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连续3年对开阳县城关、双流、金中、楠木渡等4个乡镇的4个集贸市场进行仔猪、待宰活猪和去皮带骨猪肉等3个生猪产业发展典型性指标的市场价格监测,分析了开阳县生猪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为开阳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及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待宰生猪所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在生猪屠宰过程中所进行的同步检疫。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野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自2018年8月沈阳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各省陆续发生了疫情,虽然现有的研究表明非洲猪瘟不会感染人类,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防疫疫苗,已经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掌握非洲猪瘟的检疫要点,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是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分析青海地区猪瘟病感染情况。于2014年12月份选取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的4个生猪养殖场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猪瘟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外省县调入本地区的生猪猪瘟病感染情况明显高于本地区生猪猪瘟病感染情况。因此要严格控制外省县调入本省地区的生猪,加强管理,对于生猪猪瘟病感染几率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猪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种疫苗不同组合同时分点免疫副反应情况,对贵州省凯里、天柱、镇远、榕江、黄平5个县(市),10个规模养猪场的2 116头首次免疫的猪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种疫苗组合同时分点免疫注射并不增加生猪的免疫副反应率和死亡率,且省时省力,是值得推广的安全接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2015年随机从安徽省全椒、望江、霍邱3个国家级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县及金安区、临泉县2个省级动物疫病固定监测点采集猪血清578份、猪组织样品780份,采用抗体阻断ELISA检测猪瘟免疫抗体,采用猪瘟病毒荧光RT PCR检测猪瘟病原。结果表明,全年猪瘟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799%,其中上半年为803%,下半年为796%;全年猪瘟病原学阳性率为106%,其中上半年为197%,下半年为13%。虽然猪瘟免疫效果较好,但猪只带毒率较高,存在猪瘟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业》2023,(3):51-52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生猪接触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死率高达100%,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清除已存在的非洲猪瘟病毒,有效阻止病毒再次进入养殖场是恢复生产成功的关键。根据农业农村部“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结合云南省生猪养殖情况,制定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供云南省生猪养殖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秀萍  何彪  黄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05-20107
[目的]探讨用于屠宰场生猪猪瘟、猪丹毒的检验方法。[方法]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宰前检疫,并观察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结论]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结合实验室快速检测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猪瘟疫苗的临床效果及猪群的抗体水平,从而更好的保障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河南省畜牧局在部分县市区做了猪瘟疫苗的临床效果调查和猪群的抗体水平监测。这次调查涉及密县、范县等16个县(市、区)的80个猪场共112,461头免疫生猪。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河南省781份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监测得知,河南省猪群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95.78%,其中母猪的阳性率最高,达99.15%,仔猪最低,为91.10%。被检测的四家疫苗生产厂家疫苗免疫使用后的抗体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南京某企业B98%,山东某企业A96.22%,成都某企业C95.26%,新疆某企业D93.48%。此调查监测结果说明,河南省猪瘟防疫工作做的比较到位,疫苗的质量也比较理想,对河南省新一轮的猪瘟防疫工作有着积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某地区口蹄疫(FMD)、猪瘟(CSF)、蓝耳病(PRRS)、伪狂犬病(PR)、圆环病毒病2型(PCV2)等5种主要影响生猪生产的疫病病原感染情况,该研究于2016年对某地区9个生猪疫病定点监测场初步进行了2个季度的采样监测和问卷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180份。通过对样品进行以上5种疫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口蹄疫(FMD)、蓝耳病(PRRS)、猪瘟(CSF)、圆环病毒病2型(PCV2)在该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场阳性率最高为11.1%、33.3%、22.2%、44.4%。  相似文献   

10.
通过陕西省和河北省部分地区屠宰场的待宰生猪、屠宰环节胴体及环境采集样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与流行分析。取样地点分别在陕西咸阳某屠宰场和河北保定某屠宰场,3次共采集样品745份。分别采用国家标准GB 4789.10—2016的分离鉴定方法及显色培养基筛选、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生猪从待宰到屠宰环节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检测,并进行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筛查。检测结果显示,从745份样品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总分离率为13.2%;其中,在屠宰场1a、屠宰场1b和屠宰场2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5.6%、10.4%和13.8%,3次检测结果无明显相关性(P0.05);从采样部位看,猪鼻腔拭子样本中金葡菌阳性率最高,平均为20.5%,明显高于体表拭子样本检出率平均5.5%(P0.01),这说明待宰生猪及宰后猪鼻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污染部位;在屠宰场地面、空气及器具样本中均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屠宰场环境中存在金葡菌污染,其中以屠宰场2较为严重。进一步筛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上述98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有12个为MRSA菌株(12.2%),且其中11株来自屠宰场2。对seb等10个特异性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携带肠毒素基因的菌株在3批(屠宰场1a、1b和2)金葡菌分离株中分别占比42.9%、29.6%和44.4%;肠毒素基因的总体检出率为10.6%,其中以sem、sei、sen、seg、sek的检出频次较高;大部分金葡菌分离株携带肠毒素基因数≤3个,但来自屠宰场2的2个MRSA菌株均携带≥5个肠毒素基因,这提示了毒力基因与MRSA菌株高致病性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源性病原菌在生猪养殖到屠宰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与传播,不同屠宰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传播存在一定差异。高度耐药的超级致病株MRSA在待宰生猪、屠宰环节甚至在屠宰场环境中的检出提示其对于肉食品安全的严重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指出,从2019年2月1日起,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的非洲猪瘟检测,旨在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降低生猪屠宰以及生猪产品流通环节的病毒扩散风险。公告指出,生猪屠宰厂(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非洲猪瘟排查、检测及疫情报告工  相似文献   

12.
韦子先 《广西农学报》2010,25(5):32-33,44
为了摸清钦州市生猪猪瘟免疫效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促进生猪的健康养殖。2007年组织90多人次,对钦州市5个县区的15个规模养猪场、116个散养户的生猪进行猪瘟免疫效果调查,共采样监测534头份。结果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84.5%,其中规模猪场90.1%、散养户78.5%。  相似文献   

13.
自2018年8月沈阳发生第1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各省陆续发生了疫情,虽然现有的研究表明非洲猪瘟不会感染人类,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防疫疫苗,已经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从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2个方面介绍了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非洲猪瘟的检疫技术,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文军 《饲料博览》2021,(2):106-106,109
非洲猪瘟对猪群的生命安全有很大侵害,需要养猪户明确非洲猪瘟的防控方向。本文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与传播扩散风险展开论述。首先对病毒来源、传播形式和易感动物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养殖环节、屠宰环节和流通环节中病毒的传播及扩散风险,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帮助。1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1.1病毒来源感染非洲猪瘟的病猪是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且此类病毒具有长期存活的特点,有时病毒还会寄宿在蚊虫体内。当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了健康的生猪后,生猪就会被感染非洲猪瘟,导致病毒在猪群内传播。病毒还可以在脾的体内存活较长的时间,当脾排卵后,卵中也会携带病毒,使病毒被一直储存下来。另外,病猪的排泄物中也会带有非洲猪瘟病毒,若养殖户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处理,那么病毒还可能对周围的空气或水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从根源上防控非洲猪瘟,规范养殖流程。  相似文献   

15.
正8月8日下午,省农业厅召开云南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精神,迅速部署全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当前正值全省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云南是国家生猪养殖大省,生猪产业是当前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对于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成都市猪瘟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采用ELISA方法对从成都市15个管辖区(市)县规模化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厂采集的91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厂受检样品的猪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71%、99.29%、89.76%,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4.07%,散养户猪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稍高于规模化猪场。  相似文献   

17.
生猪屠宰检疫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祥 《吉林农业》2011,(10):190+189-190,189
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关系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做好肉制品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做好生猪屠宰的检疫工作。生猪屠宰的检疫关键点分为屠宰检疫、宰后检疫和待宰生猪管理三部分。  相似文献   

18.
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整理在宰前检疫、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特点,用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屠宰检验过程收集到出现典型的皮肤病理变化特征及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表明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正进场查验登记、待宰静养、瘦肉精检测、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屠宰、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经常买肉的市民也许想不到,从生猪到肉品上市,至少要经过7道流程。宁波市现有生猪屠宰场6个、小型生猪屠宰点8个,生猪日均屠宰量5000头。近日,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探访了不久前投入生产、宁波市目前最大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宁波方兴食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说明了非洲猪瘟病毒及引发猪瘟的一般性认识,分析了非洲猪瘟防控中出现的几类现象,指出了非洲猪瘟病毒定植环境下恢复生产的重要性、严竣性和可能性,阐明了非洲猪瘟病毒定植环境下生物性隔离生猪养殖的必备条件,提出了恢复生猪生产相关配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