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不同浓度(0,0.2%,0.4%,0.6%,0.8%,1.0%)NaCl和Na2SO4溶液分别处理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 L.)2年生盆栽扦插苗,测定盐胁迫第7、13天后金露梅叶片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为盐碱地区研究和开发具有耐盐性的野生花灌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金露梅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盐处理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Na2SO4对金露梅的盐害超过NaCl的盐害。  相似文献   

2.
土壤盐胁迫对女贞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盐胁迫对女贞幼苗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女贞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不同土壤盐胁迫强度下女贞幼苗游离脯氨酸、丙二醛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女贞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大而整体表现为上升,女贞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盐胁迫强度的增大略有下降的趋势。[结论]女贞对盐胁迫具有较强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台湾桤木幼苗为材料,采用土培方法,培养3个月后对其进行NaCl胁迫试验,幼苗经过不同含量NaCl(0、0.1%、0.2%、0.4%、0.6%)胁迫30和60 d后,研究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含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台湾桤木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但0.4%和0.6%NaCl胁迫30 d后,台湾桤木幼苗相继枯死.NaCl胁迫30 d后,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NaCl含量升高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低含量NaCl(0.1%和0.2%)胁迫60 d后,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幼苗叶片内的SOD活性随NaCl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但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因此,台湾桤木幼苗对低含量的盐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大豆在不同浓度的NaCl盐胁迫下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方法]以大豆幼苗为研究材料,设置NaCl浓度梯度,对大豆幼苗施加NaCl盐胁迫,测定其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在盐浓度递增的情况下,丙二醛含量呈递增趋势;SOD先增后减,在盐浓度125 mmol/L时达到峰值;POD先平缓后递增;游离脯氨酸含量整体呈递增趋势;叶绿素含量整体呈递增趋势,增长较缓慢,最终趋于稳定;电导率变化没有规律可循,在125 mmol/L时达到峰值。[结论] NaCl盐胁迫会影响大豆的生理指标,说明大豆植株的生理状况随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大豆植株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花木蓝幼苗的耐盐性,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对盆栽多花木蓝幼苗定时定量浇灌,每3 d,采集各处理的叶片进行生理指标测定,直到出现盐害症状为止。[结果]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盐溶液浓度的上升和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多花木蓝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从盐胁迫第9天开始,浓度大于150 mmol/L的NaCl溶液对所测生理指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干旱对文冠果耐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文冠果为材料,用15%聚乙二醇及不同浓度NaCl分别模拟旱盐环境,通过测定不同旱盐胁迫条件下文冠果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系统、无机离子浓度和膜系统等方面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干旱胁迫下文冠果耐盐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单盐胁迫下,文冠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脯氨酸、钠离子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随胁迫程度加剧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外,其余指标均呈上升趋势;钾离子含量随胁迫程度加重和胁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旱盐交叉胁迫下,文冠果叶片各生理生化指标随盐分浓度变化和随胁迫时间延长同干旱胁迫、单盐胁迫下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在低盐浓度下,除钾离子含量外,经15%聚乙二醇处理的叶片其他指标均低于未经聚乙二醇处理的,当NaCl浓度达到0.45%时,结果与之相反。上述研究表明,在一定盐浓度范围内,文冠果可通过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来抵御逆境胁迫,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钠离子含量的升高以及钾离子含量的降低不利于其抵御逆境。当盐浓度超过苗木耐受范围或者对其盐胁迫时间过长,它的生理代谢将会失衡,从而引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物质含量的降低;在低盐浓度下,经15%聚乙二醇处理可提高文冠果对盐害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柳L0911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0.2%、0.4%的NaCl溶液对柳L0911植株进行盐胁迫,在7、14、28和35 d时测定5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柳L0911受盐胁迫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大,SOD和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也呈积累状态,由此可知,柳L0911是一种耐盐植物,能耐0.4%NaCl的盐浓度。  相似文献   

8.
土壤盐胁迫对海州常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0~0.8%不同梯度盐(NaCl)胁迫对1 a生海州常山播种苗生长特征和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海州常山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SOD与POD酶活性、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盐分胁迫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新梢和功能叶片逐渐失绿甚至焦边枯黄,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细胞相对质膜透性逐渐增大,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SOD与POD酶活性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在低、中度(0.2%、0.4%)盐胁迫下,海州常山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等于或大于0.6%盐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显著,由此认为0.6%是海州常山盐胁迫的阀值.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紫叶李的抗NaCl特性,以盆栽4年生紫叶李为试材,设置土壤的NaCl含量为CK(0.042%),0.1%,0.2%,0.3%,0.4%,研究NaCl胁迫对紫叶李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NaCl含量的增高,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加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紫叶李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结合各项生理指标和盐害表现可以得出,紫叶李抗NaCl胁迫的阈值为0.3%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10.
铅(Pb)胁迫对黄菖蒲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铅(Pb)胁迫对黄菖蒲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L.)为材料,采用沙培方法,对不同Pb浓度(0、24、、68、1、0 mmol/L)和处理时间(71、42、12、8 d)胁迫下植物的叶片叶绿素、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Pb胁迫下,黄菖蒲植物叶绿素含量随Pb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时间的延长相同Pb处理下叶绿素的含量先降后升。在6 mmol/L以上浓度Pb胁迫下,黄菖蒲叶片的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Pb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脯氨酸在Pb胁迫下出现相对更大幅度的上升,可能是使黄菖蒲提高诱导胁迫抗性的主要调节物质之一。[结论]初步揭示了不同浓度Pb胁迫对黄菖蒲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Pb胁迫下黄菖蒲生理生化指标与Pb耐性能力的相关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廖文燕  高捍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77-10879
[目的]研究经超干处理后金钱松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电导率的变化。[方法]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测定种子的脱水速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电导率的影响。[结果]将金钱松种子舍水量由16.O%降至3.3%大约需要60d。人工老化过程中,含水量4.2%~6.4%的金钱松种子耐藏性最好,而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最佳含水量有升高的趋势。含水量4.2%~6.4%的金钱松种子在25℃恒温保存3个月后的发芽率仍然低于60%。含水量3.3%的种子已经过度干燥。[结论]金钱松种子的在室温条件下的超干贮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快速培育优质高产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优选最佳的适宜密度。[方法]设间伐强度20.00%、30.00%、40.00%、对照4个处理,即Ⅰ号区2 235株/hm~2,Ⅱ号区1 995株/hm~2,Ⅲ号区1 365株/hm~2,Ⅳ号区2 975.00株/hm~2(CK),选择18年生的林分进行不同保留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10年间各试验区日本落叶松的生物量变化比较明显,Ⅱ号区保留密度1 365株/hm~2,乔林层生物量比CK提高74.80%,总林分生物量比CK提高72.22%;Ⅲ号区保留密度810株/hm~2,林分乔木层生物量比CK降低3.94%,林分总生物量比CK降低3.36%,而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生物量比CK分别提高2.53%和20.34%。[结论]在日本落叶松中龄阶段,林分的保留密度以1 365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方法]以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43块有代表性的日本落叶松标准地,利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对该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在选取的5个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坡向、海拔是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发育的主导立地因子;依据该3个立地因子,构建了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共划分为16类;16类立地类型按照立地质量得分情况共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研究区整体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结论]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科学营造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可促进仔豪猪生长和抗病作用的中草药添加剂。[方法]根据豪猪的生理特性和发病特点,结合同类动物的饲养标准及本地资源,通过中草药组方进行饲养试验,对豪猪的防病及促生长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试验I组豪猪平均日增重提高49.2%,料重比降低19.31%,经济效益提高了71.8%,防病率为100%;试验II组豪猪平均日增重提高30.26%,料重比降低11.11%,经济效益提高了70.3%,防病率为89.9%。[结论]试验I组中草药添加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咸水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阈值。[方法]利用培养皿滤纸发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地下咸水对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确定菘蓝萌发期的耐盐鉴定指标和耐盐阈值。[结果]咸水浓度低于0.4%时,菘蓝种子萌发基本不受影响,当咸水浓度高于0.6%时,菘蓝种子萌发的所有指标的相对值均受到明显抑制;相对发芽率与咸水浓度间呈线性关系且高度相关,大叶菘蓝和小叶菘蓝的耐盐阈值分别为0.66%和0.73%,可见菘蓝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较强,小叶菘蓝的耐受性更高,适于在中、重滨海盐碱地种植。[结论]该研究为菘蓝资源的耐盐性鉴定及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EDTA对白茅和藨草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采用生物与化学相结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人工修复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污染区采集的白茅和藨草种子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在不同浓度梯度的EDTA(1、3、5、10、15 mmol/L)调控下白茅和藨草对土壤中Cd、Zn、Pb积累的影响。[结果]调控剂EDTA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白茅和藨草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提高了植物对污染土壤的净化率。不同植物对不同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净化需要不同EDTA浓度调控。采用3 mmol/L EDTA调控时白茅对土壤Cd、Zn污染的净化率最高,分别为0.226%和0.305%;15mmol/LEDTA调控时对土壤Pb污染的净化率最高(0.047%)。采用10 mmol/LEDTA调控时藨草对Zn和Pb净化率最大,分别为0.305%和0.042%;15 mmol/LEDTA调控时对Cd净化率最大(0.211%)。[结论]修复土壤Cd、Zn、Pb污染的最佳方法是藨草+10 mmol/LEDTA。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菌株I13产碱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一株碱性蛋白酶生产菌株I13中得到了碱性蛋白酶粗酶液,并研究了温度和pH对该酶液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所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20~30℃范围内仍保持了最大活力的40%以上;最适反应pH为10.5,在pH 8.0~11.0范围内保持了最大活性的90%以上,有较宽的pH谱。[结论]该碱性蛋白酶具有开发成为洗衣粉添加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李孙洋  侯明生  邱其伟  刘兴元  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18-8119,8138
[目的]研究9种药用植物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9种药用植物丙酮粗提物对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的抑菌活性。[结果]在不同的植物样品浓度(0.100、0.010和0.005 g/ml)下,9种药用植物丙酮粗提物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抑菌率在3.5%~87.0%。[结论]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对3种植物病真菌菌的抑菌率为12.8%~87.0%,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则为40.0%~69.8%,二者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氮、磷、钾对菘蓝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方法]采用砂培方法栽培菘蓝,测定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下,菘蓝生物量、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结果]菘蓝营养生长各阶段对氮磷钾需求不同,营养生长后期氮磷钾的共同作用对菘蓝生物量积累有重要影响,根冠比以低氮水平下较高;一定氮素水平下,增加钾水平促进了菘蓝叶片硝酸盐的积累,叶片NR活性受到氮和钾的共同作用的影响,GS活性与氮钾水平及二者比例有关。[结论]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对菘蓝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桂平  客绍英  陈玉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92-16394
[目的]为深入研究菘蓝对根腐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菘蓝根腐病菌毒素处理菘蓝幼苗,筛选最适处理浓度;对最适浓度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的外部形态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稀释10、20倍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在试验期间全部萎蔫死亡,稀释40、50倍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在试验期间大部分无病变现象,稀释30倍毒素处理过的菘蓝幼苗病变现象明显,处理72 h后50%幼苗萎蔫死亡。经稀释30倍毒素处理的菘蓝幼苗可溶性蛋白的谱带大体相同,但也出现了个别特异性条带;经毒素处理的样品蛋白条带数多于对照,且染色较深。[结论]菘蓝根腐病菌毒素的筛选压力以稀释30倍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