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对虾是广温性虾类,近年来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有些地区,日本对虾已成为虾池养殖的主导品种。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日本对虾养殖成活率偏低,已成为提高虾池养殖效益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在虾池中养殖日本对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一、盐度。日本对虾对盐度要求较高,对低盐度耐力较低,要求最适盐度23~47‰。中国对虾属广盐性虾类,对盐度要求不高,有些虾池附近水质盐度较低,个别地方水质盐度不足15‰。若放养日本对虾,势必导致日本对虾成活率偏低,这是虾池养殖日本对虾成活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一…  相似文献   

2.
正南美白对虾具有繁殖期长、环境适应力强、营养要求低的特点,是较好养殖的海虾品种。同时由于利用南美白对虾广盐度的特点,能够实现在内陆水域进行淡化驯养。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要做好池塘准备、苗种放养、淡化驯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等工作。1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环境准备在养殖前,要对虾池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第一,首先要保证虾池淡水与咸水源充足,以此方便调节虾池的盐度,同时要将养殖环境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第二,然后是虾池面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虾池利用率,增进养殖效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1万多亩虾池实施对虾与青蟹混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虾池内进行多种类优化养殖,已被广大养虾生产所重视.在秋冬季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现就虾池混养花蛤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初,对虾大面积地暴发病毒病,使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养殖企业和虾农收效甚微,甚至亏损,严重地制约了虾池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有效地提高对虾养殖的综合利用率,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极大关注对虾池的综合利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如何来提高虾池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指导南美白对虾高位池的科学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种养殖模式的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塘为试验对象,通过周期性的水样采集研究了虾池水体细菌数量、弧菌数量以及弧菌中非副溶血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比例变化规律与早期死亡综合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试验虾池在养殖初期弧菌数量较低,养殖过程中弧菌数量与细菌总数的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当虾池中细菌总数高于2.5×104cfu/ml,弧菌数量高于1.5×103cfu/ml,非副溶血弧菌与副溶血弧菌的比例超过10∶1,虾池内极易发生早期死亡综合症。[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进行对虾健康养殖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
通过农业司法鉴定技术查明了一起车祸泄漏柴油污染虾池水体是导致养殖对虾死亡的原因,认定柴油污染与对虾养殖经济损失间具有完全因果关系,估算了对虾经济损失和修复虾池环境的费用损失,为法院的公正审理提供了法定证据。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为了解微生态制剂MP\|1和MP\|2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选择处于养殖后期虾池开展应用试验,每周从试验池中采样分析水体CODMn、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总氮的变化,并用PCR\|DGGE分析了虾池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投加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后1周,虾池亚硝酸盐均低于001 mg·L-1,2周后虾池氨氮分别稳定在026~033 mg·L-1和035~048 mg·L-1,试验过程中水体硝酸盐和CODMn保持稳定,总氮的去除率达到341%以上;虾池的主要细菌类群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可显著改善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其净水作用可能是微生态制剂调控虾池土著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9.
凡纳滨对虾海水高位池养殖后期水环境因子日变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对虾养殖场对养殖82~96 d的高位虾池水质因子进行每天定时监测,旨在了解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变化状况,为合理调控养殖水质提供相关理论数据.结果显示,pH值变动范围为6.76~8.66;溶解氧(DO)含量为2.60~10.06mg/L;化学需氧量(COD)在7.94~16.00 mg/L之间波动;磷酸盐...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青虾主要是在夏秋季进行,虾池在1年中有半年左右的闲置期。为了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产出,可采取以下几种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莆田市城厢东海镇对虾养殖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水质因子对养殖的影响,总结虾池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判断、管理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青虾池生态环境调控及立体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池塘和稻田集约化养殖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地阐述了克氏原螯虾池塘及稻田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的建造、池塘养殖具体实施方法,养殖稻田的清整、稻田养殖具体实施方案等,为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8,(3):32
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利用牛粪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他们在整个试验期间(11-14周龄)虾池中不投其他任何商品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公斤牛粪。这种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对虾的生长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鲈鱼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特别是在虾池中养殖,时间短、见效快,该技术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青虾的高效高产养殖技术,包括虾池选择、生态环境营造、虾苗培育、捕捞、放养、饲养、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青虾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区域养殖的现状和实践经验,从虾池准备、苗种放养、水质管理、科学投饲、日常管理、捕捞上市等方面阐述了小龙虾健康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澳洲淡水龙虾是的大型名贵螯虾品种之一,其外观诱人、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能力强、对不良环境有较强适应力、水体溶解氧要求不高等特点。2004年龙海市东泗乡与厦门育苗单位合作,在东泗乡西岭村利用改造后虾池,养殖澳洲淡水龙虾100多亩,当年5月上旬投放虾苗。11月中旬捕捞上市,上市龙虾规格85—120克之间,最大个体153克。除部分虾池因防逃设施出问题逃虾影响产量外。大部分虾池亩产都在200一250公斤之间。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养殖风险性小。若能解决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关,该品种有一定养殖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动态.[方法]对日本囊对虾虾池整个养殖周期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研究日本囊对虾养殖水体中的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和动态.[结果]日本囊对虾养殖过程中共观测到浮游植物7门26种.养殖前中期绿藻、硅藻多为优势种,养殖后期蓝藻、硅藻和绿藻多为优势种.养殖初期浮游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殖后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达到高峰.浮游动物4类,其中原生动物8种,桡足类3种,轮虫类2种,其他浮游幼虫3种.养殖前期原生动物、桡足类和轮虫类共为优势种,养殖中期原生动物和轮虫共为优势种,养殖后期仅以原生动物为优势种.养殖初期浮游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养殖中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达到高峰,养殖后期种类数量下降.整个养殖周期中虾池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9 ~ 1.30和0.25-0.72,但虾池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栖息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在数量方面呈现密切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为0.855 3.[结论]该研究可为水质调控及日本囊对虾高产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石鲽的养殖在我国胶东沿海地区深受欢迎,然而其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亟待加强。详细介绍了石鲽购苗、运输、暂养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虾池养殖和网箱养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