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椒二号是通化市园艺所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后经多代系统选育而育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果大、肉厚、味辣、商品性好,抗性较强。露地栽培在一般条件下,每666.7m2产量可达1500~3 200kg。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 18 %,尤以前期产量突出,增产35%以上。该品种几年来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好评。 选育过程 1978年春以吉林三号辣椒为母本,四方头甜椒为父本进行杂交。1980年进行F2的分离系选,秋季选择10个优良单株。1981年从F3开始进行系统选育。1982~1983年将选育的品系与标准品种比较试验,其中品系8177表现突出。1…  相似文献   

2.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3.
津优10号黄瓜是中国抗病亲本和日本高产亲本杂交选育的春秋大棚栽培换代品种,适合在大棚等设施条件下栽培,与本地区津春3号、津绿1号、津绿3号等一些常栽品种相比,抗病性更强,667m^2增产可达10%以上。2007年,我们经过引种试种,观察其品种特征特性,探索其栽培技术,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4.
陈玲  孙越鸿  杨建 《中国蔬菜》2010,1(1):35-35
<正>成豇7号是以优选早熟株系31为母本,以成豇3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极早熟豇豆新品种。母本31为极早熟品种之豇特早30单株优选株系,父本为早熟品种成豇3号优选株系。2003~  相似文献   

5.
成豇3号豇豆是地方品种红嘴燕与另一引进品种杂交,并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该品种极早熟,抗逆性强,比对照之豇28-2早熟7~10d(天)。商品荚浅绿色,尖端略呈暗红色。商品性优,质脆,做泡豇豆尤佳。一般每667m2产量1548kg,高产的可达3000kg,比对照之豇28-2增产13.36%。  相似文献   

6.
豫黄瓜1号即郑黄2号,代号为8113. 本所从1978年开展黄瓜新品种选育研究,经过8年努力,育成了新品种豫黄瓜1号。该品种于1989年通过技术鉴定,定名为郑黄2号;1990年获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1991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黄瓜1号。199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选育经过 1981年选择早熟、产量较高、瓜条商品性好的SH品种为母本;以中熟、生长势强、高产、抗病品种SHSF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82~1983年进行分离选择,选出两个较优株系, 81—1—1—3、 81—1—4-2,1984年进行株系比较,81-1-1-3(简称8113)表现最佳,符合育…  相似文献   

7.
绿豇1号是从绿豇豆品种宁波绿带中经系统选育而成.播种至嫩荚采收48~61 d(天),嫩荚绿色,长圆棍形,平均荚长58.1 cm,直径0.72 cm,单荚质量18.6 g,质地脆嫩,炒后色泽翠绿,风味好.对白粉病、煤霉病的抗性较宁波绿带强.平均产量2000 kg·(667 m2)-1,较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8.
科兴一号、四号由金华市种子公司从四川绵阳科兴牌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引进 ,经下于、庄头等地菜农多年试种 ,比本地主栽品种增产 2 0 %~ 30 %。又因该两品种茎肉青绿色 ,香味浓 ,商品性好 ,市场销售价比一般品种高 2 0 %左右 ,每 6 6 7m2 增加产值5 0 %左右。1 特征特性1.1 科兴一号 越冬专用型 ,耐寒力特强 ,低温下肉质茎膨大快。叶倒卵圆形 ,色鲜绿 ,厚而稀。肉质茎粗大 ,皮薄嫩 ,茎肉青绿色 ,味香甜脆嫩 ,商品性好 ,单株重 1 3~ 1 6kg ,每 6 6 7m2 产量可达 5 0 0 0kg。1.2 科兴四号 越冬专用型 ,耐寒力特强 ,低温下肉质茎膨…  相似文献   

9.
成豇9 号以优良株系89 为母本,以极早熟材料p-3 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中早熟,主蔓结荚,第1 花序着生节位为第4~6 节,春季从播种到始收60~65 d(天),全生育期100~115 d(天),嫩荚浅绿色。荚长55~60 cm,单荚质量25~30 g,泡渍加工性能优良,是泡渍加工专用品种。每667 m2 产量约2 500 kg,适宜在长江流域春夏种植。  相似文献   

10.
周召权 《西南园艺》2001,29(2):11-12
石桌一号草莓是 1 996年重庆九龙坡区石板乡农民谷九宜用宝交早生与索菲亚杂交后 ,将其杂种又与丽红杂交育成的新品系 ,适应南方湿热气候。通过与主栽品种宝交早生进行对比试验 ,经 3年观察测定该品种在 6 6 7m2 植 6 0 0 0株的情况下 ,平均产量 1 35 2kg,比宝交早生产量 6 5 0kg增产 1 0 6 .6 % ,是目前南方地区果实最大最丰产的草莓新品系之一。1 品种特性  植株株态直立 ,长势较强 ,叶片中等大小 ,叶色黄绿 ,叶柄较长 ,根系发达。每单株着生花序3个 ,每个花序上着生花朵 7~ 9朵 ,两性花。果实圆锥形 ,较整齐 ,果面深红色 ,光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