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是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可育出适合插秧机移栽的标准化地毯状秧苗,而且秧苗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消毒、床土调酸等技术基本上切断了病菌、杂草的传播途径,还具有省种、省肥、省秧田、增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槭化育秧技术是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机械以及温度调节和自动控制等手段。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所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便于机插,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产量高。育秧阶段采用了选种、消毒、床土调酸等技术,基本上切断了病菌、杂草的传播途径,还具有省种、省肥、省秧苗的特点,且延长了水稻生长期,提高了积温,便于水稻产区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按移栽秧苗的土层厚度可分为无土、薄土和带土三大类.近几年推广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三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插秧对秧苗有特殊要求,须采取设施化育秧.在育秧过程, 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采用这种技术育出的秧苗均匀、整齐、规格统一,以达到插秧移栽的地毯状秧苗标准,而且此秧苗快、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块分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使其根部随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一、规范化育秧规范化育秧是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关键,常用的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及硬盘育秧三种。规范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密度大、省秧田、秧龄短、秧苗成毯状。要求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根系发达、茎叶健壮、无病无杂。1、熟化床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  相似文献   

6.
水稻软盘旱育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钵体秧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掷,自由落人田间定植的栽培方法.该项技术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抛秧等先进工作栽培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具有增产、省工、省肥、省种、省模、提早季节等优点,且解除了农民弯腰插田的劳作之苦.1995年全省试验示范11333公顷,优势明显.盘育旱秧及抛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在人工控制环境的条件下按照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该项技术能在全国迅速推广,主要因为其增产效果显著,节本突出,即省工、省时、省秧田、省种、省水、省肥等。工厂化育秧技术主要是培育壮秧,农谚说:“壮禾先壮秧、秧好一半禾”。育秧不仅是一半禾的问题,还是关系到机械抛秧、插秧成败的关键问题。因此,要搞好机械抛秧、插秧,首先要抓好育秧关,按农艺技术要求,育出高质量、高标准的秧苗。  相似文献   

8.
水稻机插育苗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床土培肥是培育壮秧的物质基础。本试验采用三种形式的培肥,可以增加床土中的养分,供秧苗生长吸收,但以无机肥培肥床土较为理想,每50kg床土只需加25%三元复合肥150g。在二种类型的床土中,可以选择菜园土作为一家一户育秧,集体统一育秧可选择秧田土作床土。培肥后的床土能提高秧苗干物质的积累,增加秧苗粗度,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栽后早发。  相似文献   

9.
2000年绍兴县引进2台韩国产P600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种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使用情况简介如下。 1.秧苗培育 机插秧苗采用工厂化育秧,即在工厂里一次完成全部的育秧作业工序,培育出合格的秧苗,具有省种、省肥、省工和增产的效果,是实现水稻机械化栽培的基础。育秧盘是与P600高速插秧机相配套的硬  相似文献   

10.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国家经委和农业部技术推广项目之一。采用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可以早育秧、育壮秧、争积温、促早熟、增产幅度大;省种、省农膜、斤粮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工厂化育秧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户积极应用和推广的高科技项目。在工厂化育秧的设备中,怎样选择供电设备是降低育秧设备成本的关键。电源选择不当,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影响育秧设备效率的发挥、影响育出的水稻秧苗质量。结合我市的情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水稻机插秧在苍溪县永宁镇已是第5个年头,通过实践创新,目前已形成永宁镇独特的水稻机插秧稀泥育秧技术。稀泥育秧是在传统营养土育秧的技术基础上减少了取土、过筛、培肥、堆沤、盖土、做厢开沟等复杂工序,以较为简易的育秧技术育出与其他技术方式育出来的一样健壮的适合机插的秧苗,以较少的育秧成本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是:省工、省时、出苗整齐,不须专业机械设备。1秧母田选择和整理1.1秧母田选择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由于实际中条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育秧     
工厂化育秧是在人为控制水、肥、土、温湿度等条件下,给种子、秧苗以适宜的生长条件,培育出均匀、整齐、健壮的适用于机插的秧苗.它能有效减轻低温多雨等不利气候条件对秧苗的影响,是集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标准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育秧成本低、质量好、节种省秧田等优点,有利于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的育秧生产经营及管理,从而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实现粮食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3.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是通过专用设备在育秧盘内播土、播种、播水。然后采用自控电加热设备进行高温快速催苗及出苗。它是有便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采用的日本的高投入电气化育秧技术。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可为农户提供高素质的秧苗,减轻“倒春寒”影响,该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育秧工厂化、供秧商品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产业育秧环节存在的取土难、工序繁杂、生产成本高、肥害、药害和营养不均衡造成秧苗损害严重等问题,开展水稻基质板育壮秧肥水运筹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水稻炭基基质板育秧技术,实现轻简化育秧,省去备土、筛土、拌壮秧剂、除草等技术环节,直接铺基质板摆盘浇水播种即可,省工、省时、省钱、易操作,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具有对秧苗生长所需养分可调控的特性,能够更及时调控不良天气条件对培育壮苗的影响。同时避免大量取土造成大量优质农田、山地植被等生态环境破坏,实现了农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2种不同水稻育苗基质替代营养土在辽宁开原和东港地区进行育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凡宇基质各处理育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水稻基质培育秧苗的分蘖力、产量等指标与常规营养土培育秧苗相比不具优势,凡宇基质育秧在促进水稻种子出苗、提高秧苗素质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中主要是育秧技术,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是关键。对于中籼杂交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降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户接受,但育秧技术要求高。目前,常用育秧技术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等。在这几种育秧方法中,营养土(床土)采集、破碎、培肥、过筛、盖土等工序繁杂,比较费工费时,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插秧的需要。而淤泥软盘育秧即用大田淤(烂)泥替代营养土进行软盘育秧,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淤泥软盘育秧作业步骤:秧田的选择,精做秧田,铺放软盘,淤烂泥装盘,撒播稻种,开排水沟,拱棚盖膜,秧苗管理,起盘运秧,装秧机插。  相似文献   

18.
机械抛秧技术推广是水稻生产的一次技术革命,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在同等条件厂普遍获得增产。日前该项技术推广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要搞好该项技术推广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领。首先必须育好秧苗,秧苗的质量是搞好机械抛秧的决定因素。要有好秧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土壤的选择。育秧对十壤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一般要选择粘性较强的粘质土育秧,育出的秧苗不容易被破坏,抛出的秧苗分布均布。②控制好秧苗高度。机械抛秧对秧苗的高度有较高的要求,一般控制在150~200nun的范围内。③避免秧…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育秧环节的取土困难、工序复杂、秧苗素质不稳、无法实现规模化育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稻育秧专用基质,主要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为原料,根据机插对水稻秧苗的要求以及水稻秧苗营养生理特性和壮秧机理,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傻瓜化",为规模化和工厂化育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纸盘旱育秧技术是这两年淮安市淮阴区在实施水稻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过程中摸索总结出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育秧方法。用这种方法育出的秧苗壮,盘根好,适宜机插,插后活棵早、分蘖快、爆发力强。与工厂化育秧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省工、节本、省水、秧龄弹性大、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既可以以村组为单位实行大面积集中统一育秧,又可以由农户自行分散育秧,且育秧成本低,平均每亩育秧成本不足25元,比较适应现行的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模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