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都市郊油菜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成都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动物多样性,2008年4月对成都市郊区油菜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427只,隶属于10纲,20类群(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有12个类群(目),优势类群为大蚓类(Megadrile oligoehaetes)、蜘蛛目(Aranene)、鞘翅目成虫(Coleoptera adult)和直翅目(Orthoptera),个体数占大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的77.32%;中小型土壤动物有11个类群(目),线虫(Nematode)、线蚓类(Microdrile)和弹尾目(Collembda)为优势类群,占中小型土壤动物总个体数的85.46%。大型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高于中小型土壤动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低于中小型土壤动物。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在0~5cm与5—10cm之间差异较大,5~10cm与10~15cm层之间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方法】于2014年5-10月,对位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实习农场青稞田内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对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捕获土壤动物536头,隶属3门9纲19目。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动物门线虫纲咀刺目Enoplida、节肢动物门蜱螨亚纲真螨目Acariformes和弹尾纲弹尾目棘跳科Onychiuridae,分别占土壤动物总数的12.87%,26.31%,17.54%;常见类群为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正蚓目Araneeida,蛛形纲蜘蛛目Araneae和甲螨目Oribatida,原尾目富芫科Fujientomidae,昆虫纲Insecta同翅目Hom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双翅目Diptera、啮虫目Corrodentia、鞘翅目Coleoptera,占总数的36.94%;稀有类群为节肢动物门双尾目康虫八科Campodeidae、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姬蜂科Ichneumonidae),等翅目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缨翅目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直翅目蝗科Acrididae,占总数的6.34%;上述3类构成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的主要类群。土壤动物类群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动态变化明显,7月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高,10月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丰富度指数最高为8月,主要地下害虫为鞘翅目昆虫。【结论】西藏林芝地区青稞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由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组成;7月个体总数和优势类群个体总数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土地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方法]对周口市区西部开发区周围的农业生产区内的农田、菜园、果园和荒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取样研究。[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4346头,分属于4门11纲25个动物类群。从总体上来说,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类,常见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蚯蚓类,捕获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是:果园>菜园>荒地>农田。但果园样地优势类群有蜱螨目、弹尾目、线虫类和膜翅目,各试验样地的常见种类也有所不同。[结论]土地不同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宜州市喀斯特地貌桑园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功能类群及其与害虫生态调控的关系,2012年4月、7月、10月及2013年1月采用手捡法、干漏斗法(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对宜州市境内桑园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共捕获土壤动物870只,隶属5门12纲20目22类,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常见类群为双翅目幼虫、颤蚓目、泄管纲、鳞翅目幼虫、双尾目、正蚓目、膜翅目和蜘蛛目;桑园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季节动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个体数季节动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多样性季节动态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桑园土壤动物可划分为杂食性、植食性、腐食性和捕食性4个功能类群,功能类群间通过作物-害虫-天敌的食物链关系对害虫进行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5.
2013年7 ~ 10月对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内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土壤动物样本15 808只,隶属3门7纲20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鞘翅目,常见类群为蜘蛛目、盲蛛目、蜱螨目、蜚蠊目、同翅目、弹尾目、等足目、腹足类、唇足类、倍足类、直翅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种群.生境结构的不同导致土壤动物在种群结构、数量、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郑州市公园绿地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垂直分布及多样性,以期为公园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保护及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土壤动物分属于4门9纲26目;小杆目、蜱螨目、膜翅目、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其动物数量占总动物数的83.26%;颤蚓目、姬马陆目、蜘蛛目、鞘翅目、双尾目、缨翅目为常见类群,其动物数量占总动物数的14.60%;稀有类群动物数量占总动物数的2.14%;公园绿地土壤动物群落垂直分布非常明显,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逐渐减少,表现出较强的表聚性,且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陕西渭南苹果园春季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选取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韩家村的一个苹果园,分别采集了0~5cm、5~10cm、10~15cm的土壤动物及土壤样品。共捕获中小型、大型土壤动物80只,分属4门9纲15目。大型土壤动物36只,优势类群是单向蚓目;中小型土壤动物44只,优势类群为蜱螨目。两种类型土壤动物的各项指数也均有差异,大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为1.688,均匀度指数为0.867;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为2.182,均匀度指数为0.948。  相似文献   

8.
对银川市爱伊河湿地7个样地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捕获土壤动物30类2 605只,隶属于4门11纲。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2.03%和36.24%。常见类群有线虫类、蜘蛛类、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幼虫和双翅目幼虫。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可划分为腐食性、捕食性和植食性土壤动物,其数量比例关系整体上表现为腐食性土壤动物捕食性土壤动物植食性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数量、种类在土壤各层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优势度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7个样地间土壤动物的相似程度由中等不相似到中等相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植被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对季节动态的响应,对4种植被(茶叶、农田、灌丛、乔木)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类群数、个体数以及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丰富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季共捕获土壤动物1718只,隶属4门9纲23个类群,并把土壤动物群落按不同功能组成划分为5类,即植食性、腐食性、枯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蜱螨目、弹尾目、等翅目4类;植食性土壤动物占总捕获数的4.07%,腐食性土壤动物占25.96%,枯食性土壤动物占28.7%,捕食性土壤动物占8.67%,杂食性土壤动物占32.6%。不同植被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但茶叶和乔木下土壤动物对季节变化有响应。  相似文献   

10.
太谷县枣园土壤动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03年3月至4月对山西省太谷县枣园土壤动物进行了分层取样, 大型土壤动物以手拣方法采集, 中、小型土壤动物用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进行分离, 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3410个, 分属于3门、7纲、15目、18类。线虫、螨类为优势类群; 线蚓类、枣尺蠖蛹、蚯蚓类、鞘翅目幼虫、双翅目幼虫为常见类群。通过6个样地对比得出, 土壤动物的类群数随着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土壤pH和容重的增大而减少, 且其类群数和个体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为枣园主要害虫的生态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剂成分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通过实验室模拟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污染土壤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共获得土壤动物1 128个,隶属3门、6纲、9目。其中弹尾目和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分别占全捕量的41.49%和35.99%,常见类群为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线虫纲(Nematoda)、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e)、膜翅目(Hymenoptera)、蜘蛛目(Araneae)和小蚓类(Microdrile oligochaetes)。这6个类群分别占土壤动物全捕量的9.57%、6.59%、4.52%、3.39%、1.33%和1.01%,其余类群均为稀有类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DBS处理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呈递减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逐渐减小,优势度指数变化则相反。优势种类弹尾目和甲螨亚目可作为SDBS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随着染毒历时的延长,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枣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特征,选取陕西榆林地区清涧县和佳县枣园作为研究样地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314只,分别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3门4纲12目。结果表明:弹尾目和鞘翅目成虫为优势类群,占全捕量的57.54%,是该区土壤动物的主体;膜翅目蚁类、鞘翅目幼虫、蜘蛛类、螨类、腹足类等为常见类群。上述结果显示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在不同土层中基本上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并且表聚性明显。  相似文献   

13.
豫东黄河故道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豫东黄河故道湿地土壤动物进行调查与鉴定,研究其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为揭示黄河故道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采集到的湿地土壤动物隶属5门8纲23目35类群,优势类群2类(线虫和膜翅目昆虫),常见类群11类,稀有类群22类。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类群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11月份最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在数量比例关系表现为腐食性土壤动物最多,其次为捕食性土壤动物,植食性土壤动物最低。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北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兴安岭北部同一山体的4个坡位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57类、4 675只,中小型土壤动物56类、9 385只,隶属于4门9纲22目57科.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1类:线蚓科,常见类群9类.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4类:中气门亚目、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和节跳虫科,常见类群3类.各坡位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组成差异很大.大型土壤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布是:山麓>山腰>山谷>山顶,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分布是:山腰>山麓>山顶>山谷,种类分布与数量分布基本一致.垂直分布调查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但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最大值出现在土壤0~5 cm(h1)层.土壤动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H′)大小为:山顶>山谷>山腰>山麓,中小型土壤动物为:山麓>山谷>山腰>山顶.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它们与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动态变化是:10月>8月>6月,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为:10月>6月>8月,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为:8月>6月>10月.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调查了6种农业生境类型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6631头,分属于4门11纲17目.从总体讲,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34.92%,31.82%和11.68%;常见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寡毛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7.92%,4.78%,1.45%和1.31%;其他16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表现为林地>果园>苗圃>荒地>菜园>农田,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果园>林地>苗圃>荒地>菜园>农田,但各试验样地的优势种类和常见种类有所不同.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农业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林地和果园、荒地、菜园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群落结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6.
马冬雪  高宝嘉  田永璐  侯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29-9630,9686
2008年3~5月利用手捡法对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动物标本1 436只,隶属于3门8纲22目(类),优势类群为鞘翅目、柄眼目、小蚓类、弹尾目及膜翅目,常见类群为大蚓类、地蜈蚣目、前鳃亚纲、石蜈蚣目、双翅目、同翅目及蜘蛛目。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变化。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在不同植被地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呈递减趋势,即森林带〉森林草甸区、草甸草原区〉草原带,森林带个体数量和类群数显著大于草原带。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平原湿地岛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巴氏罐诱法,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岛状林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标本采集与数据收集。经过室内标本的整理鉴定和数据分析,共获得标本3803号,分属于11个类别,其中大部分是昆虫(2995号)。昆虫各大目中,蚂蚁和弹尾目数量最多,分别为1553号和1018号,鞘翅目、半翅目等也有相当数量的分布,直翅目、蚤目、同翅目的数量相对较少,其他类群主要为多足纲动物及蛛形纲动物;岛状林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6月最高,7月最低;蚂蚁是土壤节肢动物的优势物种,与其他土壤节肢动物数量有显著差异;在岛状林采集到13种步甲,表明湿地岛状林是湿地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8.
茂兰喀斯特森林实验区桑园土壤昆虫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1-12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实验区2个桑园样地的土壤昆虫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昆虫2 800只(包括蜱螨目),分属于11目26科。其中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类群,3目昆虫共占总数的74.25%;蜱螨目、同翅目、鞘翅目幼虫、弹尾目、蜚蠊目、半翅目为常见类群。优势类群是喀斯特森林环境下土壤昆虫的主体;此外,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季节上呈现夏、秋、春、冬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环湖丘岗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环湖丘岗区4个生态系统为标准样地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季节性变化。全部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31 298只、30类分别隶属于4门13纲29目。其中,蜱螨类、弹尾类、等翅目、膜翅目、鞘翅成虫和双翅幼虫为最重要类群。被调查的4个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针阔混交林>茶林>竹林>阔叶林,类群数变化趋势是:竹林=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4个生境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随土层加深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递减的规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以冬季、春季最丰富,夏季最少,季节变化的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保定市4种城市绿地生境中的土壤动物群落。[方法]通过对保定苗圃、道路、防护林和公园4种绿地的土壤动物进行6次调查取样与鉴定统计,研究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特征。[结果]通过取样鉴定,在4种绿地中共采获到土壤动物1462只,隶属2门8纲14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为颤蚓目、蜘蛛目、双尾目和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4种绿地类型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极为相似。从单位面积土壤动物的数量看,表现为:苗圃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结论]土壤动物较多分布在0~10cm土层中,以0~5cm土壤层的数量最大,有明显的表聚现象,这与绿地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