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雁大肠杆菌病多发生在雏雁阶段,尤其1~10日龄的雏雁,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在天气突变,饲养管理差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极易感染大肠杆菌诱发大肠杆菌病[1]。购进品质差的雏雁在1~5日龄诱发的大肠杆菌病多以腹部膨大、脐部肿胀、拉稀为主要临床症状,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确诊,并辨证施治,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饲养管理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不善可诱发多种疾病。本案例中20日龄雏蛋鸡发生大肠杆菌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混合感染,为有效控制发病,使用鸡专用干扰素、黄芪多糖、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同时配合改善卫生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饲养管理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不善可诱发多种疾病,一蛋鸡养殖场12日龄雏蛋鸡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3~5只。报告时雏蛋鸡龄已15日龄。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错乱,翅膀下垂,缩头乍毛,  相似文献   

3.
某个体户饲养雏雁800只,成年雁400多只。2004年6月下旬,40日龄的雏雁开始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2~3只。成年雁出现食欲减退,产蛋量下降。至7月上旬达到死亡高峰,来站求诊时,共计死亡灰雁320多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2012年7月2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队李某,自已饲养的大雁,孵出的雏雁225只,饲养到10日龄时,雏雁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雏雁表现下痢,饮水增加、出现雏雁大量死亡的现象。13日龄前后为发病高峰,到17日龄时共发病102只,发病率为46.7%,死亡雏雁52只,死亡率为23.1%。他们把4只死亡的雏雁和1只濒死的雏雁,拿来诊断。经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2006年7月9日,吉林省九台市某生态园饲养的40日龄雏雁发病,每天死亡5~8只。死亡雏雁送到本实验室,经过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小鹅瘟感染。2临床症状病雁离群独居,精神委靡,缩头呆立,不愿走动,采食减少或废绝,饮水量增加。口腔内有多量黏液,常摇头、甩鼻。下痢,排  相似文献   

6.
成年大雁适应性强,抗病力比较强,大雁疾病多发生在雏雁阶段,尤其1~10日龄的雏雁,由于其羽毛没有丰满,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在天气突变或者饲养管理不当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极易感染和诱发疾病,如巴氏杆菌病禽类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所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天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5天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发病情况。该村民于6月5日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鸭1500只,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于6月10日开始发现有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不饱食,拉稀粪,到6月16日。共发病523只,发病率为34.2%,死亡率为20%。2)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不吃食,缩颈离群,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喙触地,流涎,流泪,喘气,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3月 ,耒阳市永济镇一村民饲养的1 5 0 0只 5日龄雏鹅部分发病 ,2天后逐渐增多 ,发病后 3~ 5天死亡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雏鹅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 该村民于 3月 1 5日从外地购进 1日龄雏鹅 1 5 0 0只 ,放在自家房子内育雏。每天  相似文献   

9.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6月 ,我县托古乡某养鸭场饲养的 1 50 0只 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 ,2d后 ,发病雏鸭逐渐增多 ,发病后 3~ 5d死亡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 6月 5日从外地购进 1日龄雏鸭 1 50 0只 ,放在自家屋子内育雏。于 6月1 0日开始发现有 30多只雏鸭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拉稀粪 ,到 6月 1 6日共发病 52 3只 ,发病率 34 2 % ;死亡 30 1只 ,死亡率为 2 0 %。2 临床症状病雏鸭精神沉郁 ,不吃食 ,缩颈离群 ,衰弱无力 ,站立不稳 ,头向下弯曲 ,喙触地 ,流涎 ,流泪 ,喘气 ,喉头发出…  相似文献   

10.
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江益民(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471001995年9月17日,某养鸡户购进2500只罗曼蛋雏。2日龄开始发病、死亡,至6日龄共死雏1029只,死亡率为41.16%。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雏鸡大肠...  相似文献   

11.
樊帅营 《兽医导刊》2012,(3):63-63,66
(一)发病情况2011年7月2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农场某队李某,自己饲养的大雁,孵出的雏雁225只,饲养到10日龄时,雏雁陆续出现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雏雁表现下痢,饮水增加、出现雏雁大量死亡的现象。13日龄前后为发病高峰,到17日龄时共发病102只,发病率为46.7%,死亡雏雁52只,死亡率为23.1%。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2月10日,安丘某大雁养殖场的雏雁就发生了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情况,此次疫情发病率38.7%,病死率为24.7%。给该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经及时确诊后,在对症治疗一周后,基本控制疫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大雁10000只,分8个雁舍进行喂养,21日注射小鹅瘟疫苗。其中2个雁舍共饲养3000多只大雁,在28日龄时雏雁开始出现鼻窦肿大,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下痢等症状,到31日龄时死亡共380只,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肌注治疗,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黑龙江省肇州县丰乐镇某养鸭场饲养的1500只5日龄雏鸭部分发病,2 d后发病雏鸭逐渐增多,发病3~5 d后开始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雏鸭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4.
(一)小鹅瘟 该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3~4日及至20日左右的雏雁易发病,20日龄以上的较少发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流行。临床症状:精神沉郁、缩颈、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接着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现象;拉稀、少食或绝食。急性也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就死亡。慢性症状后  相似文献   

15.
鸭大肠杆菌败血症又名鸭疫综合征等,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以2~6周龄雏鸭或中鸭多发. 1发病情况 2009年4月15日,驻马店水屯某肉鸭养殖户带来10多只4日龄的病死鸭.据其讲述,鸭舍由于温度低,空气质量差,大群雏鸭食欲差.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2002年1~9月份我们对豫北地区26个商品肉鸡场60批肉鸡的大肠杆菌病调查,有51批发生了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为85%、死亡率在6%~17%,如有继发或混合感染,死亡率高达50%,病鸡发病日龄多在14~35日龄,临床症状主要是以拉  相似文献   

17.
<正>大肠杆菌病是雏鹅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多,表现的临床症状复杂,而且常继发或者并发其他疾病,对养鹅农户危害较大。笔者收到农户送检病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殖户雏鹅在28日龄时,发现个别雏鹅打蔫,拉稀,然后陆续死亡。用环丙沙星治疗3d,没有效果,死亡雏鹅不断增加。2临床检查送检2只雏鹅,一只病死雏鹅,一只发病雏鹅。剖检病死雏鹅可见:肝脏肿大,呈暗红色,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剖检发病雏鹅可见:肝脏肿大,呈暗红色,局部呈灰黄,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包膜覆盖在肝脏表面,有腹膜炎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大  相似文献   

18.
某鸡场于2002年11月购进罗曼蛋鸡2700只,当有雏至27日龄时即行脱温,离开有雏室进行大群平养。2003年1月上旬由于连续几天的冷空气南下,鸡群由此而引起感冒,而后诱发了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累计死亡和淘汰病鸡380多只,占饲养量的14%。  相似文献   

19.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精神沉郁、排黄白色水样稀粪及关节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呈现败血症、纤维素性浆膜炎或肿瘤样病灶等病变。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对养鹅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鹅大肠杆菌病对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感染性,其中以15~45日龄的雏鹅易感,多流行于孵雏季节。爆发时雏鹅发病率可达70%~90%。2临床症状病鹅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站力不稳,头向下弯曲,嘴角触地,口腔流液,鼻分泌物增多,眼睛流泪,喉头发出“呼噜”声,拉黄白色水样稀粪,食欲减退,饮欲废绝;有的病鹅关节肿胀、跛行、鹅体…  相似文献   

20.
某养殖场的15日龄雏鹅突然发病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最后诊断为鹅曲霉菌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