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奶牛》2014,(22):64-64
<正>中奶协发[2014]27号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定于2015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为加强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市场与消费、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奶产业各环节的技术交流,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与推广奶业生产中好经验、好做法,经中国奶业协会研究决定。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文范畴:(一)综合发展1.奶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2.奶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是2007年10月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的第一批10个试点体系之一,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大学,共有26位岗位科学家和23个综合试验站。体系紧紧围绕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以奶业生产急需的技术为突破口,提升我国奶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奶业技术示范与推广,为我国奶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2年体系共鉴定成果5  相似文献   

3.
《饲料广角》2012,(17):3-3
日前,第五届中国一澳大利亚奶业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率团参加并致辞,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修·科瓦尔代表澳方致辞,本届对话会由“奶业发展回顾与展望”、“奶业法规与质量安全”、“奶业技术专题研讨”等议题组成。会议由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杨振海主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奶牛中心等单位专家出席。中澳双方代表共30人参加。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保健》2012,(10):83-83
日前,第五届中国一澳大利亚奶业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司长率团参加并致辞,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畜牧业司马修科瓦尔司长代表澳方致辞。本届对话会由“奶业发展回顾与展望”、“奶业法规与质量安全”、“奶业技术专题研讨”等议题组成。会议由农业部畜牧业司杨振海副司长主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奶牛中心等单位专家出席。中澳双方代表共30人参加。  相似文献   

5.
<正>牛奶是世界公认的营养成分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小康社会不能没有牛奶,实现小康不能没有民族奶业。"十三五"全国奶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奶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振兴民族奶业、重塑消费信心提出明  相似文献   

6.
<正>奶业是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奶业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乃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就国内外奶业发展形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中国奶业与世界奶业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奶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两个品牌化的培训平台,向奶牛产业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宣贯奶业政策法规,转化产业新技术,培养产业"真功夫"人才,培育代表中国奶牛产业发展主流和转型升级方向的产业主导力量。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培训经过四个阶段的创新发展,始终围绕着产业政策推广、牛场建设、奶牛育种、奶牛繁殖、粗饲料供给、营养配方、饲养管理和福利控制、疫病防控、粪污处理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产现状、市场与贸易、加工与消费、技术研发等角度对2023年中国奶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中国与奶业发达国家产业素质的差距点,为中国奶业发展提出技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奶牛》2014,(16):7-7
<正>为了加强体系内外的交流合作,推广健康养牛技术与经验、普及牛病防治知识,华中农业大学暨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研究室决定主办"第6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会议承办单位为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恒都综合试验站协办。会议主题为肉牛业奶业协同发展,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奶业无疑是全球最重要的畜牧业之一,奶业的发展还关系着国民体质的增强,在《我国农区奶业发展模式与技术支撑体系》一文中,作者就关系到如何引导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的"奶业为什么在全球畜牧业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奶牛业出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奶业出现的滑坡?"等问题,从奶业的自然属性、我国奶业发展过程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农区奶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措施及奶业技术发展和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为构建京津冀奶牛产业发展大格局,近日,三省市的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建设四大平台增进奶业全方位交流,推动京津冀奶业一体化发展。协议具体包括4个方面内容:第一,建设合作及信息共享平台。组建"京津冀奶牛产业创新团队专家组",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奶牛产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在2009年依托自身的资源条件和财政支持,建立了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积极探索本省奶业的科学发展之路。在奶业现代化的趋势下,云南省奶业正在积极发掘自身潜力,力争实现云南省奶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中奶协发[2017]7号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2017年6月16-18日在南京市召开。为加强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市场与消费、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推广奶业生产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经中国奶业协会研究决定,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出版大会论文集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论文范畴:(一)综合发展1.奶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2.奶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3.生鲜乳收购站建设与管理;4.奶源基地建设进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中国奶牛》2014,(Z3):66-66
<正>9月26-28日,美丽的山城重庆,云雾缭绕,桂香氤氲,以"肉牛业奶业协同发展,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同步提高"为主题的"第6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如期而至。此次大会由华中农业大学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主办,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承办,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恒都综合试验站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奶业振兴,近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明确奶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当前我国奶业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析认为:尽管受国际市场影响,生鲜牛奶价格低迷还将持续,奶源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我国奶业市场空间依然巨大。针对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的困境,重点描述了强化宏观引导,持续助推产业向上;建立原料奶价协调机制,平抑市场波动;加大技术投入、产业内部提档升级,强化抗风险能力;着力推广现代奶业实用技术,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等维护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产、贸易、市场和成本收益的角度对中国奶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探讨当前奶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奶业振兴的政策建议。近年来,中国奶业在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支持下有了较大进展,养殖方式加快转型,乳品质量不断提升,但中国奶业发展仍面临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缺乏信心、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促进奶业技术进步,推动奶业节本提质增效;提升中国奶业品牌竞争力,逐渐恢复消费者信心;完善奶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奶农与加工企业的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18.
奶业产业一体化对奶业发展和实现奶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中部地区奶业产业化基础不好,层次不高,严重影响了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中部地区推进奶业一体化的必要性,提出要通过不断改变奶业产业的生产模式、加大对行业的监管、提升奶牛的科学养殖水平、加深对奶业产业一体化的认识、成立奶农组织和形成合同收奶模式等方法推进奶业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农业部组织部分省级农牧部门、奶业20强企业及其他奶业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和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旗帜乳业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商奶业发展大计,研究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围绕"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实施《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标志产业是奶业,奶业也是我区畜牧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一个产业,而且,我区奶业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全区拥有4800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场和丰富的饲料及可利用的农副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