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褐马鸡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对陕西黄龙山保护区褐马鸡种群栖息环境的调查,分析保护区褐马鸡种群栖息地特征、类型、制约褐马鸡种群数量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和人为活动干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褐马鸡种群数量的致危因素,在加强保护区管理、禁止乱砍森林、限制人为活动、适当控制天敌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对提高黄龙山褐马鸡保护管理水平,改善褐马鸡现有生存繁衍环境,增加褐马鸡种群数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1980年建区以来.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首位,褐马鸡数量稳步增加;以动物生态和生物学为主的科研工作初见成效;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的动植物家底。并开始试办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增加了保护区收入,缓解了资金不足。一、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有成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的安全,是保护区的首要任务。他们在野生动物、森林植物的保护上,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李吉利 《河北林业》2013,(Z1):28-30
保护区一直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始终本着"走出去学习、引进来消化"的思路,与其他保护区、大中专院校及相关协会展开合作与交流。2007年与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韩城黄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六个以褐马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单位联合成立了褐马鸡姊妹保护区,增进了与天目山国  相似文献   

5.
对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现状开展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土壤类型可划分为棕壤、褐土、黄土性土、紫色土等4个土类。对各类土壤概况、成土因素、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介绍。在保护区内根据不同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海拔高度设置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样地,分别采集土壤测定其理化性状,对保护区各类土壤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状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同时针对土壤资源现状提出了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山西黑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通过访问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内褐马鸡分布较广,以油松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是其最适宜的栖息地,同时还介绍了褐马鸡求偶、配对、产卵、育雏、越冬等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山西黑茶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及褐马鸡的分布及数量、褐马鸡栖息地选择与植被类型分布、褐马鸡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褐马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褐马鸡野外种群分布区域、年活动规律、圈养孵化、圈养谱系建设和圈养繁育设施提升5个方面阐述了该区域褐马鸡的研究现状。调查显示:(1)褐马鸡的主要分布区在胡上沟、石片沟、南台道等7个区域,活动海拔范围在951~2634m。(2)褐马鸡的年活动规律分为分群期(3月)、繁殖期(4~6月)、集群期(7~10月)和越冬期(11~2月),随季节变化垂直迁徙。(3)近2a孵化数据,家鸡抱窝代孵受精卵出雏率为71.4%,出雏成活率为50%;褐马鸡自体孵化受精卵出雏率为100%,出雏成活率为77.78%;孵化器孵化受精卵出雏率为100%,出雏成活率为100%。(4)保护区为圈养褐马鸡佩戴了带编号的脚环,制作了该区褐马鸡信息库,开启了该区域圈养褐马鸡的个体识别和谱系建设,(5)对褐马鸡笼舍进行了全面维修和部分改造,安装了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全面保障褐马鸡笼舍安全的同时,实现了监控覆盖。综上所述,今后将对该区域内近亲繁殖褐马鸡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旨在明晰近亲繁殖对褐马鸡种群产生的影响,佐证“近亲繁殖是影响圈养褐马鸡受精率低的关键因子”这一猜想,为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重点保护油松与褐马鸡等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介绍了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现状与调查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重点区域实地调查监测,掌握以褐马鸡为代表的重点珍稀野生动物,在保护区的分布情况及栖息地环境条件,为加强保护,科学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异亲鸟孵化与机器孵化2种繁殖方法对白马鸡种卵孵化的出雏率、种卵失重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亲鸟孵化成功率达87%以上,机器孵化的出雏率为85%;发育正常的白马鸡种卵在孵化器内正常孵化失重率变化不大,在13%左右;无发育能力的白马鸡卵在孵化器内正常孵化失重率变化较大,在11%~17%之间变动。在白马鸡人工孵化过程中种卵选择是孵化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褐马鸡在陕西韩城黄龙山曾一度被认为已"失踪",1994年再度被"发现".文章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分析,认为韩城黄龙山林区自古一直有褐马鸡的存在,是褐马鸡的祖居地.并通过黄土高原土地的开拓与利用、森林植被演替史、黄龙山区地貌演化及现代科学研究等,对褐马鸡在陕西韩城分布区历史变迁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东方白鹳繁殖期生境选择与行为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9年至2002年对东方白鹳在黑龙江省主要繁殖地——兴凯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境选择研究和 繁殖行为观察。结果表明:东方白鹳的繁殖期为4~6月;东方白鹳的巢区一般选择在没有人为干扰或干扰较 小,食物丰富而又有稀疏树木或小块丛林的开阔草原和农田沼泽地带;东方白鹳的巢通常位于树顶端的枝杈 上;在整个营巢和产卵期间,均有交尾的行为发生;产卵时间多数在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面积与野生动物空间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大小可能对野生动物种群生存产生影响, 也给自然保护区管理带来困难。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规划还没有一个十分可行的依据, 迫切需要对如何科学确定自然保护区面积的问题进行研究, 如今这也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文中简要回顾了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面积与野生动物空间需求的关系; 归纳总结了野生动物的空间需求及其类型, 并分析了影响不同类型需求空间的因子和确定方法; 最后,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现状, 提出了依据保护目标种实际需要的空间大小来确定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方法, 以期为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提出祁连山保护区科学发展的主要策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和自然保护法律意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责;三是依法治林,建立保障保护区的法制体系;四是加强科研培训,实施人才强区和科技兴区战略;五是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渠道,加大保护区建设投入;六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增强保护区发展实力;实施项目带动,推动保护区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a view of natural conditions of establishing nature reserve,an index system was prepared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n status of endangered species,and thus degree of endangered species in Tibet was evaluated.Taking a sub-ecozone as basic unit,top 5 animals and 1 plant with high E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each unit were enumerated;and the degree of land utilization was figured out.Afterward,we selected 6 coefficients,assigned weight,and framed formula to reckon proportion of nature reserve,thus an area of nature reserve in each sub-ecozone was obtained.In 5 schemes of weight assignment,a scheme with medium area of nature reserve was selected.All sub-ecozones were classified into 4 grades prior conservation,1 was in grade A,2 in grade B,2 in grade C,and 11 in grade D.Total planned area was approximately 365 135 km2,about 48 834 km2 smaller than the actual area of 413 969 km2,ratio of nature reserve in Tibet diminishes from 34.4% to 30.38%.Based on 3 factors of human disturbance,ratio of buffer-experimental zone in proposed nature reserve was calculated.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existing size of nature reserves is excessive on the whole,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not reasonable entirely.The size of nature reserves in 3 sub-ecozones of northern Changtang should decrease,and decrement of area is apportioned among other 13 sub-ecozones which should increase nature reserve.Heterogeneity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are species in Tibet is quite obvious,so proposed area distribution of nature reserves is more scattered than the existing.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是以保护对象来划分的,随着湿地和山地等自然保护区的出现,诸如跨林业部门和农业(渔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会越来越多。本文试图设计跨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和变更的法律规则,并以湖南岳阳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来探讨跨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在《自然保护区法》制定中考虑跨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问题,自然保护区合作管理机构应整合其多个管理部门的权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一体化管理或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隆阳管理所,辖面积45 700hm^2。其周边社区为多民族聚居区,生产落后,生活贫困,村民在保护区乱采滥挖,破坏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对保护区的威胁。近几年来保护区改变思路,实行社区共管,成立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实施中荷合作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在庐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在地形图、土壤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及3S技术在保护区动植物信息的监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对推进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分析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并针对保护区开发旅游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