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宪英 《当代农机》2009,(12):72-73
结合目前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制约小杂粮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建立小杂粮生产机械化发展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左云县发挥地域优势和小杂粮产业的比较优势,把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做稳。总结了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思路、成效、特点,以及采取的措施,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小杂粮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吕梁市离石区小杂粮产业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形势下,小杂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面对离石区小杂粮产业的生产、加工状况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全区小杂粮开发的重点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杂粮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功能元素,是现代生活健康膳食的重要食材,我国是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市场上小杂粮的原粮销售长期占据主导位置。对小杂粮进行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对小杂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代表作物的天然物理性质进行了综述,并在讨论了杂粮成分结构和加工方式对杂粮加工特性影响的前提下,分别对小杂粮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营养成分的初加工特性和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杂粮增值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杂粮的物性研究与开发加工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朔州市是山西省小杂粮主产区之一,所产小杂粮无污染、无公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朔州市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把小杂粮作为特色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朔州市小杂粮主要品种和分布的介绍,尤其是珍品资源以及加工销售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沁水县小杂粮产业化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小杂粮生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荞麦花开,散白雪之香”。小杂粮是吕梁农业一大特色,吕梁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种植广,气候条件适宜,开发潜力巨大,是山西省的小杂粮主产区。荞麦作为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是吕梁山区小杂粮的一种,很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小杂粮是山西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作物,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产业,是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的优质原料,是养殖业良好的饲料来源,是贫困地区的有效经济源。小杂粮产业化开发是山西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优势所在,是我国加入WTO后山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应世农业。近年来,山西省政府把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实施小杂粮战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小宗粮豆的俗称,小杂粮在我国的种植极为广泛,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内小杂粮的需求量也在随之增长。基于此,简单分析了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发展对策,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业内人士以启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供求格局有了明显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于粮食品种及品质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小杂粮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再加上其具有独特的味道而被人们广泛用于餐桌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杂粮在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小杂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小杂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省小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约占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2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山西省小杂粮种类多、品质优、珍品多、产量大,其中,谷子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荞麦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燕麦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马铃薯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随着山西省政府振兴杂粮产业的政策出台,将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热情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晋城市小杂粮生产现状 1.种植情况小杂粮 作为晋城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山西省农业厅于2003年、2005年、2008年先后发布了3个文件,要求加强小杂粮生产,为此,晋城市将发展优质小杂粮列入了“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近几年来,晋城市小杂粮种植面积趋于稳定,种植面积为5.67万~6万hm2。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营养型、保健型、药用型绿色食品.而小杂粮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同时具有保健功效,是绿色有机食品的重要原料.通过分析河津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杂粮在天镇县的种植历史悠久,由于本地气候、水质、土壤等各方面条件非常适宜,所产的小杂粮颗粒饱满圆润、香甜适口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而且天镇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无工业“三废”污染源,是小杂粮天然绿色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1.小杂粮的概念和分类小杂粮仅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特有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在作物栽培学分类中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我国,人们习惯地把稻、麦之外的其他谷物叫做杂粮,又把杂粮中分布零散、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不多的谷物叫做“小杂粮”。由此可见,小杂粮是相对杂  相似文献   

16.
平陆县农机服务中心依托黄河滩涂开发中大面积种植优质大豆的区位优势,小杂粮加工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创办了小杂粮加工企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有益于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小杂粮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殊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量稳步上升、增长较快,发展小杂粮的市场前景广阔。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素有“杂粮小王国”的关誉。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小杂粮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必将推动忻州农业经济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同市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之一,盛产的莜麦、荞麦、小米、绿豆等20余种特色优质的小杂粮,以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名扬华夏,蜚声海外。近几年来,大同市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中,把小杂粮确定为全市农业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大同人也以“杂粮之乡”自誉自荣,并为自己的小杂粮提出了响亮的奋斗口号——香飘五洲、  相似文献   

19.
鉴于山区的各种有利条件,隰县领导和农业部门领导经调查研究,建议把小杂粮产业开发作为山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使小杂粮生产特色化,从而为推动山区经济大跨跃做保证。  相似文献   

20.
5 TS-50型半复式多用杂粮脱粒机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政 《农机化研究》2013,35(5):127-130,134
为了解决山西省小杂粮机械化脱粒问题,在5TS-50型半复式小麦脱粒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用途小杂粮脱粒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同时对脱粒滚筒、凹板、喂入机构等部件结构与参数进行了设计,研制了样机并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能够在胡麻、谷黍类小杂粮脱粒作业过程中一次完成脱粒、清选和分离等功能,胡麻、谷子、黍子的籽粒破碎率分别为0,1.2%,1.2%,脱净率分别为99%,98.6%,99.1%,生产率分别为327.8,869.6,306kg/h,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