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的重点和难点,植保工作要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发挥专业化防治的优势。在介绍扬中市植保专业化防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专业化防治取得成功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基层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效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3.
小麦栽培中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当前农业生产中,小麦种植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是决定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传统的防治手段较为陈旧、单一,防治效果不明显。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植保设备,是一种信息技术与先进设备相结合的综合性系统,有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特点,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工作人员直接与农药接触,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安全性。本文主要结合小麦病虫害防治中植保无人机的优势,对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中提出了相关的应用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病虫害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我国粮食生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障水稻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产量的稳定性,需要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非常符合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各项要求,因此在分析植保无人机在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植保无人机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对策,为优化水稻病虫害防控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覃庆环 《南方农机》2023,(10):31-33
传统农田病虫害防治是通过人工作业进行农药喷洒,农药一般只存留在农作物的顶部,难以对农作物下部产生作用,影响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植保无人机在农田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可控制农药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户用药成本、人工操作便捷等优点。基于此,笔者在分析农作物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喷洒作业地形要求、节药节水要求及全面植保方案要求,提出了提高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开发专业化喷洒药剂、加强政策引导、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强化操纵队伍建设等建议,探讨了农作物植保无人机的具体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可在不同施药要求的环境下进行低空喷洒作业,作业效率高,可提高农药喷洒效率,减轻了人工作业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户收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植保无人机是在无人机基础上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植保机械设备。通过应用植保无人机能够大大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克服传统人工防治面临的诸多缺陷。通过导航或者遥控精确地控制植保无人机的飞行和药物使用,喷药安全、高效,保证了病虫害防治的精确性,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无人机植保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和推广措施,希望对推动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型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提高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能力是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今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重大病虫的绿色防控工作涉及病虫害预测预报、植物检疫、新农药(械)示范推广、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专业化防治、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物保护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抓好米袋  相似文献   

9.
随着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变化,以东亚飞蝗、小麦条锈病为主的重大病虫害在永济市频繁发生,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提高农作物病虫灾害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支持力度,植保工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在专业化统防统治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促进水稻种植的专业化与集约化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生产粮食作物有着积极作用。在传统水稻生产中,我国以人力方式来完成生产工作,劳动力强度消耗大,也难以确保水稻质量。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传统的水稻生产已经难以符合现代化市场发展需求。而植保无人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中运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效果,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设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有利保障,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大面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保障措施之一;建立健全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统防统治,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维护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对于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山东省德州市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的现状,论述了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应用所具有的优势,进而分析了德州市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门槛高、政策导向尚不完善、费用过高、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最后论述了加强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植保无人机在种植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虫害的防治一直备受关注。当前的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传统的农药施用方法不够精准,不仅存在浪费的现象,还会污染自然环境,且病虫害在农田中扩散非常迅速,传统的人工巡视方式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在一些复杂的地形和环境中进行作业时,传统的农药施用方法的局限性会更加明显。植保无人机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的高精度监测和作业,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蔓延情况,实现了对农田的高精度监测和施药,其快速、灵活的特点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本文探讨植保无人机如何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无人机和人工地面植保在茶园病虫防效、产量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项目小组通过分析茶园植保机械化现状,比对两种植保机械在茶园的植保作业,在统一试验方法下,分析不同机械植保作业效果,并对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茶园害虫,可不受地形限制,防治效果好,能解决病虫害防治劳动强度大、劳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控制和降低农作物病虫为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近年来忻州市忻府区按照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开展了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一、忻府区植保专业化服务现状2010年,忻府区共有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37个,其中注册的13个,未注册的24个,拥有植保专业服务队员504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襄汾县植保工作的现状和新型植保防灾减灾体系的优越性,提出了建立植保防治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化、市场化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根据临汾市实际,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和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服务模式根据服务形式,临汾市植保专业化服务主要有以下5种模式:1.对症开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时期,大多数农民群众会向农药经营门市部技术员或农科员咨询,寻求指导,然后由他们向农民提供防治技术和防治处方,以及防治器械,由农民自己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更高要求,农业生产对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近几年来,按照农业部、山西省农业厅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在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指导下,根据临汾市实际,在推进和发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分析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和担架式液泵喷枪喷雾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在防治稻飞虱和纹枯病方面与其他植保机械无显著差异,但在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方面,防治效果显著优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担架式液泵喷枪喷雾机.该机具操作简单灵活,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宋东阳 《河北农机》2024,(1):124-126
在全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下,绿色植保理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不仅导致土壤、水源等环境受到污染,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越来越多的农业研究致力于发展绿色植保技术,采用生物防控、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方法,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还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创造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植保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策略,以期在追求高效防治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