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评估土荆芥入侵可能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量土荆芥残渣(1.25、2.50、5.00、10.00 g/kg)对在退化高寒草甸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常用的3种培育禾本科牧草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早熟禾(Poa annua)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土荆芥残渣含量增加,老芒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高土荆芥比例处理显著抑制了老芒麦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垂穗披碱草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随着土荆芥残渣含量增加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而真菌数量则呈现"减少-增加"的趋势。早熟禾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显著变化;土荆芥残渣对早熟禾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变化显著,而老芒麦受影响的酶只有脲酶和纤维素酶,垂穗披碱草的则是蔗糖酶和硝酸还原酶;土荆芥残渣也影响了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对老芒麦和早熟禾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而对垂穗披碱草的影响则是较高比例的土荆芥残渣提高其速效养分的含量,而较低比例的土荆芥残渣则降低全效养分的含量。3种牧草根际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土荆芥的入侵将会通过影响牧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进而改变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土荆芥入侵可能会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系统而改变植物之间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2.
补播和施肥对藏北高寒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学红  杨富裕  孙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55-18156
[目的]探讨补播及施肥对高寒退化草地的改良效果,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方法]采用细茎冰草、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和冷地早熟禾4种牧草进行补播,并采用牛羊粪施肥对草地进行改良试验,测定其牧草高度、盖度和鲜草产量的变化。[结果]在补播区,2003年牧草长势良好,改良效果十分明显,其中平均高度、盖度和鲜草产量增幅较大的是垂穗披碱草区和无芒雀麦区,经过1个冬天的生长,2004年牧草的平均盖度和鲜草产量明显降低;在施肥区,2003年植被盖度比对照区提高26%,2004年植被盖度较2003年又提高14%,并且鲜草产量上升较快,增幅达到20 g/m2。[结论]采用围栏、补播、施肥、灌溉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改良天然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3.
垂穗披碱草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变化及适宜收获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安海  韩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47-11850
[目的]研究垂穗披碱草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的变化,确定垂穗披碱草种子适宜的收获期。[方法]以垂穗披碱草成熟种子为材料,测定其标准发芽率、加速老化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苗芽长、电导率、脱氢酶活性以及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结合种子含水量和产量变化,确定垂穗披碱草种子适宜收获期。[结果]垂穗披碱草种子活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在盛花期后16d,活力水平已达较高水平。盛花期后第25~31天(8月20~26日),种子含水量下降到42.00%~36.59%,此时活力处于很高水平,种子产量接近最高值,达到1746.3kg/hm2,此时为适宜的种子收获期。[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牧草种子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量、施肥次数和水溶性肥料,既促进花生生产又减肥、节水、省工和增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供试品种为阜花30,采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沙地土壤进行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底肥施用量、不同追肥施用量3组试验,共16个处理。花生收获后采集0~15、15~30 cm土层土样,对沙地特定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生物学指标进行研究,主要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结果]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相比,长期施肥显著增加了沙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沙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明显提高,最高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2倍,其他养分含量增加0.5~1.2倍。沙地土壤脲酶活性变化显著,随施肥量增加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沙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但总整体来看第三组显著性更好。沙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呈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由于花生各生育期都有灌溉导致所施肥料淋溶,微生物、有机质分解等因素的影响,深层土壤各养分变化规律不明显。作物产量,第三组比第二组增产2%,比第一组增产27.6%。[结论]增施肥料不但可以改善沙地土壤物理性状,还能增强沙地土壤酶活性,并能促进作物增产。处理T16(肥料施用量为N 393.6 kg/hm~2+K 895.2 kg/hm~2)对土壤肥力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古树生长点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上海地区古银杏、古香樟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探讨在上海地区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的可行性。[结果]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脲酶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酶与全氮、全磷、全钾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脲酶与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结论]鉴于脲酶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关系密切,建议用脲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现代设施农业中土壤活性物组成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设施农业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集种植香石竹的大棚设施中正常株、发病株的根际土壤,分析土壤pH值、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关系。[结果]正常株土壤pH值、微生物总量均高于发病株土壤。真菌与放线菌在数量上呈显著正相关,好氧细菌与厌氧细菌、细菌总数呈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纤维素酶与蛋白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半纤维素酶与蔗糖酶、脲酶与蛋白酶均呈显著正相关。好氧细菌与半纤维素酶、蔗糖酶都呈显著负相关,厌氧细菌与半纤维素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对土壤酶活性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F-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短芒老芒麦)进行了连续3 a的群落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播群落的牧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建植的当年,混播群落牧草产量、草层高度和群落盖度等指标主要受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等高禾草控制;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牧草产量显著高于混播群落(P〈0.01),第2年各群落生长趋势与建植当年基本一致,但混播群落的生长优势已开始显现。第3年,6种牧草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群落(P〈0.01)。不同高、矮禾草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地优化人工植被的群落结构,遏制单一种建植的快速退化现象,几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混播配置可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进行人工建植恢复的关键技术,是一项快速稳定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海省河南县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与载畜量,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牦牛作为供试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评定了河南县启龙牧场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矮生嵩草草地型的鲜草产量为217.90 g/m2,显著低于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的鲜草产量(317.71 g/m2)(P0.05),矮生嵩草草地型和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的可食草产量分别占干草产量的92%和94%。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干物质(DM)(94.67%)、粗脂肪(EE)(3.02%)、磷(P)(0.16%)含量显著高于矮生嵩草草地型(P0.05)。但是钙(Ca)(0.70%)和酸性洗涤纤维(ADF)(32.78%)含量矮生嵩草草地型显著高于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体外发酵产气量分别为65.45、71.78 m L,NH3-N含量分别为0.988、0.656 mg/L,p H值分别为5.92、5.93,有机物质消化率(DOM)分别为71.10%、77.16%,消化能(DE)分别为11.93、12.82 MJ/kg,代谢能(ME)分别为10.73、11.66 MJ/kg。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草地型牧草的可消化蛋白载畜量分别为4.51、5.41 SU/hm~2,代谢能载畜量分别为3.83、4.68 SU/hm~2,数量载畜量分别为2.25、2.53 SU/hm~2。综上,暖季估计载畜量应首先考虑可食牧草产量,即数量载畜量较为合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放牧加补饲的方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化肥与不同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基质配施对土壤质量变化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CK)、100%化肥(T1)、100%化肥+土壤改良基质(T2)、50%化肥+50%羊粪(T3)、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T4)、50%化肥+50%羊粪+土壤改良基质(T5)、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基质(T6)],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小麦生理代谢与产量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小麦叶片SPAD值、叶片RUBP羧化酶活性以及蔗糖酶活性,提高小麦籽粒产量。而对比不同施肥处理发现,T6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转化酶活性,其中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及土壤脲酶、纤维素酶、转化酶活性较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6.33%~13.51%、6.40%~15.51%、...  相似文献   

10.
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与生物有机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川农10号施有机肥和生物复合肥,以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代表土壤肥力,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复合肥的土壤有机质较不施肥对照高8.62%,速效氮高9.81%,速效磷高11.35%,速效钾高3.45%。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冬小麦产量较对照和复合肥处理均增加,且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地增加。各施肥处理冬小麦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增加值范围为13.41%~86.35%,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较复合肥处理增加更加突出。[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和冬小麦产量。综合考虑,施用生物有机肥350 kg/hm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驯化筛选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麦宾草(E. tangutorum)和中亚早熟禾(Poa litwinowiana)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垂穗披碱草单播(P)、麦宾草单播(M)、中亚早熟禾单播(Z)、垂穗披碱草+麦宾草混播(PM)、麦宾草+中亚早熟禾混播(MZ)、垂穗披碱草+中亚早熟禾混播(PZ)、垂穗披碱草+麦宾草+中亚早熟禾混播(PMZ)7个播种组合为主区,施肥、刈割处理为副区,探究施肥和刈割对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乡土草种两两混播和三种混播均能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且3种混播建植草地的生产力最高;施肥、刈割均可提升草地地上生物量,且施肥+刈割的组合效应最佳;増施磷酸二铵可明显增加草地植株的粗蛋白和全磷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垂穗披碱草+麦宾草+中亚早熟禾的播种组合配合施肥+刈割管理措施的人工草地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可为藏北高原建植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研究林地、耕地、草地、园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土壤养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弱。林地土壤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比耕地、草地、荒地高;园地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比林地、耕地、草地高,耕地有机质和速效氮最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呈正相关,其中林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耕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成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草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养分的4个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园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西藏2个海拔采集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甘肃天祝收集的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 Nevski)和栽培品种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Keng) Keng f. cv. Tongde]为材料,通过分析4种披碱草属牧草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为筛选优质披碱草属育种材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那曲市种植披碱草属牧草第2年麦宾草的产量最高,为129. 2 kg/667m2;不同生育期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介于8. 6%~14. 8%、46. 3%~62. 2%、27. 2%~59. 6%和1. 78%~2. 59%;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对乳熟期4种材料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优劣顺序为麦宾草工布江达垂穗披碱草=同德短芒披碱草安多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量腐熟秸秆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腐熟麦秸能明显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腐熟秸秆添加量以159.9 g·盆-1(18 000 kg·hm-2)最为适宜.与对照相比,该处理的烟株全生育期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6.1%,31.8%,24.0%,42.5%.在烟草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不同,脲酶、纤维素酶高峰出现在团棵期,而蔗糖酶高峰出现在现蕾期和圆顶期.相关分析表明,添加腐熟秸秆后,土壤纤维素酶、碱解氮、有机质和速效钾与脲酶活性达显著相关,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碱解氮与速效磷含量达显著相关,这说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集成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东北风沙土区开展耕作模式的田间对比试验,以传统耕作模式(CT)为对照,研究3种集成耕作模式(ITP1、ITP2和ITP3)对风沙土土壤酶(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养分、有机质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传统种植CT模式相比,ITP1模式显著增加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8.57%、74.04%、31.44%和20.44%;ITP2模式增加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但是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ITP3模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与传统种植CT模式相比,ITP1模式增加土壤速效养分(N、P、K)和有机质含量,ITP2模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K和有机质含量,ITP3模式差异不显著。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从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影响的角度分析,ITP1模式最适合风沙土区玉米种植,ITP2模式次之,而ITP3模式不适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池县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草地恢复和土壤恢复之间的关系,为草地土壤系统的恢复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宁夏盐池县北部不同深度和不同沙化程度草地的土壤养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全磷、全氮、全钾、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土壤酶活性、土壤水分随着土壤沙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土壤p H随沙化程度加剧而增大,且不同沙化程度草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0~60 cm土层土壤全磷、全氮、全钾、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蛋白酶、磷酸酶、蔗糖酶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深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p H、水分、过氧化氢酶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且不同深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盐池县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呈显著性下降趋势,而p H则呈现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物理性质则随之增加,土壤表层理化性质及其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施N量对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施N量为0(CK),50,90,130,170,210,250,290和330 kg/hm2共9个处理,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垂穗披碱草的每m2生植枝数(X1)、每生植枝小穗数(X2)、每小穗小花数(X3)、每小穗种子粒数(X4)、种子千粒重(X5)和每公顷种子产量(Z),分析施N量与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施N量与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均与种子产量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与种子千粒重极显著相关,每小穗种子粒数与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种子千粒重间均达显著相关。【结论】施氮能够显著促进生殖枝和每小穗种子粒数的形成,千粒重也随之增加,但对每生殖枝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无显著影响;施氮还可提高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实际种子产量,其中以施N 250 kg/hm2的效果最好,产量可达2 016.5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冀西北地区引进优质高产、抗寒耐旱、抗风沙牧草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将7个西藏抗风沙草种引进冀西北高寒地区进行适应性试验,播种前测定种子特性,播种后调查出苗、生长情况。[结果]7个草种的发芽率均超过80.0%,符合播种要求;矮生蒿草的发芽势最弱(38.0%)。沙生地蔷薇、波伐早熟禾出苗较整齐,其他品种相对较差。7个西藏抗风沙草种在冀西北地区夏秋季节可以正常生长,长势较好,具有较好的抗旱性和耐低温性,但当年开花的只有西藏垂穗披碱草、波伐早熟禾、高原荠牧草。[结论]西藏垂穗披碱草、高原荠根系较发达,且以侧根系为主,防风固沙能力较强;沙生地蔷薇、波伐早熟禾可作城市绿化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野外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冻融作用下氮沉降对东北松嫩羊草草地土壤酶活性和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氮沉降量的升高,两种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在T1取样时间(秋冬冻融循环时期)和T2取样时间(冬春冻融循环时期)差异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随氮沉降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T1与T2取样时间差异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在T1取样时间随氮沉降量的增加而增加,在T2取样时间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温度较低的T1取样时间含量明显高于T2取样时间。刈割处理对T1取样时间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显著,对T2取样时间土壤脲酶活性及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牧草耐盐碱机理及筛选耐盐碱品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盐碱处理,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随着NaHCO3和Na2SO4浓度增加,牧草细胞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MDA)变化密切相关,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规律性变化。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是由于膜的过氧化造成的,各种保护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保护酶活性强的牧草品种耐盐碱能力强。[结论]5种牧草耐盐碱能力强弱的排列顺序为:细茎冰草>北冰草>披碱草>黑麦草>扁穗冰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