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曲霉柠檬酸积累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酸是能量代谢的产物,只有在阻止正常代谢进行的情况下柠檬酸才可能大量积累.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柠檬酸的发酵条件并进行规模化生产,然而对柠檬酸积累机理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黑曲霉柠檬酸积累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另外,一些新的生物技术如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也为黑曲霉柠檬酸代谢的深层研究提供了可能.综述了黑曲霉柠檬酸代谢过程中己糖的输送、糖酵解和能荷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pH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5.5下培养120h的条件下确立了产酶最佳培养基是6%的稻草粉、1%的黄豆粉,其纤维素酶的最高产量是89.2U/mL。  相似文献   

3.
以生活中常见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试验菌,提取丝瓜(Luffa cylindrica)汁作为抑菌物质,考察不同浓度的丝瓜汁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丝瓜汁浓度为0.01 g/mL、温度为25~35℃时为部分抑菌,温度为45℃时为完全抑菌;浓度低于0.001 g/mL、温度为25~45℃时完全不抑菌.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子分解法对黑曲霉产酶条件进行筛选,分别从水分含量、最佳底物选择、碳源、氮源、最佳培养时间、温度、pH值等制约产酶因素着手,筛选出在来源廉价的麦麸作为底物,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培养基中含水量在35%时,经过96 h的培养,植酸酶的产量最高,酶活可达463 U/m l。  相似文献   

5.
黑曲霉N25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曲霉N2 5 (AspergillusNiger)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 ,纯化测得此植酸酶分子量为 6 9 15KD ;最适 pH 4 6 ;最适温度为 6 0℃。聚乙二醇 10 0 0 0、Fe2 +、低磷对酶有激活作用 ,而Ca2 +,Mg2 +,Mn2 +,EDTA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的实质是微生物代谢作用,而黑曲霉在代谢中为优势菌,对咖啡碱代谢产生巨大影响。以黑曲霉为单一菌种,分别接种到茶叶、茶汤和含咖啡碱的液态培养基,并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嘌呤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黑曲霉对茶叶碱的影响大于可可碱,对可可碱的影响大于咖啡碱,在咖啡碱液态培养基发酵中,茶叶碱增加幅度最大,且与咖啡碱浓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的实质是微生物代谢作用,而黑曲霉在代谢中为优势菌,对咖啡碱代谢产生巨大影响。以黑曲霉为单一菌种,分别接种到茶叶、茶汤和含咖啡碱的液态培养基,并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嘌呤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黑曲霉对茶叶碱的影响大于可可碱,对可可碱的影响大于咖啡碱,在咖啡碱液态培养基发酵中,茶叶碱增加幅度最大,且与咖啡碱浓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餐厨垃圾易腐烂但有机物含量高,利用固态发酵技术可将其转化成蛋白饲料从而变废为宝.试验拟从几种食用酵母菌和霉菌中筛选出转化率最高的发酵菌种,通过考察这些菌种在发酵过程中总糖及还原糖的代谢消耗,结合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检测,筛选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F3为最佳菌种.考察了黑曲霉的发酵条件,最优发...  相似文献   

9.
对实验室保存和购买的 9 株黑曲霉菌株进行了产植酸酶酶活测定,筛选出一株产植酸酶较高的菌株 3928,酶活达 693 μg/(g·min)。该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可得到一株产植酸酶较高的 2 号菌株,酶活达到 2 050 μg/(g·min)。  相似文献   

10.
将黑曲S(Aspergillus riger)NRRL3135中的植酸酶基因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发现重组毕赤酵母GS-115分泌了1个约100kD的蛋白,分泌的蛋白较大。用脱糖基化酶endoglycosidase H降解后,形成了约50kD的蛋白,与植酸酶基因产物的理论值相符。通过对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表达产物在pH2.5和pH5.5时具有较高植酸酶活性,同时该表达产物的最适温度约为55℃。这说明植酸酶得到正确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1.
通过黄芪进行种衣剂包衣处理,以ND牌种衣剂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比较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黄芪种衣剂对2年生膜荚黄芪植物生物性状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在生物产量方面,黄芪种衣剂处理组在第2年的生物量增长好于对照,表明黄芪种衣剂在第2年时仍然对植株生物量的增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菌肥肥力高在黄芪上作基肥、蘸根、灌根、叶面喷施的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菌肥能促进黄芪根系生长 ,3个试验点均以移栽时芪苗蘸根处理效果最好 ,其中根长较对照增加 7.4~ 9.5 cm,增长率为 14 .4 %~ 18.1% ;根粗较对照增加 1.2~ 1.5 cm ,增长率为 8.3%~ 10 .6 % ;折干率较对照增加 2 .5~ 3.0个百分点 ,增长率为7.1%~ 8.4 % ;产量较对照增加 30 5~ 4 0 5 kg/hm2 ,增产率 9.9%~ 12 .4 % ;多糖含量较对照增加 9.1%。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黄芪碱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黄芪碱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Smirnoff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其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黄芪碱溶多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30 min、料液比1∶2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5.63±0.36)%。为研究黄芪碱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体外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黄芪碱溶多糖随浓度(0.2~1.2 mg·mL~(-1))升高,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先升后降,当浓度为0.8 mg·mL~(-1)时清除率最高为(65.38±0.75)%,显著高于同浓度的Vc处理(P0.05),亦高于最高清除率的Vc处理(1.0 mg·m L~(-1));在低浓度下(0.5,1.0 mg·mL~(-1))碱溶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较高,分别为(49.26±0.06)%和(57.55±0.05)%,显著高于同浓度Vc处理(P0.05)。由此可见,本文优化工艺大大提高了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且提取的碱溶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4年生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叶、果皮、茎作为供体材料制备不同质量浓度水提液,对吉林地区常见的大田作物、蔬菜及部分中药材种子进行萌发生测,考察其发芽率、胚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化感效应指数。结果显示:膜荚黄芪各部位水提液对多数供试植物及自身的种子萌发产生了抑制作用,果皮水提液活性较高。活性物质可能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微生物、渗透势、酸度和盐度在萌发抑制作用中影响较小。可见,膜荚黄芪植株中含有具备生态活性的化学物质,在规模化栽培中应考虑其化感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黄芪水溶多糖的提取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对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其优化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80 min,此条件下黄芪水溶粗多糖提取率为18.60%,纯化多糖(糖含量65.23%)提取率为11.21%。为研究所提取的黄芪水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Vc作为对照,开展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水溶粗多糖、纯化多糖和Vc对·OH清除率在0.2~1.2 mg·mL~(-1)范围内、对·O~(2-)的清除率在0.5~3.0 mg·mL~(-1)范围内,均随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三者对·OH清除率最大值分别为75.61%(0.8 mg·mL~(-1)),88.49%(1.0 mg·mL~(-1))和64.47%(1.0 mg·mL~(-1)),对·O~(2-)的清除率最大值分别为74.29%(2.0 mg·mL~(-1)),69.30%(2.5 mg·mL~(-1))和94.42%(2.0 mg·mL~(-1)),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水溶性多糖方法可行,且其在抗氧化活性的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标记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BSA法从1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出7个在膜荚黄芪基因池和蒙古黄芪基因池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OPC06具有膜荚黄芪特异性,在检测的膜荚黄芪个体中均能扩增出1条710 bp左右的特异带,而在蒙古黄芪的单株中未见扩增特异带,因此,将该膜荚黄芪扩增特异性条带命名为OPC06-710.试验表明,利用RAPD标记可在分子水平上达到快速、准确、可靠地鉴定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剂量(种子干质量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包衣为处理,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质量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比较在不同处理条件下,2年生黄芪植物根部生物性状发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明显增加了黄芪的根粗、主根体积。从而验证了黄芪种衣剂在植物生长的第2年仍然可以促进黄芪的生长,提高中药材黄芪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根腐病发生对黄芪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采集1~6年生黄芪根围发病和健康土壤,采用经典方法对4种主要土壤酶(脲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根腐病的发生对脲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1~4 a间,发病土相对健康土的脲酶活性减少量、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量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第5年时各酶的活性开始向健康状态恢复,第6年时酶活性继续恢复,且与该年根腐病发病率降低的情况相吻合。由此可知,黄芪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芪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均为二倍体,2n=2x=16,第8号染色体上均有随体;膜荚黄芪核型为2n=2x=8m(1SAT) 8sm,蒙古黄芪染色体核型为2n=2x=6m 10sm(1SAT);核型对称性分别为2A和2B型.该结果支持<中国植物志>关于蒙古黄芪为膜荚黄芪变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外源一氧化氮供体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0、0.05、0.10、0.20、0.40、0.6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黄芪种子,以探索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0.05~0.40 mmol.L-1SNP能够降低黄芪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提高α-淀粉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加速子叶中营养物质的输出,提高发芽率,有利于幼苗的形态建成。以0.40 mmol.L-1效果明显,过高浓度促进效果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