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中成 《蜜蜂杂志》2008,28(2):16-16
越冬结束后,进入蜂群交易的高峰时段,对于养蜂者来说,选购到一群优良的蜂群是赢得一年养蜂成功的关键所在.笔者凭多年的养蜂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越冬结束后,进入蜂群交易的高峰时段,对于养蜂者来说,选购到一群优良的蜂群是赢得一年养蜂成功的关键所在.笔者凭多年的养蜂经验,提出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08,28(11):18-18
蜂群的越冬方式可分为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蜂群能够安全越冬.经笔者多年养蜂的体会,建议初学养蜂者,采用室内越冬的方式,因为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下启昌 《蜜蜂杂志》2008,28(2):24-24
初学养蜂者要使新购的少量蜂群快见效益,就必须多生产蜂产品和多增殖蜂群,但这两者又是矛盾的.怎样使这一对矛盾统一?笔者借贵刊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供初学养蜂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初学养蜂者要使新购的少量蜂群快见效益,就必须多生产蜂产品和多增殖蜂群,但这两者又是矛盾的.怎样使这一对矛盾统一?笔者借贵刊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供初学养蜂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蜂群误导管理,就是养蜂人以自身改造自然的手段,用于蜂群管理,使蜂群感受到的是虚假自然状况,事实上,这背离了蜂群的生物学特性.笔者初学养蜂时误导蜂群,教训颇多,写出来作为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7.
龚绍安 《蜜蜂杂志》2008,28(4):26-26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蜜蜂极易感染,小群大群都会感染,一经感染很难根治.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给健康蜂群构成严重威胁.据笔者所知.近4年来,与本地相邻近的三县市的12家蜂场,其中有10家蜂场的蜜蜂都先后不同程度患过白垩病,患病蜂群一般占该场蜂群的10%~20%.经过养蜂人员的积极治疗.到现在还有4家蜂场白垩病尚未治愈.白垩病成为本地养蜂人员的"头痛病".  相似文献   

8.
在养蜂管理中,蜂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蜂的效益,所以更换蜂王是经常的.但是,根据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一书中的研究[1],更换蜂王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才行,如果盲目地换,势必影响蜂群的采蜜量;流蜜期换王,可造成48%的减产;蜂王在蜂群里工作时问越长,蜂群的采蜜量越大.笔者根据我地的蜜源情况谈一下换王时间,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步县地处湘西南,蜂群越夏难尤为突出。据调查,平地越夏蜂群历年下降率都在40%以上,蜂农中流传着养蜂难过7、8月。越夏难是阻碍城步县养蜂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寻找蜂群越夏的有效途径,笔者将蜂群迁往海  相似文献   

10.
蜂群的越冬方式可分为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蜂群能够安全越冬。经笔者多年养蜂的体会,建议初学养蜂者,采用室内越冬的方式,因为安全性比较高。我是通过观察小河的流水情况,确定蜂群入室的  相似文献   

11.
赵良权 《蜜蜂杂志》2020,40(9):33-33
蜂群合并,是养蜂过程中淘汰弱群、扶壮强群常用的方法.因不同蜂群接受蜂王的信息素不同,不同蜂群气味不同,若不进行人工干预,直接将2群蜂合并在一起,常常会引起围王、工蜂间相互撕咬.现实中,很多蜂友在对蜂群合并时,都建议使用花露水.为此,笔者2020年4月先后对4群蜂进行了试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现特将经历分享出来,让广大蜜蜂爱好者和新从事养蜂的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汉生 《蜜蜂杂志》2008,28(6):16-16
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处北纬54.,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短暂,"夏至"节气天气炎热多雨.7月份气温最高、降雨最多,是养蜂的黄金季节,此期的蜂群管理关系到全年的养蜂收入.笔者经历了30多年的养蜂生产实践,总结出成熟经验,愿和本地区蜂友交流.  相似文献   

13.
分蜂是蜂群繁殖的自然形态,大多数西方养蜂者认为分蜂是蜂群管理的失败.历史上分蜂是养蜂的组成部分,蜂群分蜂是必要的,但新分群飞逃,对养蜂人来说是一种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古代养蜂者想出了许多控制分蜂的方法.现在控制分蜂已被视为蜂群管理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韩振和 《中国蜂业》2005,56(1):16-16
搞好春季管理是蜂群四季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蜂群管理的好坏对一年的养蜂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京郊养蜂生产和气候特点,春季蜂群的管理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养蜂者大多都邮购过种蜂王,一般3~5年就需从外地邮购蜂王更新种王,提高蜂群生产力.笔者养蜂多年,邮购过蜂王数次.下面谈点我在邮购蜂王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无论饲养者技术优劣,夏季蜂群几乎都可以存活,但冬季若技术不佳,蜂群就会大量死亡。所以老一代养蜂者总结说:“蜂好养,冬难越”。笔者回顾几十年的养蜂经历,越冬蜂死亡率大主要原因有:一、秋繁抓的不好秋繁工作没做好,有以下几种原因:(1)蜜粉源不佳,缺少饲料,未及时补喂,蜂群在半饥饿状态下繁殖.  相似文献   

17.
奖励饲喂的目的是刺激蜂群积极性,增加蜂王产卵.有的养蜂者提出在早春繁殖时,每天晚上或隔天一次给蜂群奖喂,以加快繁殖速度.笔者认为在早春繁殖期这样的奖喂意义不大,有时还会出现害处.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上,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变化频繁,昼夜温差大,无花期历时5个月之久(从10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旬),越冬蜂将经受空飞与严冬的考验.如何能使蜂群顺利越冬,来年蜂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是养蜂者的头等大事.笔者通过15年的养蜂实践,得出影响当地蜂群越冬的几个因素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春季,全国气温普遍偏低,特别是东北黑龙江省,倒春寒将节气比常年推迟了半个多月,致使越冬蜂新老交替及蜂群恢复期推迟,易造成蜂群春衰.在这样特殊年份里,如何应对低温冻害考验着每位养蜂者.笔者认为,采取三项措施维持蜂群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支持西藏自治区发展养蜂,我协助中国养蜂学会于2006年5月中下旬,在陕西麟游县购买了1 000箱意大利蜜蜂用汽车运往西藏.自那以后,我一直关注这千箱蜜蜂进藏后的繁殖情况.2008年12月11日我到云南楚雄市同浙江宁海县蜂友重逢时,惊喜获知:黑龙江老蜂友石树春父子已应聘到西藏养蜂.经同他父子电话联系,才得知千箱蜜蜂进藏后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