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菏泽是山东小麦重要生产基地,小麦种植是许多农民主要经济来源。在种植小麦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的关键保护措施。为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运而生。基于此,以菏泽地区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为例,探讨小麦的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亳州市谯城区小麦生产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小麦高产的原因,以促进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麦冠温的多态性及其与品质变异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对小麦冠层温度长期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小麦冠温多态性研究,以揭示其和小麦籽粒品质变化的关联。【方法】将具有不同冠温状态的小麦材料置于不同环境条件尤其气象条件的影响之下,以引起小麦籽粒品质的变异。【结果】小麦按其冠温状态可分为3种类型:冷型小麦,其冠温年年表现为冷型态;暖型小麦,其冠温年年表现为暖型态;中间型小麦,其冠温主要表现为包括冷型态,暖型态在内的6种状态。在不同环境影响下,冷型小麦的品质变异最小,最为稳定;暖型小麦次之;中间型小麦变异最大,最不稳定。其实质在于小麦植株体内所进行的有关生理生化过程的稳定性因小麦温度型而异。【结论】鉴于冷型小麦具有品质变异小的特性,因而,降低小麦株温、培育出冷型小麦可能是解决小麦品质广幅生态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08)与原小麦国家标准(GB1351—1999)的主要改变是以硬度指数取代了原标准以角质率、粉质率作为小麦硬、软质的表征指标。新标准规定小麦硬度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百分数。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小麦硬度指数采用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测定,相对避免了原标准和人们经常使用角质率、粉质率判定小麦软硬质的误差,是我国小麦软硬质判定方法的一次改进。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年来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经验,以提高小麦单产为目的,通过对长安区小麦全生育期各个关键环节,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长安区小麦高产的一套集成技术,为小麦增产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增产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浓度沼液在小麦上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以60%液喷施小麦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50%沼液,喷施沼液能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提高小麦的光合利用率。增强小麦各个产量因素间协调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晋中地区小麦黑穗病近年有流行趋势,个别地块发病率达37.6%,严重威胁小麦生产。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和带菌种子;复播麦田增加,小麦播期不断推后。主要防治对策是培育多抗品种,留种田和大田都要进行种子处理,以减少发病,对复播小麦的前茬作物采取措施,提早成熟,以保证小麦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8.
粉锈宁叶面喷施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山区连续大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针对生产上小麦品种抗性差,无适宜接班品种的实际,我们开展粉锈宁叶面喷施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以寻找减轻发病程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小麦折对面粉销。辽宁省辽中县茨榆陀农民老吴2002年共收了4200千克小麦,当时小麦市场价每千克只有1.02元,而市场上面粉每千克能卖到两元多,对此,老吴想出一个小麦增值的好主意。他到面粉厂以每50千克小麦折换成35千克面粉,这样,每千克小麦从1.02元变成1.4元,每千克小麦就增收0.38元,老吴换了1900千克小麦共增收722元。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为应对极端气候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确保小麦及时收割,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采取必要措施,以小麦农机化建设为中心及时抢收小麦,做到了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小麦农机化建设的相关经验研究了农机化建设的意义,我国农机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农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希望为各地小麦农机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生长后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以豫麦52为材料,在小麦抽穗期追施不同质量的氮肥,结果表明,生长后期每公顷追施尿素15-75kg可以改善小麦生理指标,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对小麦-玉米、小麦-大豆两种轮作制下钾的分配及其施用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施钾肥年产量、年净收益高于小麦-大豆轮作;小麦-玉米轮作,以两季均衡分配施用钾肥,年产量高,经济效益优;小麦-大豆轮作则以钾肥全部施于小麦上产量高,效益佳;轮作制下的年收益很大程度依赖于两季作物的价格比。  相似文献   

13.
饼干专用小麦"宁麦9号"品质栽培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安县吉庆镇是小麦生产大镇,常年种植小麦2万多亩,年产小麦6000t以上。由于本地城乡居民以食大米为主,所以小麦商品率较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小麦高产作为生产追求的目标,忽视了品种品质和调优技术的应用,所生产的小麦都是普遍型、馒头型小麦,不适应专用化的要求,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小麦价格低而不稳,影响了农民种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富顺县是川南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县为典型丘陵地貌,小麦以“麦/玉/豆”或“麦/玉/苕”套作模式为主。因此,在我县探讨该套作模式下的小麦高产创建是十分必要的。2011年我县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关于《2011年小春粮油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小麦生产实际,以“抓好示范,提高产量,做出特色”为指导思想,在小麦生产重点镇乡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5.
气候条件对小麦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源市光、热、水等气象因素与小麦各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济源市小麦的各生育阶段。通过分析济源市小麦各生育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条件和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以指导农民朋友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气象灾害,有针对性地加强麦田管理,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成都市近30年小麦播种面积、产量、生产模式、生长气候条件等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小麦生产中的问题,探究全市小麦生产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成都市小麦面积和总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单产呈徘徊趋势。全市小麦主要分布于平坝区域,规模化生产面积占比超过67%。小麦产量逐年增加,原因主要在于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增加。客观气候条件不利于小麦播种和出苗,后期雨水容易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种粮效益低下,导致小麦生产管理粗放。保护耕地资源,加强田地质量改进,以政策引导稳定种粮面积,保障小麦种植效益。转变生产管理模式适配规模化生产模式,提高小麦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玉田县位于冀东平原西部,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素有“冀东粮仓”之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22000hm^2以上。近年来,由于小麦红吸浆虫传入,并迅速蔓延到全县20个乡镇,给小麦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麦积极性。为此,笔者从2002年开始研究小麦红吸浆虫在本县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相关配套的防治技术,以确保小麦稳产、提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是世界小麦生产大国之一,生产的小麦以优质闻名于世。生产的小麦约80%用于出口。加拿大主要生产春小麦,占小麦总生产量的80%,主要分布在平原三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而以萨省的小麦生产规模最大,占全国的2/3。小麦育种工作主要由加拿大农业部下属的政府实验室完成,各大学则侧重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河南小麦问题,不仅反映出小麦自身质量和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小麦生产成本高,也反映出河南农业结构存在的现实矛盾,反映出河南农业与国民经济相关部门协调发展不够。因此,解决小麦问题,必须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背景去考虑,放到国家农业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中去考虑,放到WTO对河南的粮食的影响中去考虑,放到河南农业发展的总体结构中去考虑,放到相关产业发展中去考虑。从这些方面出发,今后小麦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以市场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为重点,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科技为动力,继续发挥河南资源优势、培育科技优势,全面提高河南小麦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小麦在国家农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西吉县主栽作物之一,扩大小麦尤其是冬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冬小麦总产,对于确保粮食稳产保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适合西吉县冬小麦生产的高质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