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菇工厂化栽培原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综述了适宜草菇工厂化栽培的原材料,包括稻草、废棉、玉米芯、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蟹味菇菌渣、双孢蘑菇菌渣和甘蔗渣等。给出了一些栽培过程需注意的关键点,以期为草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为堆肥原料,通过添加牛粪、玉米芯等原料以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堆肥在二次发酵初期温度高于杏鲍菇菌渣堆肥;各菌渣堆肥期间,随堆肥时间的延长,菌渣p H值及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比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针菇菌渣堆肥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杏鲍菇菌渣(P 0.05);金针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5潮总产量达到17.17 kg/m~2,略低于杏鲍菇菌渣(对照)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18.65 kg/m~2;菌渣堆肥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较不添加的有明显提高,其中杏鲍菇菌渣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总产量相对最高,为20.60 kg/m~2。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杏鲍菇仅采摘一茬菇,废菌包中还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实践证明,菌渣中丰富的碳源和氮源能基本满足双孢蘑菇的生长需要,利用废菌渣培养双孢菇具有省工、省时、操作简单、降低成本、效益好等优势。为充分利用资源,增加菇农的收入,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试验与生产实践,探索出了废菌渣二次利用栽培双孢蘑菇的菇房选择、播种时间、菌种应用、培养料发酵、播种与管理等主要技术,供广大菇农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单纯利用杏鲍菇菌渣和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缺陷,以漳州市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一次发酵料(6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20%牛粪+豆粕0.2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5 kg/m2)为对照,开展了复混基质(金针菇菌渣添加稻草)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杏鲍菇是福建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种类,每年可产生大量的杏鲍菇废菌渣。利用杏鲍菇废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不仅农民可以利用夏季闲置的蘑菇出菇房设施栽培草菇获得经济收益,杏鲍菇生产企业也可以出售废弃菌渣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豫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采用麦秸、稻草、杏鲍菇菌糠与牛粪为原料,进行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筛选试验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杏鲍菇菌糠利用,寻求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材料,为双孢蘑菇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以稻草、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为主培养料的3种不同配方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的方法,对其子实体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稻草配方的蘑菇粗蛋白含量(40.00%)和粗脂肪含量(3.20%)较菌渣配方高,其蛋白质品质评价指标均优于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表明杏鲍菇菌渣配方氨基酸组成最优,菌渣配方均好于稻草配方;借助模式识别得出杏鲍菇菌渣配方、稻草配方栽培蘑菇与全鸡蛋蛋白质的贴近度为0.88,高于金针菇菌渣配方;杏鲍菇菌渣与金针菇菌渣配方栽培的蘑菇,其风味氨基酸含量高于稻草配方;结果说明菌渣配方需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作物秸秆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效益低、菌菇规模产能大而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菌菇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开展菌菇新品种引进筛选、集成创新培养料高压灭菌、养菌育菇环境智能化调控、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蘑菇和草菇等试验研究,建立健全了生物质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菌菇关键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厂化金针菇的菌渣替代传统配方中的稻草,按照5个梯度添加量进行双孢蘑菇栽培。通过原料成本、二次发酵的能耗成本、用工成本、出菇周期、产量及综合效益6项指标评价,进一步明确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优越性。结果表明:原料成本随菌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各处理成本均比CK节约11.56%~22.72%,二次发酵的用工成本、能耗成本都比CK少17.86%~32.14%、11.53%~100.00%。与CK相比,各处理现蕾出菇提前4~9 d,有利于双孢菇产品提前上市,并使冬季出菇周期延长2~23 d,双孢菇的产量增加0.27~0.81 kg/m2。以上评价指标综合说明使用金针菇菌渣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可行,并在生产上以60%金针菇菌渣添加量达到节本增效和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双孢蘑菇菇渣采用自然存放、调节水分堆制及添加牛粪后堆制,分析不同堆制菇渣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及对白菜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堆制的双孢蘑菇菇渣总养分含量已达国家有机肥标准的要求,经不同方式堆制后,各处理总养分含量依次为:T3 >T2 >T1.双孢蘑菇菇渣本身是一种肥效较高的有机肥,经堆肥处理尤其添加牛粪堆肥后,养分含量明显提高.未经堆制前双孢蘑菇菇渣对小白菜的发芽指数已达80%,经不同方式堆制后各处理发芽指数均得到提高.双孢蘑菇菇渣不经堆制或经不同方式堆制后均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直接还田施用.  相似文献   

11.
王永锋  高琪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28-228,237
从堆料、翻料、播种及发菌管理、覆土消毒、出菇管理、采收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双孢蘑菇的生产技术,对进一步指导双孢蘑菇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食用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液对不同种食用菌香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的促生效果不同。在平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荧光假单胞菌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平菇最为显著。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香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发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平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液的菇袋,菌丝满袋时间较不添加菌液的对照提前5-8 d。原基分化、子实体形成也提前约1周的时间,同时出菇产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13.
<正>草菇是草腐菌、高温菇,在炎热的夏季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双孢蘑菇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山东聊城莘县由于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被誉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本文介绍聊城在设施内进行草菇-双孢蘑菇轮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利用草菇栽培后的菌渣,添加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蘑菇,实现“一料双菇”,培养料重复利用,栽培成本低,栽培效益高,高低温品种轮作还能减轻病虫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施兴凤 《北京农业》2007,(21):23-24
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在贵州省温凉地区采用旧房或烤烟房经改造后栽培秋菇,或用塑料中棚、小棚栽培秋菇,效益好。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对温凉地区双孢蘑菇秋菇生产技术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常温浸提和加热浸提2种方式制备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分别记为RDT和HDT)处理双孢蘑菇覆土,并设清水对照,检测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RAA)、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对照;H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各项指数除化学评分(CS)外也均高于对照,说明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因此,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喷施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有利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金山区生产实际,从双孢蘑菇栽培品种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培养料堆制发酵、播种及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金山区双孢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期用于指导双孢蘑菇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改善双孢蘑菇的培养料配方,本文以4组不同配方(全麦草、麦草混合稻草、麦草混合玉米秸秆和麦草混合菇渣)培养料为试材进行双孢蘑菇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出菇期培养料的含水量是提高蘑菇产量及改善农艺性状的重要指标,提高含碳量和含氮量有利于一、二潮菇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使用双孢蘑菇菌渣与土壤按比例(体积比)混合栽培新丰生姜,通过分析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生姜的生长和产量,探讨双孢蘑菇菌渣对生姜栽培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pH值、含水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但生姜叶绿素含量、株高、茎粗、分蘖数和产量均降低。添加双孢蘑菇菌渣后,生姜植株长势变弱,产量随之降低,双孢蘑菇菌渣栽培生姜添加比例(体积比)应少于50%。  相似文献   

20.
高温蘑菇又称大肥菇高温洋菇、双环蘑菇,这在分类上有别于双孢蘑菇。高温蘑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比双孢蘑菇有更强的适应性,更为耐热,菌丝生长的湿度要比双孢蘑高出5℃。即菌丝30℃下生长要比25℃时更快,子实体在23~25℃下仍有较高的出菇率;二是高温蘑菇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它适用于粗放栽培,较耐热、耐旱、耐水、耐二氧化碳,对防御线虫、蘑菇病害,甚至对双孢蘑菇致病性病害疣孢霉、胡桃肉状菌等有较强的抵抗力;三是该菇开伞迟、受伤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