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中国甘薯生产发展的需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莆薯90(台引2号×湘薯75-55)为母本,通过计划集团杂交选育出了高产稳产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新品种莆薯20。在2010-2011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为47 054.1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57增产13.76%;在2012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46 504.50 kg/hm2,比对照增产0.06%。该品种干物率为23.39%,出粉率为13.99%,食味品质与对照相当,外观品质优于对照,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在栽培技术上主要应注意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和科学肥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3.
4.
以高淀粉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鄂薯6号茎尖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以及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0.2 mg/L 6-BA+ 2.0 mg/L2,4-D的培养基相比,仅添加2.0 mg/L2,4-D的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所需的时间短,诱导率高,平均诱导率为95.6%;含有0.2 mg/L 6-BA的培养基中平均诱导率为91.0%,两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植株再生率的影响不显著,平均再生率高于175.0%. 相似文献
5.
早熟高产甘薯新品种--龙薯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薯9号是利用双亲优势互补的原理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特别的高产、稳产,特早熟,特殊的抗性和特强的适应性,对于实现甘薯的周年供应和抗灾救荒用种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湘薯20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用湘薯16作母本,徐薯22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6 841.1 kg/hm^2,薯干产量12 562.5 kg/hm^2;在不同区域进行的生产示范,平均鲜薯产量49 726.0 kg/hm^2,薯干产量16 583.0 kg/hm^2,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1%左右,抗薯瘟病兼抗黑斑病,耐旱、贮藏性好、品质佳、增产潜力大。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湘薯20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用湘薯16作母本,徐薯22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选育而成2010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6 841.1 kg/hm2,薯干产量12 562.5 kg/hm2;在不同区域进行的生产示范,平均鲜薯产量49 726.0 kg/hm2,薯干产量16 583.0 kg/hm2,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1%左右,抗薯瘟病兼抗黑斑病,耐旱、贮藏性好、品质佳、增产潜力大。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1号系洛阳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CIP194037-1为母本,多父本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在河南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22)、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徐薯18)以及国家北方薯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均为徐薯22)中淀粉产量突出,平均淀粉产量、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6 220.1、29 258.8 kg/hm~2,与对照相比淀粉增产18.38%、鲜薯增产0.90%;平均淀粉率为21.26%,高出对照3.14个百分点;干基淀粉含量为64.43%,高出对照(徐薯22)3.77个百分点。该品种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分别于2012、2016年通过河南省、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是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适于春、夏薯种植。 相似文献
14.
15.
冀航芝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航天育种技术,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芝麻新品种。2010~2011年全国芝麻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 012.28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芝1号增产12.09%,增产点次率为86.7%;2011年全国芝麻品种生产试验,6省8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 010.55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芝1号增产14.26%。粗脂肪平均含量为53.46%,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64%。该品种植株高,生长势强,籽粒白色,是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于一体的芝麻新品种。根据该品种特性,提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江西农业学报》2022,(1)
宁紫薯2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凌紫×川薯69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紫肉型甘薯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采用多点鉴定法对宁紫薯2号的生产力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宁紫薯2号的高产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多点鉴定结果表明:宁紫薯2号平均鲜薯产量为22968.0 kg/hm2,薯干产量为6597.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增产13.22%和32.22%,平均干物率28.75%,薯块花青素含量28.16 mg/100 g鲜薯,中抗茎线虫病、黑斑病和蔓割病。生理研究表明:宁紫薯2号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为2.81,比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高10.2%。栽培研究表明:鲜薯产量、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和薯干产量肥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不仅受氮、磷、钾的施用量影响,而且与氮、磷、钾配比有关,其中钾占主导作用,本试验中施钾量为18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5∶1∶2.4处理3的鲜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