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站于2004年2月引进了杏鲍菇这一珍稀品种。经过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徐代贵 《食用菌》2005,27(4):44-45
杏鲍菇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珍稀食用菌。2002年以来,我市推广栽培了150万袋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去年 ,我们首次试种杏鲍菇获得成功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适时栽培 杏鲍菇出菇最适宜温度是 10~18℃ ,因而按照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季节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未能正常形成 ,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我县安排在 11月下旬进行栽培较适宜。2 适增氮源 在常规配方基础上 ,我们把麸皮的量提高到 2 0 %~ 2 5 % ,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第二潮菇长势较以前旺盛 ,后劲足产量明显提高。3 充足水分 在配料时水分加得稍多些 ,一般以手握料水 ,手缝间有一滴水滴为度 ,…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 (因主要发生于刺芹Eryngiumcampestre枯死的植株 (根 )上而得名。)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福建三明真菌所从 1993年底就开始进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给栽培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杏鲍菇具有菌肉肥厚 ,质地(菌盖和菌柄 )脆嫩 ,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 ,被称为“平菇王” ,并且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适合于保鲜、加工烹调 (可以与肉、鱼合一烹饪 ,尤宜油炸到边缘焦脆 ) ,极受消费者欢…  相似文献   

5.
王玉华  苏贵平 《食用菌》2003,25(1):30-31,34
杏鲍菇 (Pleurotusenyngii) 又名刺芹侧耳、雪耳等 ,菌盖肥厚 ,质地脆嫩 ,菌柄组织致密、乳白结实 ,菌盖菌柄均可食用 ,而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杏鲍菇栽培过去由于污染率高 ,生物转化率低 ,因此进行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较少。近些年来由于对其栽培的培养料及其栽培技术的改进 ,因此在福建三明地区 ,闵东地区都有一定量的栽培 ,现将杏鲍菇的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1 营 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 ,适宜它生长基质很多 ,如木屑、棉子壳、麦秆、豆秆、蔗渣等均可作为栽培原…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肉质厚实、质地脆嫩,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具有杏仁味。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柄呈圆柱形或花瓶形,商品性状好,适于鲜销、罐藏或脱水干制,鲜销时在10℃下可保存5~6天,15-20℃下维持2~3天不变质。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黎明 《食用菌》2002,24(5):29-30
我县近年才开始栽培杏鲍菇,发菌期都相当好,出菇时由于对其出菇特性不甚了解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1 几项改进措施1.1 现原基后再割袋口 我县菇农由于受一些“专家”的错误指导,采取先割袋口现蕾,且棚内湿度不让增大,结果导致料面干缩无法形成原基。笔者将其改为待袋内现原基后再割袋口出菇,并预先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90%。1.2 出菇时加强棚内通风 2000年出菇时,由于棚内通风不良导致料面菌丝受二氧化碳刺激形成密集的菇蕾,再加之幼菇竞争生长性差,使菇蕾都长成了刺猬菇,空耗了袋内营  相似文献   

8.
豫北地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其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具有杏仁香味,近年来极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保龄球状的菌株,其菇形美观怡人,菇柄色泽白净,肉质紧密,很适合小包装鲜销。笔者2002年于豫北地区试种,生物学效率达100%左右。将栽培试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合,归纳以下几点成功经验,供菇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又名剌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菌柄组织致密.乳白结实.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味道极佳.具有令人愉快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目前市场价格是10—12元,千克。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作东  刘文华 《食用菌》2003,25(3):38-38
杏鲍菇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菌。我所经过多次试验以及大批量生产,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地区的栽培技术,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生长条件,在我地区可安排在春季1月末~2月初和秋季8月末~9月初生产栽培袋较为适宜。2 备种和备料 根据生产安排,提前准备菌种,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小麦(或玉米粒)石膏培养基,原种直接用于栽培袋生产。栽培料配方:木屑50%,棉子壳21%,麦麸20%,玉米粉7%、石膏1.5%,石灰0.5%。含水量65%~66%。要求培养料新鲜无霉变,木屑为粗木屑。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高产栽培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菌肉肥厚,味道鲜美脆嫩,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极佳,具有杏仁香味,属珍稀食用菌之一。市场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菇农栽培热情高,为此特进行高产栽培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朝江  池惠荣 《食用菌》2002,24(6):32-32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 ,菌肉肥厚 ,质地脆嫩 ,具杏仁香味 ,极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杏鲍菇出菇适温窄 ,生物转化率低 ,故普及栽培缓慢。为此 ,我们在多家农户袋栽生产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以季节适宜、设施合理、配方优良、管理得当为主要内容的成功经验 ,现介绍如下。1 季节适宜 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 12~ 18℃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 ,一般分为秋末初冬出菇与春末夏初出菇。石家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夏长秋春短 ,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气温陡降和陡升明显。因此 ,秋菇宜安排在 9月 2 0日开袋 ,前提 45天制栽培袋 ;春菇在 2月 2 0日开袋…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芹侧耳,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子实体含多种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改善胃肠功能和美容的功效,被誉为“平菇王”。同时杏鲍菇耐贮、耐运,适合保鲜或干制,倍受消费青睐,市场前景看好。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是一种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内含寡糖量丰富,有整肠美容的效果。可适合保鲜或干制,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商业性栽培规模尚小,生物转化率低。我站经过多次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4):48-48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天为9-10月,5—10月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杏鲍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同时杏鲍菇易栽培、产量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现已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杏鲍菇反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简单、实用的杏鲍菇反季节栽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桂北地区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香能 《食用菌》2010,32(4):56-57
杏鲍菇的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称。根据对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在桂北自然条件下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的选种、灭菌和管理等八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陆学峰  冯伟林 《食用菌》2005,27(5):41-42
杏鲍菇是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兼具食疗价值的珍稀食用菌,深受菇农和市场的欢迎,其发展较快,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杏鲍菇栽培过去由于污染率高,生物转化率低,因此进行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较少,近年来由于对其栽培的培养料及其栽培技术的改进,现将杏鲍菇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寒山区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能 《食用菌》2003,25(2):37-37
根据我所多年的研究开发,掌握了一套在海拔2,600~3,500m的川西北高原,利用高原上冷凉的气候特点,种植杏鲍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成都地区形成反季节栽培,鲜菇销往成都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 以中低温品种为佳,我区使用的主要是我所自  相似文献   

19.
浙北杏鲍菇简易架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军凯  姚祥坦 《食用菌》2007,29(1):52-52
杏鲍菇营养成分丰富,含氨基酸15.85%,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6.65%,含粗脂肪3.5%,多糖类物质6.3%。但由于受到栽培规模的限制,市场上杏鲍菇量少价高,如何利用简易的栽培设施进行杏鲍菇的优质高产栽培已成为生产上一大课题。因此,研究摸索在简易大棚中栽培杏鲍菇的生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美英 《食用菌》2006,28(5):66-68
杏鲍菇与金针菇一样,也是属于原基发生快的品种。在我国杏鲍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季节栽培;二是与金针菇一样,利用周年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栽培杏鲍菇。5.1自然季节栽培5.1.1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18℃,低于10℃和高于18℃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南方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栽培;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温度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