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土有机质含量对水盐运动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蒸发和淋洗过程中表层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的水盐运动规律,为盐渍土区培育建立“淡化肥沃层”以肥调控水盐提供过程。  相似文献   

2.
洼涝盐渍土“淡化肥沃层”的培育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1986-1993年微区及大田试验说明,对洼涝盐渍土采用不同培肥措施,培育“淡化肥沃层”,改善了土壤理化生物状况,提高了土壤肥力。因此,在不减少土体盐贮量的条件下,以“肥”调控水盐,把盐分调节在土壤表层40cm根系活动层以下,在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创造一个良好的肥水盐生态环境,以利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3.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稻小区和大区对比试验表明,钙鲜磷肥和硅肥混合施用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水稻植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增强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且能有效地降低糙米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硅肥300kg/hm^2和钙镁磷肥1800kg/hm^2混合施用,水稻增产率33.3%-36.2%,稻瘟病发病率下降51.3-54.1%,病虫害指数下降0.12-0.15,糙米镉含量相对下降72.1-84.2%。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鲁西北平原开发试验区重盐碱荒地实施引淡水淋盐降低耕层土壤全盐量、增施有机肥减轻盐害、农田覆盖减少蒸发,种农剂和“开大沟、留大背、浇大水,沟内集中施用有机肥、NP肥”植棉法等10项农业综合技术,使耕层土壤全盐量明显下降,土壤容重减小,土壤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4.5%提高到21.0%,粮食单产出治理前的6345kg/hm^2增另以1.253万kg  相似文献   

5.
吴政 《土壤肥料》1994,(3):10-11
连续五年试验证明,一年三季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2%-0.25%,土壤速效钾提高15.5-22.0mg/kg,每年亩增产稻从56.6-103.4kg,是培肥改土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黄淮海平原水盐均衡谈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和将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土壤盐渍化是黄淮海平原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多年的攻关研究成果,从区域,流域,土体水盐均衡角度,评估了该平原的土壤盐渍化的状况,认为土壤潜在盐渍化和盐害的威胁仍然存在,综述了土壤潜在盐渍化的研究进展,指出要加强水,盐、肥相关机理研究,在盐渍土区培育建立“谈化肥沃层”以肥调节土壤水盐。  相似文献   

7.
曲周试区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期进行秸秆还田并配合施用氮肥和磷肥,不仅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有积极的作用。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和磷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以播种前翻地深30cm,施P2O575kg/hm^2,秸秆4500kg/hm62,不施氮肥的处理为最高,达1.19%。增加氮肥和秸秆还田量并采用免耕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如免耕,施纯氮225kg/hm^2秸秆2250k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耐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分别接受四种氯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四个水平(0,1.5,3.0和4.5g/kg土)的处理。结果表明四种氯盐对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出苗均有不同影响。随着氯盐投入量的增加,出苗时期与对照相比,往后相应推迟1 ̄周。土壤中氯盐的增加,明显地抑制了地上部的生长,但在1.5g/kg土的剂量范围内氯化钙和氯化镁有促进块茎生长的趋势。四种氯盐在土壤中含量为1.5g/kg土以上时,其抑制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2-1994年的肥料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照明显增产,差异达极水平F-27.8^**。M6000N18处理年亩产最高为1011.4kg;有机肥单施M6000产量最高,但从经济效益看,M3000最经济,平均1000kf有机肥增产69.4kg,较M6000肥效提高38.1%;有机肥增产后效6000kg有机肥大于3000kg有机肥,氮化肥增产有同样趋势.  相似文献   

10.
红壤地区镁肥对作物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交换性镁量愈低,镁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愈显著。作物地上部含镁量和吸镁量也决定于交换性镁量大小;交换性镁水平与含镁量和吸镁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交换性镁能较好地反映土壤镁素对作物的有效性。此外,作物对镁肥的反应还受土壤交换性钾和钾肥施用的影响。当土壤交换性镁低于50mg/kg^-1,交换性K/Mg比大于1.3时,施用镁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998年在山东省桓台县的试验表明,超过常用量50%(2.7kg/hm^2)的赛类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 ̄4d,在作物中为1 ̄2d,在收获期的土壤、玉米秆和籽粒中,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或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广东省几个主栽甘蔗品种的肥料效应,提出广东省甘蔗专用BB肥的适宜配肥比例为N:P2O5:K2O=1:0.30:0.78 ̄1.00,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高产甘蔗推荐施肥量为甘蔗专用BB肥1140 ̄1410kg/hm^2,施用甘蔗专用BB肥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益,其肥效优于通用型复合肥(15-15-15)和当地肥料,单位面积投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红树林硫的累积和循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研究了珠江口红树林硫的累积和循环特点,并探讨其对土壤中硫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口五个红树群落硫的贮存量平均为170.42kg/hm^2,在群落硫元素的生物循环中,年存留量平均为17.601kg/hm^2,年归还量平均为35.603kg/hm^2,年吸收量平均为53.204kg/hm^2,周转期为3-8a,富集率均大于1。  相似文献   

14.
江苏里下河地区麦套移栽地膜棉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1500-1875kg/hm^2时,应施纯氮375kg/hm^2左右,N:P2O5:K2O投入为1:0.4:0.8.氮肥运筹上,基肥与追肥之比以30:70为宜;追肥宜分三次使用,第一次花铃肥在9.5台果枝时施用效果最好,第二次花铃肥在14-15台果枝时施肥,最后一次施肥(桃肥)在打顶后施用三宜,三次的投入比例为30:50:20。  相似文献   

15.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潮土硝态氮的分布及合理施氮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中在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时期潮土1m土层中硝态氮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3年不施氮肥的土壤仍有6~16kg/hm^2的硝态氮,其中0-20cm支占20%~34%,80%~100cm土层占10%~18%;每季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2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16.
^60Co可从土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转移到地上部各个器官。试验表明,在土壤污染量为1.3×10^5Bq/kg土时,春小麦各器官单位重量的放射性在度为根〉老叶〉叶鞘〉茎〉颖壳〉上部叶〉籽粒;污染量2.6×10^5Bq/kg土时,则为根〉老叶〉颖壳〉籽粒〉茎〉叶鞘〉上部叶;污染量1.3×10^5Bq/kg土时,为根〉老叶〉籽粒〉颖壳〉茎〉叶鞘〉上部叶。  相似文献   

17.
盐渍土盐分指标及其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任钊  田魁祥  松本聪  山崎  素直 《土壤》1997,29(6):326-330
用一元回归方法统计了分析了南皮县涝洼盐荒地开发区盐化土壤的盐分测定数据间的相关性。混合型土壤,全盐量0.1-1.5%范围,1:5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与全盐有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不同Cl^-/SO^2-3比率的土壤中,同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盐分组成不同,回归系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土壤中的除草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土壤中除草醚的方法。该方法对除草醚在水和土壤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9.0%和92.5%,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1.1×10^-2mg/L和0.11mg/kg。  相似文献   

19.
混合固氮菌剂-水稻联合体系的固氮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敢南京土壤条件下混合固氮菌剂-水稻联合体系的固氮特性。结果表明,紫香糯稻接种混合菌剂后,稻株利用的固氮量为1.03kg/666.7m^2,固氮率6.7%;拔节期-齐穗期是固氮高峰期,日平均固氮量达24.31mg/m^2·d,这阶段固氮量占整个生育期固氮量的40.9%;拔节期-成熟期的固氮量占整个生育期固氮量的70%以上;节肥能力为每666.7m^2 113.3kg硫铵;稻谷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施钾技术及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沙土农业区土壤速效钾低于60mg/kg的土壤上施用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水稻以其施或早期追增产效果好,其最佳钾用为K2O139.1kg/hm^2,最佳施用时产量为7648.3kg/hm^2,投入产出比为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