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和鲜薯加工基地,在该地区的7个主要产区采集了167份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和疑似样品,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DAS-ELISA)法进行检测,筛查6种常见病毒,即PVX、PVY、PLRV、PVA、PVS和PVM。结果表明:有42份样品检测到病毒,PVY的检出率最高,PVX次之,11份样品检测出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的,大田种薯的复合侵染率高于脱毒种薯苗和原原种。试管苗PVS发生较多,原原种和大田种薯PVY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解中国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包括试管苗样品248个,原原种样品93个,大田种薯样品621个,共计962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219份样品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PVS检出率最高,PVY次之。有10个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不同级别种薯质量情况为试管苗PVS病毒发生较多,原原种质量较好,大田种薯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我国马铃薯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黑龙江、内蒙古、甘肃、云南等马铃薯田采集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样品和随机无症样品,试管苗和原原种为随机样品,共649份。应用DASELISA方法筛查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129份样品为阳性,PVY的检出率最高,为9.86%,PVS次之,为6.47%;试管苗PVS检出最多,为32份,原原种PVX检出最多,为10份,大田样品PVY病毒发生比例最高,为54份;有38份样品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造成的,大田PVY+PVS复合侵染率最高,为2.93%,PVS+PVY+PLRV次之,为0.98%,试管苗PVS+PVM复合侵染率最高,为4.85%。通过历年的检测结果比较,试管苗中PVS病毒检出率最高,原原种中PVX和PLRV病毒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大田样品中PVY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昭通市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昭阳区、大关县、鲁甸县、镇雄县、彝良县、巧家县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状样品共计90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各县区样品普遍有病毒感染,其中PVA检出率最高,PVS最低。不同级别种薯病毒发病率最高的为PVA,最低的为PVS。其中感染率表现为原原种<原种<商品薯。因此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是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重要方法,同时在生产中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减少蚜虫等传毒媒介对病毒的传播来减少病毒对马铃薯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明确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对中国10个马铃薯主产区进行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随机抽取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大田种薯样品共1 330个,应用血清学DAS-ELISA方法对PVX、PVY、PVS、PLRV、PVM和PVA 6种病毒进行实验室检测。初步分析了马铃薯各级种薯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并与2004~2006年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马铃薯生产田中主要病毒为PVX、PVY、PVS、PLRV、PVA和PVM。本试验选取乌鲁木齐地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原原种、各级良种共86个样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方法对6种病毒进行检测,分析乌鲁木齐地区脱毒马铃薯各级种薯病毒携带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本地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为有针对性地防治马铃薯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动宁夏马铃薯种薯产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宁夏地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带有病毒残留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宁夏银北和银南地区11个主要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品种利用RT-PCR技术分别了检测PVX、PVY、PVS和PLRV4种常见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宁夏银北和银南地区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主要品种均不带有PVX、PVY、PLRV病毒,但是银北和银南地区的庄薯3号均带有带有PVS病毒。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最新病毒病普查及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血清学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对采自四川省21个马铃薯主产区的981份田间病株、试管苗及薯块进行了马铃薯病毒检测鉴定。检出的病毒种类有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M病毒(PVM)以及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等6种病毒,其中PVS的检出率最高。同时对在安第斯山地区新发现的安斯山马铃薯潜隐病毒(APLV)、安第斯山马铃薯斑驳病毒(APMoV)2种病毒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四川还未发现这2种病毒。  相似文献   

9.
不同脱毒马铃薯品种的田间抗病毒病表现与产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7个脱毒马铃薯脱毒品种和当地生产品种(CK)进行田间病毒病抗性鉴定和产量测定发现:脱毒马铃薯间对不同病毒种类的抗病性能差异显著,大西洋、坝薯9号、坝薯10号和HP4对皱缩型和卷叶型病毒病具有较高抗性,中薯3号较易感染皱缩型病毒病,中薯2号和favorita易感卷叶型病毒病;采用DAS-ELISA(美国adgia公司生产)试剂盒对彭州市的PVX、PVY、PVM、PVS、PVA和PLRV6种病毒病种类进行测定:彭州市主要病毒种类是PVS、PVM和PLRV,分别占47.62%、23.81%和11.90%;马铃薯品种在生长早期受皱缩型和卷叶型病毒病侵染,其产量和大薯率有明显降低,大西洋、坝薯9号、坝薯10号和HP4产量均极显著地高于中薯3号、中薯2号和favorita的产量,参试7个品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地方品种当地生产品种(CK)的产量;大西洋、坝薯9号、坝薯10号和HP4适宜用作脱毒种薯的薯源。  相似文献   

10.
11.
马铃薯单倍体诱导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单倍体诱导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孤雌生殖和花药培养等方法。简述了马铃薯单倍体诱导在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马铃薯Y病毒(PVY)株系对马铃薯的影响及危害,采用PVYN:O、PVYN-Wi、PVYNTN-NW(SYRⅠ)和PVYNTN-NW(SYRⅡ)株系分离物人工侵染马铃薯,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PVY侵染后马铃薯植株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敏感品种更适用于PVY病毒致病力鉴定,敏感品种‘克新13’和‘克新18’对PVY不同分离物的反应强烈,差异显著,而‘兴加2号’对4个PVY分离株均表现耐病,虽然细胞内均出现叶绿体变形、单层膜小囊泡和典型的风轮状内含体,但症状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花叶。同时,发现PVYN-Wi致病力较弱,侵染后,4个马铃薯品种均出现花叶症状,细胞内部产生多膜结构、风轮状内含体,引起敏感品种‘克新13’和‘克新18’细胞变形、叶绿体变形和髓鞘样结构;PVYNTN-NW致病力最强,感病的‘克新13’和‘克新18’植株受害症状明显加重,且植株早衰、细胞破坏严重,有些死亡较快的植株甚至未产生特征性内含体结构;PVYN:O致病力中等,植株受害症状和超微结构变化也介于PVYN-Wi和PVYNTN-NW之间。不同马铃薯品种对PVY病毒的感病程度有较大差异,‘兴加2号’为耐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生产概况及贵州脱毒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茄科(Solanaceac)茄属(Solanum)植物,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波列维亚的安弟斯山脉,是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16世纪西班牙征服美洲后,于1570年引入欧洲[1]。经历百余年才开始实现安第斯亚种向普通栽培种的进化[2],随后逐步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及世界各地。   马铃薯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又是高寒冷凉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由于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食用价值高,既是世界10大营养保健食品之一,同时还是农产品深加工的原料和发展畜牧业的饲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造纸、纺织、铸造、橡胶、石油、建材等行业,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病毒引起的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质量,世界各国利用脱毒种薯生产马铃薯,大大提高了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了对这一作物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有必要对它的生产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尤其在马铃薯淀粉加工业中,马铃薯蛋白经常作为废弃物流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质资源已成为研究热点.从马铃薯蛋白的组成、分离提取、酶解产物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对马铃薯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钾肥施用量对山旱地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均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K2O用量达240 kg/hm~2时,商品薯率、产量、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最高,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有下降趋势。该水平下马铃薯商品薯率为80.56%,产量24 910.7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分别提高49.07%、25.87%,较施氮磷肥处理分别提高28.61%、17.67%;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18.34%、18.18%、16.13%、11.58%、16.40%,分别较施氮磷肥处理提高9.75%、14.14%、9.09%、8.09%、11.68%。综合产量和品质表明,试验区马铃薯栽培钾肥适宜用量为K2O 240 kg/hm~2。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微型薯在块茎生理及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马铃薯微型薯作为一个研究体系在块茎休眠机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转基因和体细胞育种等多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指出了微型薯作为研究材料具有背景清楚、操作条件易于人为控制、繁殖诱导快速、结果观察检测简单明了等优点,并论述了微型薯与田间薯块在淀粉粒大小、内源ABA水平变化与薯块萌发的相关性等生理上的差异。同时对该系统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作了展望,认为微型薯必将成为与块茎相关研究的有用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7.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抗病育种由于缺乏抗源材料和育种周期长等原因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抗病毒甘薯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鉴此,综述了近年来甘薯遗传转化及其抗病毒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选择高产、优质、抗马铃薯晚疫病良种,昭阳区松杉村开展了3年6个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新品种PB06,值得大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粮菜兼用经济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丰富菜篮子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自然界中马铃薯的薯肉颜色呈现出从白色到奶油色、黄色到橙色以及红色到紫色等颜色的变化,而类胡萝卜素物质作为天然着色剂,是形成黄色、橙色、红色的主要色素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不仅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块茎的颜色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其营养品质及商品价值.近几年,马铃薯遗传育种的目标正向着改善块茎的营养品质方向发展,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马铃薯品种的培育逐渐成为育种的重要方向.概述了马铃薯种质(包括栽培种四倍体和野生种二倍体)中所含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包括β-羟化酶(Chy)、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番茄红素ε-环化酶基因(LCYe)〕的克隆及其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的功能分析、利用常规育种和基因强化等手段提高马铃薯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马铃薯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调控基因的鉴定和富含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野生型二倍体资源的利用方面展望马铃薯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方向,对今后马铃薯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调控表达调控、马铃薯高类胡萝卜素品种选育以及马铃薯营养品质改良改善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报道了近年来在马铃薯生物工程方面研究的结果。在染色体工程方面,深入研究了花药培养诱导双单倍体及一倍体的方法,扩大了诱导范围,提高了诱导频率,获得了大量双单倍体品系,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材料,有些材料正在育种方案中应用。用花药培养法从双单倍体诱导出了一批一倍体植株,并且首次发现从雄性不育双单倍体能诱导出一倍体植株。这些植株表现型分离广泛,无一相同的植株,说明均来自减数分裂后的细胞而不是来自花药壁的体细胞。一倍体植株均具有2n=X=12的染色体数,减数分裂不正常,无有效花粉形成,有些植株虽可产生浆果,但无种子。对染色体加倍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用双单倍体或一倍体试管苗的茎段或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植株的方法加倍的效果最好。在细胞工程方面,对马铃薯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建立了一套简便易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从一些品种(品系)中诱导出了原生质体植株。在基因工程方面,研究了用土壤农杆菌对马铃薯进行单转化和复合转化的方法,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转化系统。用致癌和致根农杆菌进行复合转化得到了复合转化植株。这些植株具有茎粗壮、叶片皱缩等特性,其根的生长仍保持致根农杆菌转化毛根向上或平行生长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