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铃薯是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栽培的作物之一,但原来的栽培方式是4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这种栽培方式较适合繁育马铃薯种薯,但对于这些地区生产菜薯却是弊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马铃薯复种栽培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但可以使地产马铃薯提早上市1~2个月,而且栽培的下茬作物提高了复种指数,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很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施耕作方式、播种方式和肥料品种栽培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合泰兴地区在耕作方式上选择浅旋耕、在播种方式上采用单薯播种和在肥料品种上选用"农大"牌马铃薯专用肥的马铃薯稻草覆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梧州市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合梧州市栽培条件的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处理、适宜播期、播种密度、稻草覆盖厚度、施肥水平、栽培模式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薯经消毒催芽后再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健壮生长;冬种马铃薯以11月上中旬播种较好,过迟播种马铃薯的产量、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都会降低;合作88马铃薯品种免耕栽培采用82500株/ha的种植密度综合效益最好;采用小畦种植马铃薯稻草覆盖厚度以7cm为宜,大畦种植稻草覆盖厚度以8cm为宜;每公顷施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200kg加硫酸钾450kg时,免耕马铃薯的鲜薯产量、生物产量、商品率最高;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高垄免耕栽培都是较好的栽培模式,两种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的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李有文 《乡村科技》2023,(16):80-82
为促进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开展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5种栽培方式,包括垄作式、沟渠式、条带式、苗钵式、C-槽式,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式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在各时期的株高均最大,马铃薯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的大薯率、中薯率最大,小薯率最小,产量最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中后期、成熟期,茎的干物质分配率以沟渠式栽培方式最大。由此可见,沟渠式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垄作+切块播种、垄作+整薯播种、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垄作+整薯播种+叶面喷施、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栽培与常规栽培(平作+切块播种)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增产增收效果最明显,产投比达1.64。  相似文献   

6.
叶雅婷 《北京农业》2014,(24):30-31
通过对2012年福建省南安市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显示:覆混有机肥及稻草包心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商品薯率也高,经济效益也好,生产上可进一步示范推广。因而改变传统的马铃薯栽培方法,采取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是促使农民种植马铃薯获得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良好的套种模式和筛选适合广西冬闲桑园免耕套种的马铃薯品种,采用5个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冬闲桑园免耕套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免耕栽培(CK)相比,青薯系列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产量结构得到改善,单株薯重与单株薯数分别提高21.14%和16.32%,鲜薯产量平均提高5.92%,大薯比例平均提高11.94%。在5个青薯系列品种中,以青薯8号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37 070.37kg/hm2,比CK增产8.98%。桑园免耕套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青薯8号是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较理想的免耕套种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马铃薯免耕栽培合理的用种方式,2008年在南丹县以克新1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用种方式大田试验研究,研究了2种不同用种方式对免耕马铃薯生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小整薯播种比大种薯切块播种出苗整齐,成苗率提高5.34%,基茎较粗,分枝较多,单株薯块数与产量分别提高14.67%和6.43%,商品率提高8.79%,增产效益明显。小整薯播种是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高产栽培体系中一种比较适宜的用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稻草综合利用为主轴,辅以高效的栽培模式,实行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薯田套种西瓜,瓜后种植晚稻的薯-瓜-稻轻型、高效、环保栽培模式,可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瓜、菜兼顾,环保与经济效益兼顾,当前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兼顾,方法简便,省工省力省开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耕作方式、播种方式、肥料品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影响的一系列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合于太湖地区的以浅旋耕作方式、复合肥(N:P:K=16:16:16)的肥料运筹、单薯高密播种(6670穴/667m~2,40cm×25cm)、稻草全程覆盖的马铃薯高产绿色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海原县四个“特色产业”之一,今年全县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农技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摸索和总结出了几点适合海原县特色的栽培管理技术,供大家参考。1种薯选择1.1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人们不重视良种引进,造成马铃薯退化比较严重。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良种可增产15%~25%,因此,应适时地进行品种更换。目前海原县推广的良种主要有陇薯3号、青薯168、宁薯4号等。1.2精选小种薯在选用良种的前提下,还必须对种薯进行精选,就地留种。最好选用薯皮光滑、色泽鲜明的幼嫩小种薯,大小在50g左右。据试验,选…  相似文献   

12.
冬种马铃薯6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菜用鲜食和出口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的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黑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天常规栽培,共6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露天常规栽培相比增产明显,分别达到了48.16%和35.50%;而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18.77%、11.97%和8.57%。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地薯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生产的马铃薯块茎畸形薯块过多,商品价值低,薯农收入减少,挫伤了薯农生产积极性。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易掌握的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以减少畸形薯形成,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薯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适合云南玉溪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栽培技术,解决玉溪马铃薯栽培方法单一的问题,促进玉溪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对2014年引进的云薯303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栽培技术方法比较试验,观测各栽培方法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单垄单行覆膜种植(行距0.8m,株距0.3m),其叶面积和产量与其它栽培方法相比最高,地下薯块产量达到12.6 t·hm-2。【结论】马铃薯单垄单行覆膜栽培方法,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在云南玉溪市冬作马铃薯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适合广西冬种免耕栽培的高产马铃薯品种,2009年从青海引进5个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免耕马铃薯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7号出苗快而整齐,属早熟品种,适合在双季稻区推广种植;青薯8号出苗也较快且整齐,在现蕾期与成熟期的株高均比较适宜,茎较粗,叶片数较多,具有夺高产的生长优势,是免耕马铃薯高产栽培中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种植密度为20~22cm×30cm(74000株/ha左右)时,免耕马铃薯的生长性状综合表现最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均有利于马铃薯的出苗生长、提高薯块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77%、稻草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18%;此外,地膜覆盖栽培的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不同垄距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传统栽培方式块茎产量低、商品率低、易烂薯等问题,采用地上垄体栽培模式,应用不同垄距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块茎产量、块茎商品率及畸形薯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垄距在80 cm及以上时,晚疫病发生较轻且病情蔓延速度慢;80 cm垄距单位面积块茎产量最高;垄距在85 cm时薯块的商品率最高,绿皮薯率最低,垄距在90 cm时畸形薯率最低,烂薯率最低的处理是垄距80 cm,因此建议生产上应用80 cm垄距,以达到最大的单产水平及最低的烂薯率.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关键环节,其影响后代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微型薯生产有4种方法,即土栽培、雾培法、试管法、无土基质栽培。其中雾培法和无土基质栽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介绍其使用方法及其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谭丽芹 《现代农业》2011,(12):51-51
马铃薯促早熟栽培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促进马铃薯提早收获的一种栽培方式。促早熟栽培马铃薯可比露地提早收获10~30天,正值早春蔬菜市场供应淡季,鲜薯可获得较好的市场价格,农户获得较好的收益。本地是马铃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