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肉可入药,名枣皮、萸肉,为贵重常用药及多种成药原料。由于山茱萸出苗晚、投产迟、发展慢、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供应,中国药材公司已将其列为紧缺品种,故开发前景广阔。针对生产上这一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先进的园艺技术,借鉴柑桔育苗嫁接、密植早产成功经验,在四川产区安县沸水乡两河村开展了“山茱萸早产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经济、简便、高效和实用的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分为快速育苗及嫁接定植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实生苗造林要10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采用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达到推广优良单株和提早开花结果的目的.但是,山茱萸种子有长达1年以上的休眠期,且嫁接技术历来是个难题,所以培育山茱萸嫁接苗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为了能在短期内快速培育优质的嫁接苗,我们从1984年开始这项技术的调查研究。现已掌握了当年播种出苗,当年嫁接,当年出圃造林的快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嫁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嫁接育苗不仅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经济性状,而且结果比实生苗早,且可利用砧木的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扩大栽培范围,提高产量和质量.现将嫁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改进嵌芽接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茱萸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采用改进嵌芽接(所削芽片宽0.5 cm,长2.5~3.0 cm)成活率最高,可达80.7%;全芽绑扎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是重要的经济树种 ,也是常用的特产药用树。以果肉供药用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新功能 ,市场供不应求 ,前景广阔。但因栽培技术落后 ,加之管理粗放 ,致使山茱萸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质量差 ,远不能满足中药现代化的要求。经我们近几年的试验研究与实践 ,将山茱萸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1 科学栽种1.1 选用良种壮苗山茱萸高产的基础首先是选育优良的品种 ,要按照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标准 ,选出优良单株 ,采用嫁接、扦插、压条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殖并进行区…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的切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茱萸为珍贵的木本中药材,是嫁接难度较大的树种之一.本文研究指出:山茱萸室内小苗切接技术,可以人为地控制愈伤组织生长所需温度、温度和通气条件,嫁接成活率可达到87%.同时定植后达到3年开花结果,始果期比实生苗提早5~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萸肉、药枣、枣皮等,系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珍贵药用经济树种。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山茱萸的适生区,本地土生的山茱萸因其果实较大、果肉较厚、色泽鲜艳,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因而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的种子要进行不同的技术处理,当年才能出苗;无性繁殖有压条、扦插、嫁接等几种繁殖方法。栽培的关键因子是掌握好适宜的密度、方法、时间,并加强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铁核桃改造是指采用嫁接方法把野生铁核桃改变为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都比较高的泡核桃。核桃嫁接方法中芽接类有方块芽接、稍带木质片芽接、舌状芽接等 ;枝接类有劈接、切接、插皮接等。笔者经过多年嫁接实践 ,总结出铁核桃改造嫁接新插皮接技术。这一技术在铁核桃幼树嫁接、小树嫁接、大树高枝多头嫁接、矮桩多头嫁接等实际应用中 ,嫁接成活率高。该技术操作简便 ,也适宜于板栗、梨等果树改造嫁接。现介绍如下 :1 清理林地铁核桃改造清理林地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便于嫁接操作 ;二是利于嫁接在活的植株生长发育。清理方式有全面清理和…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苗木繁殖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的种子要进行不同的技术处理,当年才能出苗;无性繁殖有压条、扦插、嫁接等几种繁殖方法。栽培的关键因子是掌握好适宜的密度、方法、时间,并加强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1.
核桃嫁接成活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是巴东县二高山以上地区发展最好的经济树种之一,而因本地区核桃品种混杂、嫁接成活率不高,投入成本高,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嫁接成活率,培育出农民满意的优质嫁接苗。从砧木选择、穗条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式、苗圃管理等方面设样进行对比试验和观察。试验表明:①1a生砧木比当年生苗木成活率高;②1a生砧木先排栽好后嫁接比先嫁后栽成活率要高;③选择5a生左右的无病虫害接穗比10年以上大树枝条嫁接更易成活,采穗以2月底~3月初(即核桃萌动前10d左右)为最佳时间;④嫁接最适宜时间应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⑤苗圃地海拔适宜范围500~800m;⑥夏季高温撤除黑膜覆盖。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是浙江省的名贵中药材,近几年萸肉开始畅销,造成苗木供不应求。但山茱萸实生苗造林10多年才结果,为此现介绍山茱萸当年育苗、当年出土、当年嫁接、3年挂果的栽培新技术供参考。 (1)选阳光充足、生长快、成熟早、产量高、抗病虫害的壮年林作为母树。一般在9~10月种子充分成熟时采种。 (2)采用加温层积催芽,发芽率可达70%以上。具体方法为:先将采集的种子(去皮)用温水浸种2~3天,选择排水好、光照足的坡地、莱园地,按种子数量挖深50 cm、长宽不定的坑,在坑底放30~40 cm厚的栏肥踏实,上覆麻袋,一层湿沙(或湿…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茱萸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嵌芽接(所削芽片宽0.5cm,长2.5~3.0cm)成活率最高,可达80.7%,全芽绑扎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粗度最佳范围0.4~0.6cm,最佳的解绑时间是30d。  相似文献   

14.
《湖北林业科技》2017,(3):15-17
试验选用两种化感物质—阿魏酸和茶碱对山茱萸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茶碱处理下山茱萸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山茱萸种子在阿魏酸0.05 mmol/L萌发率为62.22%,比CK的种子萌发率高17.00%;阿魏酸0.5 mmol/L时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发芽势为42.22%比对照高27.00%,发芽指数为CK1.2倍。  相似文献   

15.
以樟树1a生枝条为接穗,采用不同树龄的母树、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的母树、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龄低的母树枝条比树龄高的母树枝条嫁接成活率高;春季嫁接成活率最高;切接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6.
几种影响水曲柳嫁接成活与生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的最佳嫁接方法为舌接法,其次为劈接和贴接;在本试验地5月均适于嫁接,最佳嫁接时间为中、下旬(2005年结果),高生长也达到最大;舌接带顶芽接穗嫁接成活率(97.2%)显著高于无顶芽接穗(43.1%),当年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水曲柳接穗嫁接成活率雌株(87.2%)高于雄株(79.2%),但生长量相反;不同无性系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及当年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高砧嫁接成活率与低砧嫁接差异不显著,但接穗当年平均高生长低于低砧嫁接。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茱萸既可播种育苗,也可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山茱萸种子深度休眠,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嫩枝扦插成活的关键是做好遮荫、保湿和透光。在晚春和初夏采用贴枝接、劈接和长块削芽接成活率较高。成片造林密度以825株/hm^2左右为宜,造林后适当的树型修煎和水肥管理可明显提高结实率。其果皮不仅可以入药,还具保健、滋补功能。同时,山茱萸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树种,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在河北省生长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茱萸〔Macrocarpiam officinale〕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不仅是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还因其早春开花金黄一片,秋天果实红满枝头,适应性强,又是一种观尝价值极佳的绿化树种。 山茱萸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南、陕西等省,集中分布于天目山区、伏牛山区和秦岭一带,此外,安徽、山东和山西南部也有分布,并流传到日本,朝鲜等东亚  相似文献   

19.
<正>山茱萸Cornus of ficinalis Sieb.原产于我国,是1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在世界上分布比较稀少。果肉入药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治神经和心脏衰弱症,誉为"红衣仙子"的美称。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直接影响山茱萸的生长发育。受害植株,枝条枯、叶片焦、果实脱落、使其产量低、质量差,因此加强山茱萸病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由于一些地区的山茱萸多为习惯性放任生长的野生状态,缺乏科学管理,以致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根据山茱萸的生物学特性,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