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林地选择及整地、调整毛竹林相、深翻松土、深施巧施肥料、浇水抗旱、林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将毛竹低产林改为笋用林的技术,以期为毛竹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安徽省广德县的食用竹笋是该县的传统特产,有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两大竹笋产区,主要笋用竹包括水竹、红壳竹、早竹、刚竹、毛竹和雷竹等竹种。全县现有竹林6.0万hm2,其中,多数笋用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竹林衰败,产量低的问题日趋明显。笔者就笋用林低产复壮技术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林地选择及整地、调整毛竹林相、深翻松土、深施巧施肥料、浇水抗旱、林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将毛竹低产林改为笋用林的技术,以期为毛竹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林分改造措施对毛竹低产林生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汀溪林场毛竹低产林进行劈山、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和调整竹林结构等方法改造,可有效地增加低产林立竹密度、平均胸径、产量及产值,实现竹农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我县现有苦竹笋用林面积2021亩。由于长期失管,乱砍乱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相当部分苦竹笋用林处于散、稀、少、小、老、病状态林分。亩立竹量少,质量低,亩产笋量仅这40-60公斤。经对低产、老苦竹笋用林改造后,亩产竹量这600-900株,产笋可这250公斤,年效益这1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板栗是皖南丘陵地区常见的经济树种之一,其种仁口感佳、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容易出现低产现象,形成低产林分。针对其生产中出现的低产林现象,笔者结合数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板栗低产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低产林的改造措施,以期为板栗丰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低产原因分析及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油茶林低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山区适宜推广的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推动广西油茶的产业化发展,为其他地区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不同抚育技术措施(处理A:全面劈草清杂+垦复+施肥;处理B:全面劈草清杂+垦复;处理C:全面劈草清杂;CK:不抚育)进行毛竹林出笋量及生长量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技术措施对毛竹出笋成竹量及新竹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试验以处理A的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平均成竹率、平均胸径、平均高最高,分别达973个/hm2、926株/hm2、95.2%、11.8 cm、13.2 m;其中:平均出笋数比处理B、C、CK分别提高20.9%、59.0%、140.2%,平均成竹数比处理B、C、CK分别提高24.6%、69.9%、160.8%,平均成竹率比处理B、C、CK分别提高2.9、6.0、7.6个百分点;平均胸径比处理B、C、CK分别提高21.6%、40.5%、66.2%,平均高比处理B、C、CK分别提高13.8%、23.4%、40.4%;试验处理的各项指标高低顺序依次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对照)。  相似文献   

10.
王晓生 《吉林农业》2011,(5):261-261
如何对贫困落后地区的低质低产林进行有效改造,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林业部门要长期解决的问题。文中分析了通榆县低质低产林改造的现状,并对形成低质低产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低质低产林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毛竹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综合加工利用率较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增加林农收入的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竹种。通过调查,根据立地条件和交通条件,对竹林进行分类,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竹林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和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霜  刘恒贵  刘清平  王起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47+6249-6247,6249
针对2013年成宁市罕见的旱灾,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竹林干旱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坡向与坡位对雷竹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调查雷竹在不同坡向与坡位的生长情况,共调查45个雷竹标准地,统计结果为出笋数14 625~26 625个/hm2、鲜笋产量1.90~7.11 t/hm2、平均单笋重120.2~298.9 g。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雷竹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和平均单笋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与坡位处理之间交互作用引起的鲜笋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经营雷竹林宜选择东南或西南坡、下坡的组合或南坡、下坡组合为好。本文为雷竹造林时选择适生坡向和坡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台湾桂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研究黄克福,马炳杨(福建林学院林学系,福建南平353001)(莆田县林业局,福建莆田351100)摘要30个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桂竹出笋起始期为4月上旬或中旬,持续出笋20~30天;退笋率为23%~30%,成竹率较高;在...  相似文献   

15.
低产毛竹园笋竹两用无公害培育改造效果研究表明,朱溪镇梅岙村低产毛竹园经过无公害栽培改造,既提高了成竹产量、质量,又使竹笋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山区人民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规律与竹笋个体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对粗放、集约两类型竹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竹笋发育由浅层到深层递进,清明前发笋竹鞭适宜深度在土壤表层,清明后逐渐移向土壤下层。竹笋发育数量,以中层为最多,深层为最少;竹笋个体重,随竹鞭分布深度增加而逐步增大。但约在35cm以下竹鞭孕笋逐步减少,而竹笋深度增重率增大,两者过渡最佳交点,出现在鞭深35cm左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出笋大年和小年毛竹材用林鞭和芽的分布、笋芽的萌发和生长以及竹笋出土等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材用林笋芽萌发率较高,出笋大年为4.1%,小年为3.4%,但出笋率较低,分别为24.9%和7.8%;②每一土层中均有大小不等的笋芽或冬笋,其中基围5~10cm的数量最多,约占50%;③基围10cm以下的笋芽或冬笋一般是长度小于围度,而10cm以上的笋芽或冬笋往往长度大于围度。为此,笔者提出了增加毛竹林竹笋产量的有效途径——提高笋芽利用率,并简述了实现这一途径的三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2 100~2 550、2 700~3 150、3 300~3 750株/hm2 3个立竹密度和复合肥、饼肥、配方肥3种施肥种类双因素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处理间鲜笋地径、笋高及鲜质量差异,研究不同经营措施对鄂南地区毛竹笋用低产林竹笋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经营措施后,竹林竹笋产量显著高于CK。立竹密度和施肥种类的交互作用对毛竹笋地径有显著影响,其中,以高密度、复合肥处理的地径值最大,为9.65 cm,随着毛竹林立竹密度的增大,其形态特征由“胖、矮” 型逐渐变为 “瘦、高” 型。立竹密度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较施肥种类更为明显,较低立竹密度的竹林更有利于竹笋产量的提高。在不同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低密度、复合肥处理,毛竹笋产量为2 174.40 kg/hm2;产量最低的为高密度、饼肥处理,为1 299.15 kg/hm2。在自然立竹密度处理中,以配方肥的产量最高,为1 721.55 kg/hm2,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等因素,在该地区毛竹笋用林的经营初期可考虑施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19.
低产毛竹林改造技术及其效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期4a的低产毛竹林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深挖和施肥能极显著地使毛竹胸径增粗,竹壁增厚及枝下高增加,提高了毛竹的市场等级。3a基本完成了林分结构的调整工作。调整后的林分密度由最初1220株/hm^2增加至3000株/hm^2左右,且株数按龄级分布趋于均衡和合理,调整期投入与收入比值为1.00:1.28,若不计人工费用和山租可达1.00:5.52。调整后的林分投入与收入比值为1.00:4.93。若不计用  相似文献   

20.
徐祖祥 《农学学报》2011,1(7):34-38
为了提高雷竹林雷笋产量以及控制土壤障碍因子的发生,经连续3年施荣宝土壤消毒剂对雷竹产量及土壤性状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荣宝土壤消毒剂600 kg/hm2结合施45%复合肥900 kg/hm2,比不施荣宝土壤消毒剂对照区(施45%复合肥900 kg/hm2)平均提高雷竹产量30.1%。通过施荣宝土壤消毒剂后的农田pH值比对照区提高,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交换性酸含量在施荣宝土壤消毒剂后,比对照区有明显降低,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施荣宝土壤消毒剂雷竹林土壤细菌与对照区相比,对照区雷竹林土壤有18种细菌,施荣宝处理之后细菌绝灭。表明施荣宝土壤消毒具有灭菌效果,有效降低了土传病的危害,提高了雷竹成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