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NFT系统和松树皮基质栽培对草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采用 NFT系统和松树皮基质栽培法培植草莓 (seascape和 pajaro)。分别测定其叶片数、鲜重和干重 ,结果数、鲜重和干重 ,分蘖数、鲜重和干重 ,根长和干重及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值。在 NFT系统和松树皮基质中 ,seascape草莓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差异明显 ;被清除果实后 ,其叶面积的生长和新的坐果率成负相关 ,叶面积的同期增长速率较大 ;seascape和 pajaro草莓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无差异 ;pajaro草莓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无明显差异。在 NFT系统中 ,不同时间定植的 pajaro,其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 ,但定植时间晚影响其坐果 ;seascape干物质积累量小于树皮基质中的积累量。 NFT和松树皮基质栽培方式对 seascape和 pajaro草莓根的影响较大。 NFT系统更适合温室草莓栽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药用大黄在云杉林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于马尔康市梭磨乡毛木初沟云杉林下播种野生药用大黄种子,观察并检测其生长状况。[结果]药用大黄在生长季节,株高的变化幅度相对一致,根长、生物量的月间积累及年间积累均呈先慢后快的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线为幂函数方程;在生长季初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率高于地下部分,说明地上部分生长速度较快,而在生长季后期,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率超过了地上部分。[结论]该研究为探讨药用大黄在云杉林下的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田间幼苗生长阶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测定分析8个品种的物候期、生长速率、自然高度、地下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特性等.[结果]苜蓿幼苗生长阶段品种间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的积累表现出不同生物学特征,但无明显差异;根系生物量的积累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呈正相关;其中,WL-323、三得利和青睐苜蓿品种适应性及综合表现最好,阿尔冈金品种幼苗生长阶段综合表现不佳.[结论]各苜蓿品种在第1年生长初期阶段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物学特征表现基本相似,其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积累主要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分动态对胡杨幼苗生长分配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土壤水分对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及其分配策略是阐明自然生境中胡杨种子更新困难以及人工培育成活率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试验,监测幼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地径、冠幅、株高、叶片数)以及地下部分生长指标(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单位平方米土壤总根长、总根体积),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及水分梯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胡杨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在连续给水处理时,25%含水量更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而断续给水处理时,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胡杨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不同给水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别,而25%的含水量要显著区别于其他水分梯度,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断续给水比连续给水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且水分梯度在20%~25%之间最有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大于地上生物量,这种地上与地下生长权衡作用有利于幼苗纵向生长的养分、水分获取。在根系构型方面,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幼苗根系的横向扩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不同季节平茬对云南松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挖掘法和称重法研究春季、夏季、秋季平茬对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格局的规律,并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法对构件与总生物量、构件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春季平茬除侧根外各构件生物量积累均显著大于夏季和秋季。春季、秋季平茬各构件生物量分配针叶和茎占比显著大于其余构件,而夏季平茬茎占比显著大于其余构件;春季和夏季平茬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侧根显著小于其余构件,而秋季平茬萌条占比显著小于其余构件。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权衡规律为春季和夏季平茬,苗木维持地下与地上等速生长,秋季倾向于地上生长。不同季节平茬对苗木构件生长速率影响不同,针叶保持最大的生长速率,其次为侧根;但主根与茎、主根与针叶、萌条与针叶、萌条与主根构件生物量间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差异,表明异速生长关系受平茬的季节影响显著。从萌条与各构件生物量间的生长速率可知,秋季平茬萌条生长速率最快,春季次之,夏季最慢。【结论】不同季节平茬改变了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分配模式,不同季节平茬对各构件间异速生长的影响不同,但苗木构件中的针叶和侧根始终保持较大的生长速率,不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芍药品种‘桃花飞雪’、‘紫凤羽’为试验材料,以地栽为对照,研究其在槽、盆、袋3种栽培方式下的生长开花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槽栽能显著提高芍药叶片数量,增加花枝长,提高开花率,增大着花量,利于提高切花品质.槽栽能提高芍药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提高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栽培方式下芍药2个品种根冠比表现不同,‘桃花飞雪’根冠比差异显著,表明该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植株地上、地下竞争力差异较大,而‘紫凤羽’根冠比在不同栽培方式中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取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4个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大豆结实前异黄酮在组织中的分布、变化及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结实前种子中贮存的异黄酮逐步由种子向子叶,继而向其他器官(主要是叶片)转移,不同器官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着异黄酮类物质的代谢.该时期异黄酮的分布存在组织特异性而品种间的差异不明显,各组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大豆出苗期,地上部分的异黄酮含量远高于地下部分;幼苗期子叶中异黄酮远高于其它部分;壮苗期和盛花期,叶片中异黄酮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生长、营养特性,揭示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情况,为明确马尾松的施肥效应机制及生长理论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室大棚内应用塑料盆培育马尾松幼苗,出苗后施不同量的氮肥和磷肥,生长半年后测定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及生物量,并测定地上及地下部分苗木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计算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及转运系数。【结果】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和磷肥,肥效存在差异性,苗木中中量元素积累量差异均不显著,Ca、Mg、Mn的转运系数(SAR)均大于1,Fe、Zn、Cu各处理SAR均小于1;施氮肥的苗木主根发达(20.1 cm)、总根长短(63.1 cm)、生物量地上/地下2,大量、中量元素分配到针叶,利于Cu、Zn元素的积累(32.26、21.16 mg/株),地上部分Mn元素吸收量是地下部分的5.16倍;施磷肥的苗木侧、须根较发达,主根短(17.2 cm),地径最大(1.00 cm),生物量地上/地下1,显著提高了苗木针叶P元素的积累量(11.87 g/株),地上部分Mn元素积累量(68.89 mg/株)是地下部分积累量(21.01 mg/株)的2.57倍;除Mn元素(2.57)外,施磷肥处理下各矿质元素转运系数均高于施氮肥处理。【结论】施肥对马尾松苗木生长具有一定作用,其中磷肥对马尾松幼苗侧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而氮肥对苗高生长作用明显、对侧须根生长不利;施氮肥有利于除P、Fe元素外的营养元素地上部分的积累,施磷肥则可促进地上对P元素的积累,并促进除Mn元素外其他矿质元素的转运,施氮、磷肥不利于Fe元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烤烟品种上部叶的生长特征及差异,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选用全国10个主栽烤烟品种云烟99、NC89、云烟87、翠碧1号、云烟85、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97、龙江911、中烟100,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显微切片观察,对不同品种间上部叶的农艺性状和叶片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叶长、叶宽随着叶片生长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云烟87叶长、叶宽平均生长速率最快,而NC89、翠碧1号和红花大金元生长速率较慢,最终云烟87的叶长叶宽显著大于NC89、翠碧1号和红花大金元。各品种单叶质量的积累过程不同,云烟99在叶片生长前期积累较快,云烟87、云烟97、K326在叶片生长后期仍保持较高的积累速率,龙江911、中烟100全生育期积累速率都较高。各品种的叶片厚度差异显著,并且叶片厚度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在45 d时云烟87的叶片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NC89、红花大金元、中烟100较薄,在45 d时中烟100的组织比和组织结构紧密度均最大,云烟87均最小。综合分析,可将NC89、翠碧1号和红花大金元分为一类,云烟97、中烟100、龙江911、云烟85、K326...  相似文献   

10.
正一、小麦冬前旺长的危害(一)壮苗转弱苗冬前旺长的麦田,由于冬前叶片、分蘖旺盛生长,过多地消耗播种时用的种肥、底肥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糖分,养分大量消耗,后期供养不足,造成假旺长脱肥,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转化为弱苗。早春再恢复正常生长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二)易倒伏旺苗地上部分生长茂盛,茎蘖多,群体大,常造成田间郁闭,小麦株内行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软弱,并且基部节间长,茎壁薄,干物质积累少;地下部分根系发育差,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