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棉花黄色、乳白色和白色花瓣中类黄酮类代谢物质成分及差异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棉花花瓣颜色的形成机制和花瓣色素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平台和Analyst 1.6.3软件对海7124(黄色花)、TM-1(乳白色花)和石系亚1号(白色花)3种花瓣中的类黄酮物质进行...  相似文献   

2.
云南茶花在明、清文献中曾有七十二品种之说。近年来,又不断从自然杂交种子中和成片的原始森林及人工林中进行选优,因此据不完全统计,品种约有150种以上。现将部分新品种简介如下: 1.白鹤飞舞(又名腾娇)花呈牡丹型。花瓣25~27片,外层呈波状,微带红色,内层扭曲直立,纯白或略带红晕,花径12~15厘米。雄蕊分束夹生于花瓣之之间;雌蕊畸形或正常。花期1~  相似文献   

3.
黄花远志又名黄花倒水莲、吊吊黄等,远志科灌木。株高70厘米左右,茎干灰白色;叶互生,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质柔软,叶色浓绿,有丝绢状光质感。夏秋开花,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长25~30厘米,下垂;花长约1~1.5厘米;萼片花瓣状,红紫色,花瓣鲜黄色,中央的花瓣先端有显著的缨(见图);花期长达2~3个月。黄花远志适宜作为观赏植物栽  相似文献   

4.
晚上,我正在看书,一阵阵令人陶醉的香味飘进来,莫不是我的千层茉莉开花了?可不是么,一朵朵白花像小星星似的,煞是喜人。茉莉花通常有3种瓣型:单瓣、重瓣和千层瓣。它们都喜25~35℃的高温,花期5~10月,白花,都有诱人的香味。在枝叶形态和习性上没有太大区别,最大的不同就在花瓣多少及花朵大小上,以千层茉莉观赏价值最高单瓣茉莉花蕾小而尖,开花后花瓣很少,整朵花小而单薄,在广州很难见到。重瓣茉莉花蕾大些,像个乳白色小灯泡,顶部略圆(图1),它的花朵大,两层或多层,花瓣约15片,整朵花看上去比较丰满(图2)。千层茉莉的花蕾又大了许多,顶部平而圆,侧看显得很宽(图3),花朵大,花瓣多。千层茉莉花形分两种:一种以大瓣为主,整朵花看上去像一个雪球,花心有小碎瓣,比例很小,几乎看不出来(图4)。另一种外轮是大瓣,花心由许多小瓣组成,小碎  相似文献   

5.
远观,像是翩翩欲飞的彩蝶,绚丽夺目;近瞧,又似只只飞蛾伏在草间,这就是蛾蝶花。蛾蝶花(Schicanthuspinnatus)系茄科蛾蝶花属1~2年生的草本花卉,原产南美智利。全株疏生着微粘的腺毛,叶互生,1~2回羽状全裂,原品种高50~100厘米,园艺栽培变异的矮生品种高30~45厘米,家庭栽培以此种为佳。圆锥花序,顶生,花多,花冠径3~4厘米,花瓣5片,平展,其中3片花瓣的基部为红色、紫色、堇色,并有一黄色斑块,其上镶嵌着红色或紫色的脉纹或斑点,花瓣外沿有红  相似文献   

6.
张瑞茂  汤晓华  李敏  陈大伦 《种子》2007,26(8):13-15,20
以具埃芥细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为试验材料,通过与7个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G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且都具有加性效应,不存在细胞质效应。若以R表示显性有瓣基因,r表示隐性无瓣基因,则NF001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中间型植株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即只有1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中间类型,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只要有两个显性基因存在时都表现为正常有花瓣类型,现有正常有瓣甘蓝型油菜资源中,1对、2对、3对、4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型均有存在,但1对显性纯合基因型的有瓣品种(系)相对少一些。  相似文献   

7.
以威氏绿绒蒿(Meconopsis wilsonii)花蕾期、开裂期、全展期的花瓣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不同时期花瓣中类黄酮含量和金属离子含量进行测定,以期发现类黄酮、金属离子与威氏绿绒蒿花瓣呈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威氏绿绒蒿花瓣类黄酮含量随花瓣发育的总体变化规律为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类黄酮含量在各个时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金属元素含量以K、Ca、Mg居多,Cu元素含量始终维持在最低水平;其中Fe、Ca、K 3种元素与花色显色呈正相关,含量变化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同时类黄酮含量变化与此3种元素含量变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性,在花蕾期白色阶段(B1时期) 3种元素含量较其他时期都高,随类黄酮含量积累至花蕾期粉紫色阶段(B2时期) 3种元素含量减少,推测Fe、Ca、K 3种元素与类黄酮结合形成复合物;Zn元素在各时期变化并不明显,推测Zn元素一定程度上参与花色形成,并不是主要参与者。本研究通过对威氏绿绒蒿不同时期花瓣中类黄酮含量和金属离子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深化对其花色形成的认知,以期为绿绒蒿花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查尔酮合酶基因导入仙客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A,CHSA)是花色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在植物中表达的量可能影响花的颜色。本项目从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特定发育阶段的花瓣的cDNA中,克隆到查尔酮合酶基因CHSA,插入到含有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的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BI12l和pWM101中,首次通过原位生殖系统导入法(具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仙客来,成功地得到4400余粒仙客来转化种子,8株白花植株的个别花瓣出现了黄斑或略显黄色,甚至个别花瓣变成了黄色花瓣:3株白花植株的个别花瓣一半变成了桃红色(二乔),甚至整个花朵完全变成了桃红色。转基因仙客来经PCR检测呈阳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析杜鹃品种大鸳鸯锦花瓣粉色条纹形成的分子机制,挖掘与粉色条纹形成相关的关键基因,选取大鸳鸯锦盛花期花瓣,对花瓣白色区域与粉色条纹区域的色素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利用Illumina HiSeqTM测序平台对它们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鸳鸯锦花瓣粉色条纹的形成是由花色苷积累引起的。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与白色区域共鉴定出7 08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 802个,下调表达基因3 284个。与花色苷形成相关的花青素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在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中更为活跃。根据DEGs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从与花色苷生物合成代谢相关及其调控途径共筛选出31个DEGs,其中26个为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5个为转录调控基因(3个MYB和2个bHLH);26个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共编码9种酶,其中20个基因在花瓣粉色条纹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色花瓣组织;通过NCBI同源搜索发现2个R2R3-MYB和1个bHLH与已知调控果实或叶片中花青素合成有关的同...  相似文献   

10.
一、‘宋梅’的花容宋梅开梅瓣品时,外三萼宽圆,瓣缘前部略向内收(俗称紧边),二花瓣上端含花粉质,捧遮蕊柱似蚕蛾状(俗称软蚕蛾捧),唇(舌)平伸或略微下卷(称刘海舌);开梅形水仙瓣时,外三萼经常会放长或萼端有尖锋,但主要表现为唇瓣明显下卷;开荷形水仙瓣时,近似梅形水仙,而瓣面更宽大,株形亦壮大,唇瓣大幅度下卷,但花瓣捧兜转浅,花开久后,几近无兜(俗称滑口),花瓣上端亦无花粉质。但无论开何种瓣形的定型品,花色均为嫩绿,质感润而糯,花容端庄,神韵不凡。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界中,被子植物的花瓣有着特殊的生物学功能,花瓣在植物的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与多种授粉昆虫产生接触的界面,有利于授粉者驻留在花瓣上进行高效的传粉作业,从而影响植物的授粉和农作物产量。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其花瓣的结构简单,细胞类型少,是研究器官形态建成的一种非常理想的模型。JAGGED(JAG)是一类具有单链C2H2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器官形态发育和极性生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综述讨论了拟南芥转录因子JAG作为重要的生长调节子调控花瓣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以及JAG通过调控生长素信号通路、边界特化和DNA复制等方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花瓣器官发育,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对JAG调控花瓣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油菜花瓣实验检测油菜菌核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油菜菌核病是由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害主要通过感染了核盘菌子囊孢子的花瓣落在植株茎、叶上来侵染植株。本实验采用添加了两种不同PH指示剂的改良型Steadman’s培养基检测被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样品采自合肥的两块不同试验田,在油菜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每天采摘新鲜花瓣在室温下培养,结果表明整个花期,除1块田1天没有检测出外,其余每天都有被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出现(感染子囊孢子的花瓣接种后培养基变色)。油菜初花期被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较少,而盛花期和终花期被感染的花瓣较多,第一块田被感染的花瓣数在两种培养基上出现的百分率分别为32.0%和40.2%,第二块田分别为27.3%和35.7%。第一块田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指分别为2.7%和1.8,第二块田分别为1.5%和0.4。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数与后期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829,r0.05=0.811)。研究被感染的花瓣数可以帮助决定最适宜的病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3.
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是一种水陆两地均可种植的“两栖”植物。广泛的适应力使它在湿地绿化中备受青睐。它是鸢尾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根状茎短而粗壮,叶片黄绿色,剑形,长60~100厘米,宽1.5~3.5厘米,叶片中脉明显。长江流域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花葶与叶片近等高,花鲜黄色或乳白色(图1、2),外轮花瓣广披针形,上有齿形的褐色斑纹,内轮花瓣窄小直立。花后结实率高,种子8月下旬成熟,蒴果内有种子30~100余粒不等,多呈扁平状,褐色。它有其他值物少有的“胎生”现象。在水边等空气湿润地带或秋雨绵绵时节,成熟的种子在植株上就会萌发、  相似文献   

14.
超巨大轮花毛茛,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89年从日本引进的花毛茛优良品种。它的花朵直径可达5~8厘米,单花花瓣达数百瓣,大大超过了一般品种的花毛茛(花径仅2.5~4厘米,花瓣不超过100瓣),花色有大红、紫红、黄、白4种,颜色极为纯净,光泽明亮,观赏价值极高,可作盆花、鲜切花和花坛花卉。花毛茛是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南部。块根纺锤形,长1.5~2.5厘米,粗2~5毫米,常数个聚生根颈部。茎单生或稀状分枝,具毛。基生叶阔卵形或椭圆形或为三出,边缘有钝齿,  相似文献   

15.
菊花花瓣组织培养,即通过愈伤组织的不定芽或胚状体途径成苗,这是获得菊花新类型和无病毒苗的一个途径,也是发展菊花商品性生产的重要途径。采用花瓣组织培养得到的菊花植株,其叶形、光周期性、花朵(包括花色、花形、瓣形)等皆发生明显的变化,有利于选择和培育出新的品种。菊花(Chrysan Themun morifollum)为我国传统名花,迄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品种有3000多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取材,研究了红色、金黄色、白色和粉红色玫瑰花花瓣、花蕊、花萼和叶片清除DPPH能力,结果表明,红色和金黄色玫瑰花瓣对DPPH清除能力比白色和粉红色强;四种玫瑰花花蕊都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且无显著差异;粉红色和金黄色玫瑰花花萼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在较高的浓度下四种玫瑰花的叶片同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在实验条件下,红色、金黄色花瓣以及不同花蕊50%DPPH清除率(rs50)都小于芦丁的rs50.  相似文献   

17.
正香石竹(康乃馨),端庄华美,清香悠长,花色多(有红色、粉红色、黄色、白色和紫红色等)而美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广受大众垂爱。香石竹是重要的经济花卉,被许多花农栽培,不过在自然条件下易凋萎干枯腐烂,为延长货架期、观赏期和提高栽培效益,应高度重视保鲜储藏技术。一、切花枝储藏保鲜1.采收切花枝(是带枝的切花,平时多称为切花,也称为切花枝)采收是否适时和科学对保鲜储藏有很大影响,不可轻视。(1)剪切时间。需长途运输和储藏较长时间的切花,宜在花瓣显色和花瓣1.5~2厘米长时剪切;及时应市或就近销售的切花,应在外轮花瓣展开到与花梗成  相似文献   

18.
报雨花——新西兰吐尔特岛有一种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的花,当湿度升到一定程度时,花瓣就收拢;当湿度降低时,花瓣则慢慢伸展。所以花瓣一收拢,不久就会下雨;花瓣一伸展,天气必然晴好。  相似文献   

19.
Q:花粉粘在花瓣上,应如何去除?A:花粉细胞渗透性强。粘在花瓣上1天以上就不易去除了,若粘在花瓣上不到5小时可用胶布粘除。无论用水冲或刷子扫都不易去除已粘在花瓣上的花粉,而且刷后还易造成花瓣受伤褐变。Q:为何在冷藏库中不能将花朵与水果放在一起?A:水果在冷藏中会产生大量乙烯,给花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双色鸳鸯美人蕉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扩增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及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序列,并利用RT-q PCR技术检测CHS、DFR及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在双色鸳鸯美人蕉同一朵花不同颜色部位、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以及在不同花色美人蕉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通过扩增分别获得了549 bp的CHS基因片段及570 bp的DFR基因片段,与红掌、百合等相应基因的同源性达70%~95%。基因表达分析表明,CHS及DFR在红色花瓣中的表达量高于黄色花瓣,CHI在黄色花瓣中的表达量高于红色花瓣;CHS与CHI在红色花瓣中随着发育表达量逐渐增大,在黄色花瓣随发育表达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DFR在红色及黄色花瓣的发育后期表达量逐渐增大;在不同花色美人蕉花瓣中,这三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