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染动物三个基本环节。只有当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能引起传染病在畜禽群中流行。因此,我们在动物防疫中,只要割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动物疫病就失去了传播的条件,就可避免动物疫病流行。但对规模养殖场的防疫工作来说,根据现在的饲养条件、养殖环境、防疫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化体系,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免疫、疫情测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强制免疫病种的增多、防疫形势的日益严峻,动物防疫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工作质量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和畜牧业发展成效。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深化基层动物卫生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4年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鼓励乡村建立畜禽养殖小区。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人畜共患动物疫病有250多种,动物疫病不仅威胁动物生产还影响人类生命安全。我国各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陆续建立了动物检疫的专门机构和检疫队伍,动物检疫成为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的重大疫病,为动物食品安全和动物产品出口贸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深入贯彻实施,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农村动物防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生与传播,以及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农村动物防疫管理水平和促进畜禽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农村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是畜牧业生产安全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搞好这项工作是防止动物疫病进入流通领域的关口,也是保障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公共卫生安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目前来看,产地检疫工作由区域监督所和镇村级防疫员来做,但是就目前各区域所现状,普遍存在人员少人问题,导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期间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甚至因防疫免疫不及时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并使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人员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8.
古交市地处山区,是全国煤化工重点基地,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多数小型养殖场存在饲养管理粗放、场址选择不合理、畜禽舍简陋、卫生条件差、动物防疫效果不好等问题,给畜禽的规模健康养殖带来安全隐患,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流行留下了便利条件,因此,做好小型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严格控制各种动物重大疫情发生,是搞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事关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及社会稳定。阐述我国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农村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兽医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兽医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疫情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但从目前国内外养殖形势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此需要对重大动物疫情趋势做出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保障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以动物编号为数据轴心,将牲畜从生产到屠宰历经的防疫、检疫、监督工作贯穿起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生产管理和防疫监督数据汇总到数据中心,从而实现牲畜从生产到屠宰全过程的数据网上记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探讨关累镇动物防疫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路,使关累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一定的改进,以供今后工作为参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然而,笔者在深入基层了解到,在以农村饲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最大的疏漏就是免疫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基础免疫做牢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疫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操作技术,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维护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年-2020年)》,指导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当前防控工作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免疫病种 布鲁氏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绵羊痘和山羊痘、炭疽、猪伪狂犬病、棘球蚴病(包虫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丹毒、猪圆环病毒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等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6.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畜禽疫病预防的综合措施中免疫接种是最重要的一种措施,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免疫接种这个中心开展的。疫苗免疫能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布氏菌有高度的侵袭力,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进入机体,在体内有很强的繁殖和扩散能力,从而使感染动物发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此病必须预防,控制和净化。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养殖业的生产规律就是“两个基础一个管理”,即饲草饲料基础,良种良法基础、动物防疫管理。动物防疫(疫病)是养殖技术水平的保障,只有确保动物健康,才能保证生产水平的正常发挥。 冬季由于我们北方寒冷的天气环境,使奶牛体能消耗增大,再加上饲养管理经验不足、方法不当,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会引发一些疾病。  相似文献   

19.
动物检疫报检制度是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控制动物疫病、防止染疫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之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检疫,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沁水县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以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为依据,以农业部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为契机,在积极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上探索出了有地方特色的工作经验,成功应对了“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的开展和“问题奶粉”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置,起到了维护一方动物产品安全工作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