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参照GenBank上已发表的次黄嘌呤核甘酸脱氢酶(IM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34个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缺12型)国际标准株进行了IMPDH基因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17型、24型、32型、33型和34型外,其他29个血清型都为阳性,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3%~100.0%,所推导的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为94.7%~100.0%。为进一步研究IMPDH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对小蠹虫天敌种类调查,发现其主要天敌种类有郭公甲(ClerusdealbatusKraatz)、小蠹蒲螨(PyemotesscolytiOudemans)、果树四斑金小蜂(CheiropachusqucdrumFabricius)、白翅啄木鸟(Dendrocopoleucopterus)等。在对小蠹蒲螨进行寄生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6~29。C条件下,小蠹蒲螨完成1代需7~14d,单头膨腹体产螨量为(60.6±3.8)头,其中雌性占产螨总量的93.7%~98.0%,在杏园内释放小蠹蒲螨,多毛小蠹的寄生可达48.0%。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国福建省流行的猪瘟病毒E0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方法】应用RT-PCR,从我国福建省送检的54份病料中扩增出14份猪瘟病毒E0基因,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并测序。利用DNAstar分析软件,对所测定的14株流行毒株与参考毒株的相应基因片段进行同源性及序列分析。【结果】得到约801bp的猪瘟病毒E0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14株福建流行毒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其中FJ216与ALD、Alfortl87、Brescia、CHVRI、GPE、Glentorf、CAP、Shimen和HCI。V等我国主要参考毒株属于基因1群,其他13株流行毒株和我国另一分离株GXWZ02属于基因2群。基因1群的FJ216与HCL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0%和94.3%,与Shimen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1%;而另外13株流行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7%~99.9%和93.84%~99.6%,13株流行毒株与HCLV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8%~88.1%和86.8%~89.5%,与Shimen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4%~90.8%和88.6%~93.9%。得到的14株猪瘟病毒E0基因具有RNase活性的2个区域均高度保守,没有发生变异。【结论】福建省近期流行的猪瘟病毒以基因2群为优势毒株,而且大多数与HCLV、Shimen毒株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对该病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利用 D 型产气荚膜梭菌贵州分离株(CP02株),根据 GenBank 中登记的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 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与 NCBI 登录的参考毒株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D 型产气荚膜梭菌 CP02株基因片段大小为456 bp,与 CWD_CN_409、NCTC_8533、NCTN_6121、ETX21512、KurCpD1、CtrCpD2、IVRI_Vac1和 IVRI_49菌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8.5%~10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8.4%~100%。碱基突变以 A-G、C-T 间的转换为主,也发生低频率的 A-C、G-T 间颠换,但突变均为点突变。  相似文献   

5.
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线粒体nad1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弓首属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属狮弓蛔虫线粒体DNA(mtDNA)中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1)基因部分序列(pnad1)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和种群遗传关系。[方法]先用同位素(γ^33P)标记上下游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单个虫体线粒体pnad1片段,然后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pnad1片段进行多态性研究,最后挑选出代表性样品进行测序,并利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版本5.01)对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犬弓首蛔虫种内pnad1基因序列差异为0.3%-1.9%,与猫弓首蛔虫、马来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的种间序列差异分别为11.0%~14.1%、10.7%~12.4%、12.6%~13.7%和17.5%~18.2%。猫弓首蛔虫种内pnad1基因序列差异为2.8%,与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的种间序列差异分别是12.0%~13.0%、15.1%和18.6%~21.2%。马来西亚弓首蛔虫种内pnad1基因序列差异为0~0.3%,与牛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的种间序列差异分别是12.4%~12.8%和18.6%~19.0%。[结论]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和马来西亚弓首蛔虫不同地方虫株的pnad1序列都有一定差异(0~2.8%)。但种间pnad1的序列差异(10.7%~21.2%)明显高于种内的序列差异,说明nad1基因可以作为弓首蛔虫和狮弓蛔虫分子分类及种群遗传关系研究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猪流产衣原体CP/12株om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重组MOMP蛋白的免疫活性,揭示omp-1基因(编码MOMP蛋白)在猪流产衣原体诊断和防治中的作用,用PCR法扩增猪流产衣原体omp-1基因,将特异性扩增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比较分析序列后确认为目的基因,与GenBank中4株流产衣原体omp-1基因和氮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9%,与其他各型衣原体代表株的相似性为71%~88%,氨基酸序列也有较大差异。将omp-1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上,再对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表达宿主菌,以IPTG诱导该重组菌,结果显示该重组菌表达了融合蛋白;用猪流产衣原体多克隆抗体对表达的重组MOMP蛋白进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该重组MOMP蛋白具有结合特异性抗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Ⅱ型基因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克隆了含大肠杆菌志贺样毒素Ⅱ型基因的2.0kbSau3AⅠ酶切片断,对插入片段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1298bp的核苷酸序列包含2个完整的开放读框,其中SLT ⅡA亚基基因编码区长957bp,编码319个氨基酸多肽,SLTⅡB亚基基因编码区长267bp,编码89个氨基酸多肽,与已知人源的SLTⅡ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具有99%的同源性,与SLTⅠ结构基因相比,A亚基同源序列为56.43%,B亚基为60.15%。  相似文献   

8.
黄瓜EST-SSR位点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NCBI网站下载6344条黄瓜EST,通过前处理得到全长为2.91×10^6bp的无冗余EST6033条。利用SSRHunt-er软件从这些序列中搜寻到729个SSR,分布于667条EST中,出现频率为12.08%,分布频率为1/3.99kb。单、二和三核苷酸重复是主导类型,三者共占总数的89.71%。A/T、AG/CT和AAG/CTT分别是单、二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总数的29.77%、21.12%和14.95%。黄瓜EST-SSR以4~10次重复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于12~20bp。最后对这些EST-SSR的多态性潜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MyoC基因在肌肉发生过程中具有中心调节作用。根据GeneBank中已发表的猪、人、小鼠和牛的MyoG基因5’侧翼和部分第1外显子序列设计PCR引物,采用Touch—DownPCR技术扩增了甘肃马鹿MyoG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构建了重组克隆载体pMD18-T—MyoG,并通过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对阳性克隆进行了鉴定、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马鹿MyoG基因启动子区序列长685bp,其与猪、人和小鼠的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1%、84.9%和82.6%,且不同物种间保守性较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甘肃马鹿MyoG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海南株的分子特征,采用PCR方法从疑似PCV2感染的猪组织病料中扩增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株PCV2海南株均属于PCV2b型,其中7株为PCV2b-1C亚型,1株为PCV2b-1A/1B亚型.PCV2海南株的ORF2基因的长度均为705 bp,编码234个氨基酸.Cap蛋白的抗原表位区发生了一定的变异.8个PCV2海南株的ORF2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5.3%~99.7%和93.6%~100%.海南株与国内分离株(AY682994,AF381175,JX945577,JX682407,AY180397)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1.0%~99.9%,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为91.0%~99.6%.海南株与国外分离株(NC_005148,JQ994268,KJ187306,AF201307,AF454546,AY754020)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0.0%~97.0%,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为88.0%~97.9%.海南株与疫苗株SH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2%~100.0%,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为94.9%~100.0%.海南株与疫苗株LG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0.6%~91.7%,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为89.7%~91.0%.这些数据为海南地区PCV2的防控和疫苗株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1986-1993年间药用植物上尾孢类真菌的7个新种及1个新组合,新种是:广东尾孢,寄生于山药,玄参生尾孢,寄生于玄参,溪黄草尾孢,寄生于溪黄草,佩兰尾孢,寄生于佩兰,泽泻生尾孢,寄生于佩兰,泽泻生尾孢,寄生于佩兰,泽泻生尾孢,寄生于泽泻,姜三七尾孢,寄生于姜三七,及长春花棒孢,寄生于姜三七,及长春花棒孢,寄生于长春花;新组合是使君子假尾孢。新种均有拉丁文描述。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鸭盲肠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caecumalis sp.nov虫卵孵化所需的最适温度和光照,设置每天室外日照3h、不同室温(28~36℃、20~28℃、10~20℃、0~10℃)以及在27℃恒温、无光照条件等5个试验组进行虫卵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室温28~36℃组和室温20~28℃组的虫卵发育较好,其孵化率分别为27.5%和25.2%,孵化时间分别为14d和21d;室温10~20℃组的虫卵发育较差,其孵化率为5.1%,孵化时间为28d;室温0~10℃组虫卵不发育;而27℃恒温、无光照条件组,虫卵发育差,毛蚴多死亡,孵不出毛蚴。试验表明鸭盲肠杯叶吸虫虫卵发育的适宜条件为20~36℃,每天日照3h。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鸭盲肠肿大坏死症的病因,对38只20日龄肉鸭分别予以饲喂患盲肠肿大坏死症的病鸭内脏混合物、发病地的泥鳅以及从泥鳅体内分离出的囊蚴,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泥鳅饲喂组和500个囊蚴饲喂组均出现典型的盲肠肿大坏死症症状,100个囊蚴饲喂组只有轻微的症状和盲肠病变;从泥鳅饲喂组、500个囊蚴饲喂组和100个囊蚴饲喂组病变盲肠内均检出盲肠杯叶吸虫,平均数量分别39、61.7和11.8条.只-1,3组均检出虫卵;而病鸭内脏饲喂组不发病,亦未检出盲肠杯叶虫。试验结果表明盲肠杯叶吸虫是鸭盲肠肿大坏死症的病原,病例发生地水田中的泥鳅是盲肠杯叶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4.
鸡下丘脑组织表达序列标签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cDNA文库的基础上,测定了83个鸡下丘脑组织表达序列标签。结果表明:50个KST可以在Genbanl(中找到同源序列,其中12个为线粒体基因,12个为功能未知EST,21个为新EST。对50个具有同源序列的EST进行了功能分类。已知EST和未知EST的蛋白阅读框预测及与蛋白质数据库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克隆CHH0014、CHH0022、CHH0028、CHHD21均获得了同源性较高的同源产物,其中克隆CHH0022、CHH0028和CHHD21均有多个物种的不同蛋白与之同源。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龙眼几种新病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龙眼的6种新病害,分别是: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pauciseta(Sacc.)Y.X.Chen]引起的叶枯病,壳二孢(AscochytslonganC.F.ZhangetP.K.Chisp.now.)引起的叶斑病,拟茎点霉(Phomopsis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灰色叶枯病,盘二孢(Marssoninaeuphoriae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褐斑病和两种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longanC.F.ZhangetP.K.Chi,sp.nov.)(LeptosphaeriaguiyuanC.F.ZhangetP.K.Chi,sp.nov.)引起的叶斑病,后5种菌为新种。新种有拉丁文描述,其模式标本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16.
普通小麦品种Rulofen是我国小麦杆锈菌的鉴別寄主。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Rulofen无毒性的小麦秆锈菌的三个生理小种21C3、34、34C2对Rulofen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Rulofen所含的抗秆锈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Rul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三个供试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6.其抗性效应为;-;1~ 或1X~=-x~- ,因环境条件的影响,Sr6的抗性反应型不稳定;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34和34C2三个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30,其抗性效应为2=、抗秆锈病基因Sr6和Sr30对我国的小麦秆锈菌小种34类群都具有进一步的区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福建橄榄瘿螨Fujianacaricalus albumus sp. nov.主要为害橄榄新梢和嫩叶,造成叶片变褐、变硬、枯萎脱落。该螨背盾板、背瘤及足基节与橄榄裂柄瘿螨存在明显区别,为橄榄上发现的另一种瘿螨。调查结果表明,在福州地区福建橄榄瘿螨发生时期与气温及橄榄梢萌发时间有关,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一年中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其次为秋梢。本文针对福建橄榄瘿螨的发生规律,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992年,对陕西省10地(市)46个代表性县(区)连续3 a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陆生贝类普查和系统调查,在采集大量标本的基础上,经过室内鉴定,共鉴定出陕西省陆生贝类76种或亚种,隶属16科、31属。其中包括新种10个,陕西省新纪录种20个。这一研究结果对陕西省陆生贝类危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陆栖寡毛类进行了报道。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环毛类蚯蚓已知种类为21种,并且发现3个新种(亚种):Metaphire extraopapillae sp.nov.、Amynthas xingdoumontis sp.nov.。文中列出了星斗山的环毛类蚯蚓目录,并对几种蚯蚓作了补充记述和讨论。同时通过与梵净山、金佛山、峨嵋山环毛类资源的比较,分析了星斗山环毛类蚯蚓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泡桐属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发表了中国泡桐属1新种、2新变型,即山明泡桐Paulownia lamprophylla Z.X.Chang etS.L.Shi,sp.nov.;圆叶山明泡桐P.lamprophylla f.rotanda Z.X.Chang et S.L.Shi.fnov.;白花兰考泡桐P.elongata S.Y.Hu f.alba Z.X.Chang et S.L.Shi.f.nov.除外部形态特征外,并从叶片解剖、生物学、生态学及木材构造等方面论证了新种与邻近种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