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 cm-M DP 925~1110 M 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PSA、FPSA的检测,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54例骨转移瘤,阳性率62.1%。在接受2~6次骨显像随访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第1、2、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癌分别为28例(32.2%)、14例(16.1%)、9例(10.4%);第4~6次被确诊骨转移癌各有1例(1.1%)。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的PSA和FPSA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治疗随访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癌在行骨显像随访时,联合检测PSA、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评估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手术前、术后3个月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指标。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排尿困难均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PSA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较术前明显升高、RU较术前明显减少、IPSS、QOL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3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5例因全身衰竭死亡,24例带瘤生存。结论 TURP结合I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清F/T值、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检测经病理诊断的52例前列腺癌、1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总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计算F/T值;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比较F/T及PSAD在诊断两种疾病的意义。结果在tPSA≤4.0μg/L时候,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T或PSA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PSA〉4.0μg/L的区域时候,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T或PSA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T比值及PSAD有利于临床上对前列腺癌以及前列腺增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世界范围内,男性癌症增加率居世界首位的当属前列腺癌,想要预防前列腺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1.不过度摄入动物型脂肪。富含脂肪的饮食容易给前列腺带来恶劣影响,控制脂肪与盐分摄入、平衡营养的饮食是预防前列腺癌的关键。有研究报告称,牛奶喝得多的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在乳制品消耗量大的北欧诸国,前列腺的发病率也较高。建议40岁后的男性尽可能饮用低脂牛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前列腺癌(40例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证实)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前列腺无明显增大2例,增大53例;其中2例为包膜内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53例为包膜外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48例,等密度5例,均示前列腺外、后缘结节状、波浪状隆起,或凸出于包膜外的不规则肿块,有的伴周围结构器官受累,骨或远处脏器转移现象;以上病例增强均表现为低密度改变。结论:前列腺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腺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征象;CT增强扫描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外型)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前列腺癌(包膜内型)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方法 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鉴别微血管;细胞质单克隆抗体染色识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细胞核单克隆抗体染色识别HIF-1α阳性细胞。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CD34、VEGF和HIF-1α染色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D34和HIF-1α、VEGF和HIF-1α及CD34和VEGF具有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MVD、VEGF与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副性腺器官,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器官。从青年、中年至老年,均可发生各种前列腺疾病,如青年易患前列腺炎,进入中老年后易发生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癌以及比较少见的前列腺结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neprilysin(NE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39例前列腺癌和1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NEP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LNCaP及PC-3细胞中NEP mRNA表达下调,尤以LNCaP细胞更为显著;在经甲基化抑制剂作用后,PC-3细胞NEP mRNA恢复表达的程度明显高于LNCaP细胞。前列腺癌组织中NEP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前列腺。结论 NEP表达下调可能促进前列癌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前列腺疾病多期相螺旋CT扫描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平扫、动脉期(30s)、静脉期(65s)、实质期(95s)、延迟期(180s)对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6例前列腺增生、6例前列腺癌及4例无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多期相扫描,分析动态扫描CT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增生平扫CT值(35.7±3.5)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50.7±10.4)HU,静脉期CT值(67.2±12.3)HU,实质期CT值(70.1±7.0)HU,延迟期CT值(68.8±8.2)HU,动态曲线呈缓升-平台型;前列腺癌平扫CT值(29.8±5.4)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53.4±11.4)HU,静脉期CT值(51.2±7.8)HU,实质期CT值(52.6±7.2)HU,延迟期CT值(48.4±4.8)HU,动态曲线呈速升-缓降型;正常前列腺平扫CT值(38.5±1.3)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39.5±6.2)HU,静脉期CT值(55.5±2.1)HU,实质期CT值(57.0±6.3)HU,延迟期CT值(56.0±5.7)HU,动态曲线也呈缓升-平台型,但强化程度较前列腺增生明显低.结论 多期相动态扫描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SCID小鼠前列腺内接种LNCaP前列腺癌细胞建立了原位接种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用微量注射器在SCID小鼠的前列腺左右背外侧叶包膜下接种小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106个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皮下移植瘤模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的生存期、肿瘤转移发生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LNCaP前列腺肿瘤细胞和小鼠正常前列腺组织细胞的特征。结果发现原位模型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21±2.1)d较对照组(35.0±4.5)d明显缩短,差异非常显著(P0.01);原位模型组小鼠全部发生肿瘤转移,其中盆腔淋巴和肺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00%(15/15)、60%(9/15);电镜观察发现SCID小鼠的正常前列腺细胞与癌变后的细胞体积及细胞器均有很大差异。SCID小鼠的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癌体内的自然生长状况,为进行前列腺癌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3.0T 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具有最佳诊断效能b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患者48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24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序列(T1WI、T2WI)和多b值DWI检查(b值=0、800、1000、1500、2000、2500s/mm2)。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b值DWI联合常规扫描序列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无论b值大小前列腺良恶性组织平均ADC值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小部分重叠。随着b值增大,两者ADC值重叠范围会逐渐减小。当b值为2000s/mm2时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准确性明显大于其他b值。结论:3.0T MRI高b值(b1000s/mm2)DWI有助于对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尤其b值为2000s/mm2具有最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前列腺癌最佳b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不同b值评估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的差别。方法 80例前列腺癌患者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不同b值行DWI扫描。双盲下分析四种不同b值的ADC图像,测量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的ADC值。结果经验丰富医师应用b=1000s/mm2(85%和0.91)敏感性和AUC值明显高于b=300、700、2000s/mm2(P0.01),缺乏经验医师应用b=700、1000、2000s/mm2的AUC值明显高于b=300s/mm2(P0.01)。应用b=300、700、1000、b=2000s/mm2的ADC图像上测量前例腺癌平均ADC值分别为(1.33±0.32)×10-3、(1.03±0.23)×10-3、(0.88±0.21)×10-3、(0.68±0.15)×10-3 s/mm2,前列腺癌肿ADC值明显低于前列腺良性组织(P0.00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前列腺癌最佳b值为1000s/m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经尿道电切术(TURP)对高危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7例高危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患者采用TUVP联合TURP治疗.结果 切除前列腺组织10~55g,平均38.9 g.术后均一次性解除后尿道梗阻,最大尿流率从术前(5.8±3.0)mL/s升至(16.8±4.4)mL/s,残余尿从术前的(135.1±25.3)mL降至(20.2±6.4)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的(23.5±5.5)分降至术后的(8.5±1.6)分.生活质量评分从术前(4.9±0.9)分降至术后的(1.5±0.8)分.术前术后各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高危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TUIP联合TURP可有效、迅速改善后尿道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63和细胞角蛋白(CK)34βE 12在前列腺基底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 liV ision法检测35例前列腺增生症和15例前列腺癌组织p63和CK 34βE 12蛋白表达,每例选取10个腺泡进行观察,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63和CK 34βE 12在前列腺基底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8.3%(344/350)和93.1%(326/350),前者高于后者(χ2=11.28,P<0.01);p63和CK 34βE 1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未见表达。p63蛋白免疫反应颗粒位于前列腺基底细胞细胞核内,CK 34βE 12蛋白免疫反应颗粒则位于前列腺基底细胞细胞质内。结论:p63和CK 34βE 12在识别前列腺基底细胞中各有优劣,在前列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可作为一组基底细胞标记因子而配伍使用、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在农药使用区发生频繁。研究表明,在农业区所使用的众多环境化学制品中,农药由于雌激素性质和潜在的致癌作用,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根本原因。从农药可作为肿瘤促进剂的方面,探讨了农药对前列腺和乳腺致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05,(6):62-62
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因素很复杂,目前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饮食、吸烟、肥胖及其他前列腺病变等。  相似文献   

17.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 5 0岁以上男性出现排尿困难的最常见病因 ,其治疗手段各异。我院自 2 0 0 0年 8月以来采用美国 ACMI汽化刀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YUVP)治疗 BPH,其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置管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疗效肯定的特点 [1 ] 。本文介绍了该治疗方法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 6 4例 ,年龄 5 0~ 84岁 ,病程 0 .5~ 2 0 a,均根据临床表现 ,前列腺指检、B超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检查诊断为BPH。 6 4例中前列腺 ~ 度增生 15例 , 度增生 2 2例 , ~ 度增生 10例 , 度增生 17例 ;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取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NS 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对2953例14~90岁(60.53&#177;2.5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64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周缘区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应用16—18GA导针器、18G&#215;20cm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1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治疗。结果:①根据声像图变化分析:前列腺呈炎性改变1127例;前列腺增生1069例,其中轻度增生(3.6cm〈上下径〈4.0cm;2.6cm〈前后径〈3.0cm)715例、中度增生(上下径≥4.0cm;前后径≥3.0cm)354例;前列腺实质性占位病变待查67例;前列腺囊肿2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1例。②64例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活检,检出前列腺癌28例(占43.7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占50.00%);前列腺炎4例(占6.2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③精囊腺囊肿1例(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45ml,并注入无水酒精10ml促使囊壁蛋白凝固,1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TRUS可清晰分辨内、外腺,能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多部位穿刺活检术,无需麻醉、痛苦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蛋白在各级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与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对430例前列腺疾病病理标本作HE染色,进行病理分类和分级,并通过免疫组化(LSAB法),对其中275例无PIN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48例PIN(此中包括Pca中的11例有PIN)和18例Pca作bcl-2蛋白检测.结果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PIN与Pca间、高级PIN与低级PIN间、高分化Pca与中-低分化Pca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PIN的BPH与低级PIN间、高级PIN与高分化Pc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l-2蛋白阳性在PIN、特别是高级PIN及Pca的异常表达,揭示了PIN及Pca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继培 《新农村》2003,(11):26-26
前列腺癌95%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出现早晚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生长的速度和压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环包尿道,故癌变首先压迫尿道,表现出排尿异常的症状。初起时可见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当肿块增大压迫尿道,会出现尿流变细、排尿不畅、尿程延长,部分病人可出现排尿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血尿,此时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