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南山区冷浸田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宇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73-174
阐述了皖南山区冷浸田的特点,分析低产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良措施,并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青砂泥田特征和低产原因,针对其障碍因素,提出以改水为主体。增加有机肥料投入,科学管水,改革耕作制度、实施配方施肥等综合配套改良措施,经生产实践证明,这些配套改良措施不仅能明显改善青砂泥田的理化性状,提高其肥力水平,而且能获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新罗区黄泥田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对新罗区15个乡镇213个黄泥田耕层土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黄泥田土壤酸化明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丰富,有效磷、速效钾比较缺乏,不同乡镇之间土壤养分含量不平衡,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变化小,磷与钾的含量差异大.要将中低产的黄泥田培育成中高产的浅灰黄泥田或乌黄泥田,可从增施有机肥,平衡土壤养分;推广稻草还田,扩种冬季绿肥;结合深耕施用石灰,逐步加厚耕作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控氮肥增施磷钾肥等方面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4.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碳和氮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下南方黄泥田碳和氮的变异规律及其与硝态氮累积的关系,阐明影响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因素。【方法】以25年定位试验为平台,通过室内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不施肥、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条件下黄泥田有机碳(SOC)、全氮(TN)、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氮素利用率的变化及与硝态氮累积的相关关系。【结果】(1)双季稻区,在提高土壤SOC、TN、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方面,有机无机肥配施明显优于单施无机肥,并以配施高量(70%)或低量有机肥(30%)效果最佳。(2)在等养分量条件下,与施无机肥处理相比,配施高量或低量有机肥处理在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有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等比例配施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有大幅减少,与不施肥处理基本相当。【结论】提高土壤质量以配施高量有机肥效果最好,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以等比例配施有机无机肥效果最佳。因此,从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考虑,该区域有机无机肥配施应注意配施比例。影响硝态氮累积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土壤微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合理科学利用提供参考,在湖北省孝昌县单季稻区利用田间试验研究6种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显著,对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在6种施肥措施中,以化肥+畜禽粪肥配施黄泥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23.06 g/kg、1.34 g/kg、111.66mg/kg、30.77mg/kg和148.33mg/kg,且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措施(P0.05);稻谷和稻草产量也最高,分别为9 638.38kg/hm~2和11 118.39kg/hm~2,也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措施(P0.05);水稻的综合农艺性状好。因此,在黄泥田水稻生产过程中,采用化肥和畜禽粪肥配施可有效培肥其土壤,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饶平县汫洲镇地处粤东沿海,位于三百门港西侧,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温光条件好,传统农业以粮食作物和蔬菜为主。经过多年的耕作,逐步演变成咸酸田,严重影响水稻生长,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使这有限的耕地资源不因酸化而丧失耕作功能,近年来,通过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开展对沿海咸酸田的改良试验,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饶平县汫洲镇永太田片咸酸田的改良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引黄灌区池塘养鱼发展速度较快,池塘间形成的台田,是发展粮、饲、草、菜与林果等良好基地。本文着重研究和论述台田的土壤类型、性状以及台田设计规格对合理开发利用台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德江县黄泥田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 181.99 kg/hm~2,P_2O_5167.11 kg/hm~2,K_2O 181.02 kg/hm~2,此组合理论上可获水稻产量为9 343.92 kg/hm~2。  相似文献   

9.
黄泥田连作晚稻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频率分析方法对模拟的黄泥田连作晚稻氮磷钾肥非典型效应进行寻优,在产量y≥5.4t/hm^2和利润/п野7600元/hm^2的约束条件下,获得晚稻较一和较佳施肥利润的三要素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N149.541kg/hm^2、P2O547.745kg/hm^2、K2062.194kg/hm^2,y=5.6250t/hm^2,N142.498kg/hm^2、P2O543.499kg/hm^2、K2O  相似文献   

10.
11.
湖北省丘陵区冲垅冷浸田的危害特点与利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垅冷浸田的危害特点是:水土温度低,泥烂田脚深,速效养分少,还原物质多。主要改良途径为:(1)以集流面为单位,建立微域农田生态系统;2.建设梯形条田,改良土壤,3,增诳有纲肥,实行配方施肥;4.推广水旱轮作和高产栽培技术;5.绿化山丘,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12.
连续5年进行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有机一无机肥配施对灰黄泥田地力变化及施肥效应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不施肥区土壤生产能力逐年下降;有机——无机肥配施区早期的稻谷产量与单施化肥区的相差无几,随着种植年限延长,配施区表现出增产趋势。不施肥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而速效磷、钾含量急剧下降到缺乏水平;单施化肥区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阳离子代换量都有所降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则提高了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缓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代换量,提高了土壤肥力。两个施肥处理全磷贮量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肥对南方黄泥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连续施肥26年南方黄泥田上进行土壤磷的吸附一解吸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方程拟合性较好(P<0.01).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牛粪或化肥与秸秆长期配施能降低土壤磷吸附亲合力常数(K)、吸附缓冲容量(MBC),提高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但土壤P最大吸附量(Xm)二者表...  相似文献   

14.
红安县花生土壤多为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棕壤,耕层浅薄,质地偏砂,剖面发育不完整,水、肥、气、热资源有限,土壤养分缺乏.应充分利用坡改梯、深翻改土、发展灌溉、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合理轮作、地膜覆盖等技术措施提高地力水平,达到花生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田间试验结果;黄泥田深耕到20cm比原耕深12cm增产12.27%,深耕16cm和20cm加奥普尔改土剂可进一步提高产量5.1%-7.3%。奥普尔改土剂与水稻专用肥配施,可比习惯施肥的水稻单产提高12.6%,土壤松软易耕。优化模式可采用深耕16-20cm,施用水稻专用肥+奥普尔改土剂。  相似文献   

16.
龙岩市新罗区现有耕地15670hm^2,浅灰黄泥田近4000hm^2,占耕地面积的近25.5%,是全区面积最大的土种。浅灰黄泥田分布于全区各乡镇,熟化度中等,剖面构型A-P.W-C型,耕层土色浅灰-灰色,质地中壤~重壤,属于高产田,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为6408kg。为摸清浅灰黄泥田养分状况,提高科学施肥水平,2003年在全区各乡镇取浅灰黄泥田土样68个进行养分化验分析,并调查访问了58户农户的水稻施肥现状,兹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黄泥田免耕直播小麦“3414”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氮、磷、钾最佳产量施氮(N)14-17kg/667m^2,磷(P205)4-7kg/667m^2,(K2O)5-7kg/667m^2,三要素比例为1:0.3-0.5:0.4-0.8,最佳产投比为1:7-9。  相似文献   

18.
19.
以老挝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老挝土壤的形成条件、主要土壤类型的基本性质及改良利用进行论述,旨在为老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土壤改良、培肥地力提供参考。通过收集老挝土壤相关资料、实地调查及采样分析,结果显示,老挝主要土壤类型以低活性强酸性土、高活性强酸性土、高活性淋溶土为主,基本性质为酸、薄、瘦,质地偏砂,以砂壤土为主,适耕性较好。改良利用过程中主要是中和土壤酸度,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有效钙、镁的供应量,降低交换铝的毒害作用;同时,增加有机肥,适当施用氮、钾肥,提高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西藏拉萨市农业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萨市属于一江两河农业区,是全区商品粮主要生产基地,农业土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拉萨市农业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影响农业生产的障碍因子,提出了该地区土壤利用改良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