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月份最低温度条件下(-14.5℃)测定了8398、8132、京丰1号和冬冠1号4个抗冻性不同的甘蓝品种的外叶、球叶和心叶的有关生理生化指标,以评价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抗冻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冻害严重伤害了甘蓝叶片的膜系统.膜系统的伤害与膜脂过氧化有一定关系。不同品种的伤害程度以冬冠1号最小,京丰1号次之,8398和8132最严重。不同叶位比较以外叶伤害最严重,其次是心叶,球叶伤害最轻,说明冬冠1号的抗冻性较强。测定了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SOD和POD两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不同品种之间SOD活性以冬冠1号较高。POD活性不同叶位之间规律较明显,外叶最低,心叶最高。品种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以冬冠1号最高,不同叶位之间比较以心叶和外叶较高.球叶较低。分析认为,低温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高可能是冬冠1号抗冻性的原因之一;品种之间SOD和POD含量与抗冻性之间有一定关系。不同叶位叶片由于年龄和生理状况不同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抗冻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冬麦品种植株低温胁迫恢复生长后细胞膜受伤害程度的差异,以4个抗寒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设置封冻期3个温度(负积温分别为120、240和480℃)和恢复生长后4个温度(未经低温胁迫、-3、-6和-9℃)处理,比较低温胁迫恢复生长后品种间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不同品种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抗寒性强的冬麦品种恢复生长后的植株质膜稳定性大于抗寒性弱的品种。恢复生长的冬小麦对低温有一个适应过程,-3℃低温胁迫下,抗寒性有所增强;在-6℃低温胁迫下,细胞膜也有所恢复;进一步的低温,则导致膜脂过氧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钙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叶片Ca2+-ATPase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调节机制,为枇杷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外源钙(5 mmol/L CaCl2)和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100mmol/L)处理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培养的2年生"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japonica Lindl.cv.Zaozhong No.6)容器幼苗,设钙预处理、TFP预处理和先TFP后钙处理,以未做预处理为对照,于-6℃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钙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枇杷成活率、CaM含量以及Ca2+-ATPase、CAT、SOD活性和H2O2、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钙处理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后枇杷幼苗的成活率、叶片细胞CaM含量以及质膜、内质网膜、液泡膜和线粒体膜Ca2+-ATPase活性,并激活了CAT和SOD活性,降低了细胞H2O2和MDA含量;而钙调素拮抗剂TFP对钙处理所诱导的上述生理效应均有抑制作用,削弱了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抗氧化能力,加剧了低温对幼苗的伤害。【结论】钙处理提高了枇杷幼苗的抗冻能力,Ca2+-CaM信使系统可能参与了低温胁迫下枇杷抗冻性的诱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大麦苗体内的Na^+K^+分配与叶片耐盐量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以耐盐性强的大麦品种鉴4和耐盐性弱的科品7号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幼苗干物质积累,Na~+、K~+分配和叶片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盐胁迫下鉴4根系的 Na~+/K~+比明显高于科品,叶片的 Na~+/K~+比却明显低于科品。鉴4根中的 Na~+向地上部分运输较少,而对 K~+的运输选择性较高,与植株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基本一致。叶片 Na~+含量达到1.1m mol·g~(-1)DW后,叶片电解质渗出率随 Na~+含量升高而直线增大,两者呈极显著相关。叶片致死含 Na~+量约为2.1~2.5m mol·g~(-1)DW,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膜伤害主要是 Na~+胁迫所致。  相似文献   

5.
8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8个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个桃品种一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7.76~-20.92℃,其中陇蜜9号和陇蜜12号的抗寒性极强,低温半致死温度-27℃;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抗寒性强,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4.5℃;陇蜜15号和陇油桃1号抗寒性中等,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3℃;孙玉1号和农神蟠桃抗寒性最弱,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1℃。供试桃品种抗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陇蜜9号、陇蜜12号、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陇蜜15号、陇油桃1号、孙玉1号、农神蟠桃,相对电导率与枝条恢复生长验证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的低温(2℃、6℃、10℃)处理水稻幼苗后,又于25℃,4000lx 光照下培养3天,分别研究低温期间的“冷效应”和低温后常温期间的“冷后效应”中,起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细胞膜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期间 SOD 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是细胞膜损伤的主要原因。但在冷后效应中,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和 SOD 活性下降与细胞膜损伤有密切关系。同位素示踪表明,SOD 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生物合成受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平欧杂交榛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杂交榛抗寒性与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脂过氧化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萌芽率的关系,为杂交榛的高抗寒性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平欧杂交榛品种新榛1号(84-254)、新榛2号(82-11)、新榛3号(84-310)和平顶黄(80-43)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于-15,-20,-25,-30,-35和-40℃的低温下处理24h,以-15℃处理的枝条为对照,研究在低温条件下杂交榛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游离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萌芽率的变化。【结果】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各榛子品种的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其中新榛2号、平顶黄的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均高于新榛1号和新榛3号,2个指标以新榛1号最小;4个品种的游离Pro含量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高,以新榛1号最大,新榛3号次之,新榛2号和平顶黄较接近;POD活性和萌芽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其中新榛1号始终保持最大。4个品种的上述生理指标、萌芽率与处理温度呈显著相关性;电解质渗出率与MDA含量、游离Pro含量、POD活性、萌芽率呈极显著相关性。同一品种的MDA含量在不同处理温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其他生理指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综合分析各品种抗寒性生理指标,推测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新榛1号最强,新榛3号次之,新榛2号较弱,平顶黄最弱;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游离Pro含量、POD活性和萌芽率可以作为评价杂交榛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20多年实生选育的系列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广核桃的种植区域,加快核桃抗寒品种选育进程,以金薄香1~8号、金薄丰1号、优株181为试材,在常温、-15℃和-25℃条件下,分别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和膜脂相变、膜脂过氧化、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枝条的组织结构与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木质部所占比例越大,品种的抗寒性越强,不同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有较大差异;低温胁迫处理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SOD,POD活性表现出"低—高"的趋势,与相对电导率变化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但不同品种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运用SA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初步得出10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金薄香4号、金薄香6号、优株181、金薄丰1号、金薄香2号、金薄香7号、金薄香3号、金薄香1号、金薄香5号、金薄香8号。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毛白杨幼苗在低温锻炼中钙调蛋白 (CaM)、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6PDHase)、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幼苗存活率及抗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较高的抗冻性 ,生长期毛白杨幼苗的低温锻炼可分 3阶段进行 ,其中第 3阶段的 - 3℃锻炼对毛白杨幼苗抗冻性发育最有效 ;低温锻炼提高了幼苗叶片和枝条中CaM含量和G6PDHase及ATPase活性 ,同时也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和抗冻性 ,但毛白杨幼苗叶片的CaM含量和G6PDHase及ATPase活性提高程度较枝条明显 .进一步分析发现 ,在 - 3℃低温锻炼期间 ,上述各项指标变化与幼苗抗冻性的提高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CaM可能参与G6PDHase和ATPase活性的调节 .  相似文献   

10.
用氧电极法测定了两个品种小麦线粒体有关呼吸功能的3项指标,研究其冻害问题。结果表明,-15℃低温促进了线粒体呼吸状态4耗氧量的增大,对呼吸控制率(呼吸状态3与呼吸状态4的比值)和磷氧比却有降低作用,NaCl更加剧了零下低温(-15℃)对线粒体的伤害。零上低温(2℃)锻炼有削弱或减缓线粒体冻害的作用。小麦品种之间对-15℃低温或NaCl的反应有差异。说明线粒体膜是冻害的位点之一,膜结构和功能是一致的,线粒体能量代谢失调可能是冻害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零上低温冷诱导和自然低温胁迫对结球白菜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本试验以黔白5号、津青50和金黔小将等3个具有不同抽薹特性的结球白菜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低温处理后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低温下耐抽薹品种黔白5号叶片抗坏血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值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最低,表明其在低温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表现出更好的低温逆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人工模拟低温胁迫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苗期抗冻性及其叶片电导率变化,为优良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苗期在春化室进行低温胁迫,设0、-3、-6、-9℃共4个低温处理,以0℃为对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叶片电导率增大,经过评价得出,濮麦087抗冻性最强,周麦18、天麦166、郑麦6694次之,龙科1601最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低温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期间抗寒性影响,试验以适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的8个玉米品种并单6号、并单16号、同玉158号、同玉162号、同单36号、长城799号、同玉229号、同单38号为材料.在8℃、10℃、15℃、20℃、25℃温度条件下对其发芽率、发芽势、苗高、苗色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25℃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8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同玉158、并单6号和同玉162这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8℃的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整齐度、抗寒性和壮苗。  相似文献   

14.
将Na~+外排和区隔化作用的Na~+/H~+逆向转运蛋白(NHX)的基因和能够为其提供跨液泡膜H~+梯度驱动力的液泡膜H~+-焦磷酸酶(VP)的基因共转化能够提高植物耐盐性。本研究从抗盐大豆品种‘冀豆7号’中克隆得到液泡膜H~+-焦磷酸酶基因GmVP1,构建了GmVP1单价以及GmVP1与GmNHX1双价转化载体,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转化体系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GmVP1在转录水平响应盐胁迫,GmVP1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转基因大豆发状根对NaCl的耐受性,GmVP1/GmNHX1双价基因过表达比GmVP1单基因过表达更能提高大豆发状根相对生长量及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对10个枣品种POD,SOD,PPO以及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枣品种4种同工酶的活性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各种同工酶的活性也不尽相同。10个枣品种中冬枣的POD、酸性磷酸酶、SOD活性最强,PPO活性最弱。其余9个品种中,大瓜枣和大自铃的4种同工酶的活性极其相似,金丝3号和金丝4号、龙须枣与其芽变单株之间,有的同工酶活性相近,有的则差异较大,这表明亲缘关系近的品种既有由相同的遗传因子所控制,又有由不同的遗传因子所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离子吸收运输的选择性与叶片耐盐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小麦品种 LD-1(耐盐)和扬麦5号(不耐盐),在盐胁迫下植株体内 K~+、Na~+积累及其吸收、运输过程中的选择性和叶片电解质渗漏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后 LD-1叶片〔Na~+〕/〔K~+〕明显低于扬麦5号,而其 S_(k,Na)(K~+,Na~+选择性比率)显著大于扬麦5号.2品种间根系〔Na~+〕/〔K~+〕及 S_k,Na均没有显著差异,根系离子吸收的选择性相似.LD-1从根系至地上部的离子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 K~+选择性,是它具有较强耐盐性的主要原因.2品种间叶片耐盐阈值及叶片致死盐量均无显著差异,叶片细胞的耐盐力相似.  相似文献   

17.
5种山杏优良无性系花器官抗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仁(16号)、自交亲和(22号)、丰产(28号)、抗冻(41号)和晚花(94号)5种山杏优良无性系花器官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胁迫处理的方法研究其抗冻性。结果表明:山杏花器官的褐变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渐增,总体上呈S形曲线,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相吻合。利用Logistic方程对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进行了拟合,求出LT50值,花瓣LT50为-3.903~-4.664℃、雄蕊为-3.166~-3.660℃、雌蕊为-2.916~-3.254℃。低温处理时间在温度接近LT50时对相对电导率有显著影响,而过高于或低于LT50时影响不明显,所以以LT50为主要指标对花器官的抗冻性进行判断,可知花瓣抗冻性>雄蕊抗冻性>雌蕊抗冻性。因为雌蕊对低温敏感脆弱且是结果实的器官,所以采用雌蕊的抗冻性评价山杏无性系花期的抗冻能力。基于相对电导率的山杏无性系花器官抗冻能力为41号>94号>28号>22号>16号,与基于花器官褐变率的各无性系花器官抗冻能力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桃花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东  唐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55-4956
[目的]为提高桃的坐果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用4、-3、-6℃的低温对5个品种的桃花花粉进行分时段处理,研究了低温对它们的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在-6、-3、4℃下,萌发率最高的是83-1,其次是武井早生,萌发率最低的是中油五号。在-6℃下处理7 h,各品种的萌发率大小依次为:双喜红〉83-1〉武井早生〉中油五号〉中油七号。双喜红、武井早生在观察的2 h中花粉管生长缓慢,中油五号、83-1在观察的1~2 h间花粉管生长缓慢,但在2~3 h间有一段快速生长的时间。结果表明,中油七号的花粉最不耐低温,武井早生和83-1都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结论]低温对桃花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十分明显,品种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小麦线粒体Na+/K+-ATP酶对-15℃低温的反应.结果表明:-15℃低温使小麦线粒体Na+/K+-ATP酶活性下降,低温锻炼能增强该酶对冰冻的适应能力.-15℃低温还使线粒体蛋白质的巯基含量减少.巯基含量的减少与Na+/K+-ATP酶活性的下降呈极显著的相关(r=0.9968).锻炼减缓了巯基含量减少的变化.试验还提供了低温伤害膜功能性蛋白质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低温对香樟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引种驯化的成年香樟树叶片为材料,采用模拟低温胁迫法(温度处理分别为0℃、-5℃、-10℃、-15℃、-20℃、-25℃),研究了低温对成年香樟膜脂过氧化反应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其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呈S型曲线增大,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为-13.40℃。叶片中MDA不断增加,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