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AMEsim软件平台构建了线控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探讨了线控转向电动机的控制算法。通过创建S函数实现AMESim和Simulink的接口互连。联合仿真的结果表明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重型卡车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重型车辆上,增加一套由泵和马达等组成的轮毂马达液压驱动系统,使其由原来的两轮驱动变成四轮驱动,对该系统的结构原理与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该系统的动力学理论方程,使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软件分别建立系统的机械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模型,并进行车辆牵引力及爬坡性能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液压轮毂驱动系统后,车辆牵引力提高了13.4%,爬坡度提高了14.4%,整车通过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木薯块根收获机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新型的挖拔式木薯收获机为对象,采用Solid Works、ADAMS、AMESim和Mat Lab/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木薯收获机的机械系统、液压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模型,并在Mat Lab/Simulink平台下通过接口文件将机械系统、液压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连接,构建联合仿真模型,且进行了物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木薯块根收获机机电液一体化联合仿真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木薯收获机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选取捷达轿车为原型,用ADAMS/View模块建立了整车的动力学模型和国家C级仿真路面模型,测得了被动悬架的动力学参数;然后将此模型导入MATLAB,在MATLAB/Simulink模块里建立整车模型的控制规则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的确可以衰减车身的振动,进而提高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联合仿真的方法也为复杂动力学系统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无级变速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此模型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整车模型建立准确,为进一步研究无级变速拖拉机的控制逻辑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整个带式输送机系统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具有反馈功能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块。对建立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构造闭环反馈系统,以真实反映系统实际工作过程。通过合理的设置仿真参数,对带式输送机的启动过程进行仿真,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甘蔗联合种植机的施肥机构,由于耗能较大,通常使用拖拉机液压输出系统作为动力源。为了准确分析出施肥机构液压系统的性能,提出运用AMESim和ADAMS联合仿真技术的方法:首先,通过ADAMS建立施肥机构动力学模型,运用AMESim建立液压系统模型;最后,通过两者的联合技术来实现对甘蔗种植机施肥机构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稳定蓄电池荷电状态(SOC)以及合理分配系统功率为目的,提出一种应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动臂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该控制策略的具体规则,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控制策略模型。在动力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动臂系统的仿真模型。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控制策略使得蓄电池SOC值较稳定,发动机驱动负载的多余功率由电动/发电机储存在蓄电池中,并且不足功率由电动/发电机来补充,有利于系统稳定高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旨在降低转向盘手力和辅助转向轮回正的左右前轮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并采用后轮差动实现车辆横摆校正。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在满足转向轻便性、路感回馈及辅助回正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可以补偿前轮差动驱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差动助力转向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差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实车双移线道路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转向助力可行性和路感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联合仿真的农业机器人作业距离和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曦  时磊  林卫国  汪小志 《农机化研究》2015,(10):87-90,136
为了提高农业机器人作业距离和速度的控制精度,在机器人自动控制模型中引入了模糊控制理论,并使用Kriging空间分析模型进行了优化;综合考虑ADMAS动力学分析、Kriging模型的位移速度估计,建立了机器人位移和速度估计方程,并通过Mat Lab对算法进行了编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ADAMS、AMESim、MatLab软件的联合仿真方法,并利用ISIGHT软件搭建了集成化仿真平台。通过CATIA建模、ADAMS文件导入、AMESim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Mat Lab联合仿真表明:采用搭建的基于联合仿真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设计优化平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各部分建立数学模型,基于Matlab软件里的S imu link模块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模型和四自由度车辆模型所组合的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在不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速度、不同车速下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转向特性与车速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速度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用于拖拉机的电控液压自动助力转向(EHPS)系统,将方向盘阻力转矩引入到系统中,实现了转矩感应型助力特性的液压助力转向,既可保证转向轻便性,确保实时提供足够助力,又减少能量损失。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EHPS系统仿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快速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EHPS)在保证可靠助力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进入转阀的液压油的流量改变助力比,从而能获得良好路感。在介绍EHPS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后,分析了各组成部分对转向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系统匹配设计及其控制模型的建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提出通过脉冲调制控制器、伺服旋转控制阀、转向机构等构成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在Matlab环境中对中位开式和中位闭式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仿真,通过PWM脉宽调制来调速电动机,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首先针对电动液压助力转向(EHPS)系统助力特性非线性特点,将BP神经网络引入EHPS系统中。因BP神经网络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小缺点,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简称ENN)控制算法,对助力特性曲线进行全车速拟合。通过对拟合结果的分析得出ENN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特点,准确实现了非线性助力特性的全车速拟合,克服了EHPS系统的助力盲区。最后,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ENN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液压管路建模与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键合图方法建立了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EHPS)液压管路的数学模型并得到管路的状态空间方程.在建模的过程中考虑了液压管路的动态摩擦阻力,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管路液阻、液容、液感各参数对管路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增大液阻和液感,减小液容可以增强管路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动力转向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国标  林逸  张昕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0):173-176
综述了轿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包括液压动力转向、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和下一代线控转向系统。分析了各转向系统的发展动因、结构、工作原理、助力特性及特点。探讨了轿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电动助力转向将来动力转向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线控转向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MS的挖掘机液压系统仿真技术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对挖掘机液压系统进行理论建模分析,研究在ADAMS中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以及液压系统和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关联集成技术。进行基于机构动力学解算的挖掘机液压系统仿真,在空载和加载工况下进行试验和仿真分析,通过对仿真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挖掘机液压系统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圆盘锯式切割部件是柠条联合收割机的关键部件。分析圆盘锯式切割部件的运动过程,结合柠条收割要求,建立三圆盘锯式切割部件的运动参数表达式,并利用UG NX软件建立切割部件模型,导入机械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进行动力学分析,对单个锯齿上刃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为柠条收割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多轴汽车操纵稳定性,针对五轴全轮转向汽车的高速同相位转向工况,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运动微分方程,利用Fiala轮胎模型建立了轮胎的力学模型,利用LabVIEW软件建立了整车的动力学仿真程序。通过虚拟试验仿真分析,发现采用全轮转向,可以使后轴车轮较早地参与转向,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转向响应速度,并使车身侧倾角由7.5°减小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