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稻飞虱对十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987~1991年选用有机磷、有机氮和拟除虫菊酯类十三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用国际统一标准毒力测定点滴法进行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1)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对呋喃丹最为敏感,对马拉硫磷敏感度最低。LD_(50)值相差上百倍。因两种飞虱均属迁飞性害虫,年度间的测定结果稍有波动。2)白背飞虱抗药性发展比褐飞虱快,在测定方法和供试昆虫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1990年所测几种药剂的LD_(50)与日本Nagata(1967)测定数据进行比较,浙江省白背飞虱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差异高达110.56倍,对杀螟松为48.90倍;褐飞虱种群对马拉硫磷、杀螟松的抗性分别相差11.61倍和6.11倍。3)褐飞虱种群对药剂的敏感度与当地用药水平呈负相关。4)有机磷类不同品种杀虫剂对两种飞虱的毒力差异较大,毒力较高的久效磷的LD_(50)值与毒力较低的马拉硫磷的LD_(50)相差数十倍。  相似文献   

2.
水稻飞虱对十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87~1991年选用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十三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用国际统一标准毒力测定点滴法进行抗药性监涮。结果表明:1)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对呋喃丹最为敏感。对马拉硫磷敏感度最低,LD50值相差上百倍。因两种飞虱均属迁飞性害虫,年度间的测定结果稍有波动;2) 白背飞虱抗药性发展比褐飞虱快,在测定方法和供试昆虫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将1990年所测几种药剂的LD50与Nagata (1967)测定的数据进行比较。浙江省白背飞虱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差异高达1lO.56倍, 对杀螟松为48.90倍;褐飞虱种群对马拉硫磷、杀螟松的抗性分别相差11.61倍和6.11倍。3)褐飞虱种群对药剂的敏感度与当地用药水平呈负相关。4) 有机磷类不同品种杀虫剂对两种飞虱的毒力差异较大。毒力较高的久效磷的LD50值与毒力较低的马拉硫磷的LD50值相差数十倍。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当前广泛使用的稻飞虱防控药剂。但近年来稻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且日益严重,因此本文对稻飞虱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用药、合理复配延缓抗性以及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增效等治理稻飞虱抗药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稻的一种主要害虫。稻飞虱的防治措施,过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但由此造成残毒、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和增加成本等问题。因此,国际水稻所提出防治的战略是开发具有抗虫害基因的种质。目前该所种质库已筛选出抗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400多个,并于1976年率先开展水稻栽培品种抗白背飞虱的遗传研究。迄今已发现4个抗性基因,其中有3个为显国基性,命名为Wbphl, Wbph2和Wbph3;第4个为隐性基因,命名为Wbph4。最近又鉴定出一个新的抗白背飞虱的显性基因,被命名为Wbph5。 自背飞…  相似文献   

5.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尽管化学农药在对白背飞虱的防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施药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长期使用造成了白背飞虱的抗药性、杀伤天敌、诱导害虫再度猖獗;以及引起环境污染.因而近年来抗白背飞虱品种的培育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为了筛选抗白背飞虱的抗源.我们就初筛和复筛后得到的17个对白背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云南省内白背飞虱的迁飞路径,于2012年5月下旬在云南勐海县勐遮镇曼燕村开展了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标记释放回收试验。试验后共收集全省31个站点测报灯下飞虱虫体,经过室内显微镜镜检,确认在耿马站、双江站分别收到标记虫1头、2头。借助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与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共同开发研制的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模型HYSPLIT和气象图形分析软件GrADS对这两个迁飞过程进行迁飞路径模拟与天气学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2年5月下旬勐海白背飞虱迁出种群可以进入滇西南临沧稻区,白背飞虱的实际迁飞路径与HYSPLIT轨迹模拟结果一致;2)两个迁飞过程中因运载气流不强,迁飞距离均不远,西南气流与东南气流的辐合交汇是导致集中降虫的主要气象因子。这些结果不仅可以明确云南省内白背飞虱的实际迁飞路线,亦可证实通过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进行白背飞虱迁飞路径研究的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四个云南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分析了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备和大花谷四个籼型云南地方品种的单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与与Wbph3、Wbph5间,以及四个云南地方品种抗性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鬼衣谷等四个品种所携带的单显性抗虫基因均与Wbph3和Wbph5间为非等位关系;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和大花谷各所携带的单显性抗虫基因间互为等位关系。在鬼衣谷等四个云南地方品种中发现了一新的抗白背飞虱抗性基因,暂将这一新的抗性基因定名为Wbph6(t)。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9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忌避性、抗生性和耐害性的测定。4个粳稻品种(91-17、丙90-98、丙850和丙93-63对成虫表现出较强的忌避性,丙93-63对白背飞虱产卵具有明显的忌避性。协优9308和春江06对白背飞虱的抗生性最强,协优413对白背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河口地区橡胶白粉病防治失败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云南河口地区病原菌对粉锈宁产生抗药性,是1998-2000年橡胶白粉病防治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讨论了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     
浙江发现一新抗白背飞虱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短臂上中国水稻研究所经过15年研究,发现一个新的抗白背飞虱基因,使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获得了重要进展。2001年12月中旬,“水稻白背飞虱新抗原的发掘、遗传研究和新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的研究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李西明领导的课题组从1986年以来对水稻白背飞虱的抗原筛选、抗性遗传分析和新基因的定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76份白背飞虱的抗性资源。通过遗传研究,掌握了16个资源材料抗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规律,发现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1.
White backed 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insect pests on rice in Asia. Its control mainly depended on the chemical pesticides. Surveys of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revealed that organophosphorus and carbamate resistance has emerged since early 1980s in China and Japan. WBPH has the long distance migration property, and Heinrichs(1994) considered that the migration might influence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planthoppers. So we conducted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and activities of resistance relative enzymes in four WBPH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Zhejiang, Yunnan, and Hainan provinces of China in 1997.  相似文献   

12.
两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白背飞虱种群调查和水稻产量、室内白背飞虱蜜露量、产卵量及卵发育率测定,在浙江富阳和重庆秀山两地研究了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对白背飞虱的抗虫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协青早A和珍汕97A表现出对白背飞虱比感虫对照品种TN1更感虫的"超感虫性",稻株上的若虫量分别高达371.1和292.5只/丛.在杂交稻汕优63和协优9308上的若虫数量与TN1上的相当,杂交稻的感虫性主要来源于其不育系亲本.在无杀虫剂防治的情况下,感虫杂交稻组合的千粒重和产量损失率高达22%和78%左右,不育系材料被完全毁灭,表现为虫量越大,千粒重下降幅度越大,产量损失率越高.蜜露量测定表明,恢复系明恢63和9803具有一定的耐虫性.白背飞虱在杂交稻及其亲本上的产卵量和卵发育率没有显著差异.还对杂交稻抗虫性的改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214篇发表在中国省级以上刊物的相关研究论文分析,概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在白背飞虱研究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白背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迁飞规律、发生特点、种群动态、为害损失、水稻品种抗性及种群综合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水稻同核异质不育系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蜜露量测定法,初步研究了具有不同胞质的水稻同核异质不育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具有D型不育胞质的不育系国广5A明显抗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水稻抗虫性遗传研究的基本方法,并综述了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白背飞虱、黑尾叶蝉、稻瘿蚊、电光叶蝉、二化螟和三化螟抗性遗传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讨论了抗虫性遗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A rice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90 TN1/Guiyigu F3 lines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linkage between DNA markers and a new gene Wbph6(t)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By using the mapping approach of bulked extremes and recessive class, Wbph6(t) was mapped onto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1 with a genetic distance of 21.2 cM to SSLP marker RM167.  相似文献   

17.
A rice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90 TN1/Guiyigu F3 lines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linkage between DNA markers and a new gene Wbph6(t)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Sogatella furcifera. By using the mapping approach of bulked extremes and recessive class, Wbph6(t) was mapped onto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1 with a genetic distance of 21.2 cM to SSLP marker RM167.  相似文献   

18.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hloem sap is very important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host resistance of rice to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a phloem-feeder. Using stylectomy method, 30 d old plants' phloem sap of rice varieties Zhefu 802 and TN1,which were susceptible to WBPH, were collected by cutting the stylet of WBPH when the WBPH were sucking the phloem sap of rice.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实践证明,培育抗病虫品种是控制水稻病虫害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总结了目前已报道和定位的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情况,指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类型抗病虫基因到同一品种,可以提高品种抗性、拓宽抗谱,是水稻抗病虫品种培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7类共21种杀虫剂对2006年和2007年采自南京市江浦地区的白背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最高(LC50=004~026 mg/L);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吡蚜酮、啶虫咪、氯噻啉、毒死蜱、氟虫腈等也有较高的毒力(LC50<4.50 mg/L);异丙威、敌敌畏虽然触杀毒力稍低(LC50>19.85 mg/L),但两者在生产上仍广泛应用,所以把以上12种药剂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的推荐品种;同时还比较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供试药剂敏感性的年度间差异,其中对毒死蜱、异丙威、丁硫克百威、速灭威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下降了66.7%~71.4%。对2006年南京江浦种群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5代的结果表明,1~15代抗性上升433倍,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295,存在抗性风险。另外,还讨论了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