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西瓜-盘菜”新三熟模式既可充分利用山区的气候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又可为大中城市增加“无公害蔬菜”的上市量,增加农民的收入。现将该模式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盘山县太平农场开展了稻-萍-蟹无公害农业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稻-萍-蟹2、3处理水稻分别增产5.79%、1.69%,而稻-萍-蟹1处理与对照相比减产2.03%,稻-萍-蟹系统增收河蟹103.95—170.85kg·hm-2;稻-萍-蟹系统与对照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了12%—20%、全磷增加了15.7%—30.3%、全钾增加了40.9%—49.7%,有机质增加了20.4%—36.2%;稻-萍-蟹1、2、3处理杂草量比对照分别下降了25%、50%、15%;稻-萍-蟹共生模式是北方水田区无公害农业最佳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稻-蟹-泥鳅田生态系统的效益。结果表明:稻-蟹-泥鳅田饵料转化率在16.57%-18.34%之间.比稻-蟹田13,61%提高2.96%-4.73%。1hm^2稻-蟹-泥鳅田产出无公害水稻9111kg、无公害河蟹474kg,分别与稻-蟹田水稻9200kg和河蟹489.6kg相近。增收无公害泥鳅145,8kg,经济效益比稻-蟹田14458元增加1015.6元。其中养泥鳅利润为1191.11元。  相似文献   

4.
稻-鸭-萍共作对水稻田病虫草的控制效果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稻-鸭-萍共作生态系统生物间互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稻-萍共作处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田草害的发生,稻-鸭、稻-鸭-萍处理模式对褐飞虱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且稻-鸭-萍共作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杂交籼稻增产近20%,粳稻增产也达8.8%,并可生产无公害稻米和有机稻米。  相似文献   

5.
根据如皋市搬经镇的气候特点,重点研究了甜豌豆/鲜食糯玉米-紫薯/青花菜无公害栽培模式,该模式每667m~2产量达3365kg,比传统栽培模式每667m~2纯收入高4132.58元,增收4倍。现将该模式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盘锦市农林牧技术服务中心、盘锦市土肥工作站和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将稻田养河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成“稻-蟹-鳅生态农业”。在不增加稻田养蟹投喂饵料的情况下增收一部分泥鳅.提高了生态系统饵料转化率和生态效益。亩产无公害水稻609公斤.无公害河蟹31.6公斤.无公害泥鳅9.7公斤.实现了稻,蟹.鳅“三丰收”。比单作稻田增加利润464元.比稻-蟹田亩增.加利润68元。  相似文献   

7.
2001~2003年期间,我们在晋中市东赵乡东赵村赵维新果园进行了三年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的试验,证明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模式,是现阶段农村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最佳选择,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我区建成牧业强区,实现牧业发展新跨越,2004年区委、区府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化经营,农业和畜牧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我区的种养优势,积极引导发展畜牧业,并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有效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夯实一二三产业互动基础,实现富民强区的战略来抓.在四川农大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下,我区积极探索果一草一畜模式,认真建设生态果园,实施生物工程技术措施,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种植优质牧草,发展无公害畜禽,建立标准化沼气池,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果-草-畜模式的推广示范,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东海县在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合作社社员们脱贫致富中,先后从美国密斯李、凯特杏;日本甜柿、早凤王水蜜桃、韩国黄金梨等国家引进30多个名特优新无公害果品良种.采取猪-沼-果无公害模式种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方位阐述了充分利用沼气副产品,培育无公害蔬菜、以延伸产业链、扩大生态效应的猪一沼一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冷棚甜瓜无公害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公害甜瓜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推广过程中。按无公害食品标准执行产地环境检测、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探索了甜瓜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建立甜瓜无公害栽培模式,严格控制甜瓜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使甜瓜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水稻-茄子-梅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茄子-梅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是惠州梅菜主产区之一的惠城区横沥镇周公村经过近20年的生产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其特点是:茬口安排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技术操作简便;水旱轮作,粮菜兼顾,病虫害少,土壤地力得到合理保护;经济效益高。该栽培模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郊区农村以及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长期种植蔬菜而引起土壤地力下降、土传病害肆虐的地方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棚早毛豆-露地黄豆-秋莴笋是一种高产高效无公害连作栽培模式。早毛豆栽培的关键是适时播种,选好良种,保温保湿,肥水促控等;露地黄豆主要选好良种,适期播种,做好虫害的防治;秋莴笋的关键措施是选好良种,培育壮苗,肥水促控,保温防冻。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科技》2007,(3):35-35
近年来,龙岩市把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当作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全市制定了龙岩特早熟蜜柑、龙岩瑭溪蜜柚、上杭杭梅、永定红柿等4个标准综合体,每年实施标准化栽培面积2万多hm^2,重点推广果-牧-沼生态模式、水果无公害栽培技术、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高效营养叶面肥等技术,使果品优质率和商品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杨武杰 《油气储运》2009,(11):31-32
花生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完成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第一完成人:王才斌内容摘要:针对黄淮海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以及农药残留等影响花生质量和安全性的主要问题,2004-2008年通过系统优化集成和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花生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规程。通过采取“一突、二推、三结合”技术推广模式和“政、研、产、企”四位一体花生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介绍了大棚马铃薯-大棚丝瓜-大白菜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威宁高海拔地区白菜-马铃薯(大蒜)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贵州省威宁县海拔1800-2200m的地区,利用夏秋冷凉的“天然空调”优势.大力发展以白菜、甘蓝、莴笋、萝卜等为主的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品于7月初至10月上旬供应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搞好全年复种和高效栽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在海拔2200m的草海镇进行了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试验及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霸州市推广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甜瓜无公害栽培模式.该模式日光温室草莓9月上中旬定植,12月下旬到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上市,4月上旬结束.在草莓拉秧前30-40天,于2月中下旬在草莓垄上两行草莓之间定植一行甜瓜,甜瓜4月下旬开始上市.此栽培模式效益显著,平均两茬亩收入4.1万元.深受菜农的欢迎,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龙里高海拔地区白菜-番茄(辣椒)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龙里县哪嗙乡是一高寒山区,海拔1350~1500m,为贵州二类贫困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50元。农业生产传统种植模式多为玉米与小麦分带轮作和水稻一熟制。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广大农民脱贫增收,近年来该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秋延晚无公害番茄、辣椒和反季节大白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几年的研究示范,总结出反季节大白菜一秋延晚番茄(辣椒)全年无公害高效种植模式,辐射推广面积约23.33hm^2,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总产值,使大批农民脱贫增收,也在番茄、辣椒、大白菜的淡季向市场提供了大量商品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丰县采用黄皮洋葱-冬瓜-番茄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