒组成员。但经琼脂免疫双扩散抗血清试验,该病毒的沉降线与PSV(落花生矮化病毒)的沉降线完全融合。还初步测定了寄主反应,也基本与PSV的寄主反应一致。因此,认定Crotalaria sessiliflara L.花叶病的毒病原是CMV病毒组的Peanut Stunt Virus(PSV)病毒(落花生矮化病毒)。  相似文献   

18.
免疫电镜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41年 Anderson 和 Stanley 曾在电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TMV)抗血清与抗原结合的络合物,然而免疫电镜技术直接应用于植物病毒诊断和研究,还是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七十年代以来才发展较快。由于免疫电镜取样很省,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以来,作者应用电镜技术、病毒分离提纯技术对云南的烟草病毒病样品进行鉴定研究,同时,对重病区宾川进行集中采样调查及防治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烟草病毒样品采自玉溪、澄江等12个县市烤烟生产田。PVX、PVY标准抗原与抗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提供。TMV、CMV、PVY标样电镜图谱由北京农业大学电镜室、病毒室提供。 (二)方法按采集地点、栽培品种、症状类型等分类采样,参照陈保善等(1986)、田波等(1987)及Hamilton等(1981)的方法制样。样品置JEM100CX—Ⅲ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放大5万倍观察30个以上有效视野,检测病原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带毒率,研究分布特点。用NS—83增抗剂、病毒A及硫酸锌作防治处理,清水作对照,考察对病情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植物组织中低浓度或极不稳定或很难提取的病毒检测和鉴定,已成为植物病毒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免疫电镜(ISEM)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灵敏的现代血清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虽然缓和了这个问题,但由于容易忽视较弱的交叉反应或不能从病毒一抗体之间真正的特异性反应中区分寄主蛋白和其相应抗体之间的非特异性反应,因此,上述问题总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最近,O'Donnell等(1982)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电印迹免疫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