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宝亮  曹桂萍  张金涛  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45-17447
[目的]优化超声波-双水相协同提取海带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海带多糖进行提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海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时间为2h,超声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0.019,提取液pH值为5,在此条件下海带多糖的提取率为11.45%。[结论]试验建立了海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海带多糖的高效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的影响。[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125、250、500μg/g的海带多糖灌胃小鼠15d,以灌胃蒸馏水小鼠为对照,取小肠黏膜,采用试剂盒法测小肠黏膜组织的Siva活性。[结果]250和500μg/g的海带多糖能够促进小鼠肠黏膜对SIgA的分泌量。[结论]海带多糖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活性,并有随剂量增加活性增强的趋势。海带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可能是通过肠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方法]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将海带多糖提取浓缩液与铁观音茶末和甘草配伍,采用喷揉法制成袋泡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海带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以感官指标为评价标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口感好、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的最佳配方。[结果]海带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海带粉质量4.0%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1),在p H 6.0、温度50℃条件下酶解3 h,海带多糖的得率为14.80%。海带多糖降脂茶的最佳配方为海带多糖提取浓缩液(ρ=1.2 g/m L)、铁观音茶末和甘草的质量比为35∶20∶3,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中多糖含量为6.0%。[结论]海带多糖降脂袋泡茶配方保存了海带和茶的清香,味道柔和适口,还含有海带多糖和茶多酚等功效成分,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开展Spo A基因表达调控规律的研究及利用SopA启动子片段构建甘薯高效表达载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徐薯18中克隆出甘薯贮藏蛋白A基因5′端1条长度为348 bp的DNA片段,然后应用PLACE、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Spo A启动子序列除含有TATA-box、CAAT-box等启动子的保守元件外,还有蔗糖诱导响应元件CMSRE1S、P8作用位点等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一些其他调控序列如MYB结合位点。从序列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该基因的启动子具有蔗糖创伤诱导响应的功能。[结论]该研究分析和推测了Spo A启动子序列中的作用调控元件,为今后利用该启动子构建甘薯高效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承志  吕士杰  芦晓静  徐俊杰  姜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78+21978-21778,21978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取浸提液的pH、浸提温度、固液比和浸提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pH 2,浸提温度70℃,固液比50∶1,浸提时间2 h。[结论]该研究可为海带的开发和药理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的最佳条件。[结果]超声波提取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45,功率80 W,时间40 min。在超声波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的处理,当pH 4.0,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加酶率分别为2.5%、2.0%和1.0%,55℃下酶解210 min时,提取率最高,为18.16%。[结论]超声波复合酶法可有效提高海带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对H_2O_2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及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的影响,为阐明海带多糖对VSMC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H_2O_2为诱导剂建立体外VSMC增殖模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和细胞形态观察评价海带多糖对H_2O_2诱导VSMC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同时以丙二醛为指标考察海带多糖对H_2O_2诱导VSMC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的影响。【结果】以50μmol·L~(-1) H_2O_2为诱导剂建立VSMC体外增殖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结果表明海带多糖对H_2O_2诱导VS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活性,最大增殖抑制率达到73.56%。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海带多糖作用下H_2O_2诱导的VSMC生长状态发生改变且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丙二醛检测结果表明海带多糖作用下VSMC胞内脂质过氧化物量显著减少。【结论】海带多糖能够抑制H_2O_2诱导的VSMC增殖,且显著降低VSMC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量。  相似文献   

8.
海带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试验动物,探讨了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polysaccharide,LJP)延缓衰老的作用及其机理。试验将未交配的果蝇雌雄分开并随机分成4组,每组100只,用含不同浓度海带多糖的培养基喂养,培养基中所含海带多糖的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25%、0.50%、1.00%。用果蝇寿命试验检测其抗衰老作用,分别使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钼酸铵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果蝇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利用统计学软件SAS v6.12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海带多糖能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寿命延长的百分率与喂食果蝇的海带多糖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培养基中海带多糖浓度为0.25%、0.50%、1.00%时,与对照组相比,雌果蝇寿命延长百分率分别为5.20%、6.20%、9.20%,雄果蝇寿命延长百分率分别为4.60%、5.00%、6.00%;饲喂海带多糖后果蝇体内的SOD、CAT活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海带多糖添加量为0.50%和1.00%时,雌性果蝇SOD、CAT活性提高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MDA降低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海带多糖添加量为1.00%时,雄性果蝇SOD与CAT活性提高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MDA含量降低。提示提高生物体内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衰老物质前体的含量可能是海带多糖抗衰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敏晶  付荣香  毛婕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85-12686,12696
[目的]探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褐藻海带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从褐藻海带中提取多糖。在考察单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建立正交试验,并比较2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和回收率。[结果]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带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350W、提取时间2min。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效率和回收率优于索氏提取法。[结论]与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褐藻海带多糖的提取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薛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5,(17):388-390
从海带多糖提取、组成及其药用价值等方面综述了海带多糖的价值,发现海带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病毒、抗凝血,抗肿瘤、抗衰老、保肝护肝、抗菌等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陈彦光  张弦  刘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183-5185
[目的]为了研究植物甾醇对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所构建的SRE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系统,体外考察了豆甾醇、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3种常见的植物甾醇对SRE元件的调控活性。[结果]植物甾醇能够增强SRE元件活性。植物甾醇也可以增加3T3-L1细胞的脂肪化作用。[结论]植物甾醇可能正调控脂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RS)等疾病中血管平滑肌增殖和迁移的关键性起始步骤。本文对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及其影响、调控因素作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机制和相关影响调控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为相关疾病的综合诊治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开展Spo A 基因表达调控规律的研究及利用SopA启动子片段构建甘薯高效表达载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徐薯18中克隆出甘薯贮藏蛋白A基因5′端1条长度为348 bp的DNA片段,然后应用PLACE、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Spo A启动子序列除含有TATA-box、CAAT-box等启动子的保守元件外,还有蔗糖诱导响应元件CMSRE1、SP8作用位点等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一些其他调控序列如MYB结合位点.从序列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该基因的启动子具有蔗糖创伤诱导响应的功能.[结论]该研究分析和推测了Spo A启动子序列中的作用调控元件,为今后利用该启动子构建甘薯高效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拟南芥成花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成花过程是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发育阶段转化的中心枢纽,适宜的开花时间对农作物生产和育种工作都十分重要。[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模式植物拟南芥成花调控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对6条重要成花调控途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结论]本文可为进一步的成花分子机理研究及人为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胎盘血管形成机制及其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形成的母胎之间用于物质交换的临时性器官。胎盘血液循环是物质交换的载体,影响着母体正常妊娠和宫内胎儿发育。胎盘血管形成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其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且胎盘血管形成与动物繁殖性能的发挥有关联。本文综述了胎盘血管形成过程、调控机制及其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解析动物繁殖性能差异的遗传机制、胎盘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洪亮  贺方兴  孙立波  曾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5-12006,12019
[目的]研究拳参-413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拳参-413在含Ca+或无Ca+的Krebs液孵育条件下对去甲肾上腺素(NA)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考察拳参-413舒张血管作用的时间依赖性,并观察拳参-413对浓度40和80 mmol/L的KCl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拳参-413能舒张NA引起的血管收缩,且呈浓度依赖性;拳参-413(100μmol/L)在30 min达到最大舒张效应;无Ca+组拳参-413抑制NA所致血管平滑肌收缩效应大于含Ca+组;拳参-413对浓度40和80 mmol/L的KCl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均有抑制作用,且两者量效曲线明显上移。[结论]拳参-413可舒张血管平滑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促进NO合成释放,开放钙激活的钾通道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组分-Ⅳ(LBP-Ⅳ)对对氧磷(PARA)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EVAPVR)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试验对象,以PARA为损伤药物,以LBP-Ⅳ为保护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结果]LBP-Ⅳ剂量依赖性(0.1、1、10mg/ml)地显著减轻了PARA(3.63μmol/l)对血管EDRR的抑制作用,降低了ECMP的增加,保护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阻滞了丙二醛(MDA)浓度的升高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降低(P〈0.05)。[结论]LBP-Ⅳ对PARA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BP-Ⅳ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验证观赏海棠HVA22对叶片中花色素苷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观赏海棠'王族'为试验材料,进行脱落酸激素诱导分析其对观赏海棠花色素苷形成的调控,构建HVA22过表达载体,对于'王族'组培苗进行瞬时侵染,通过分光光度计法和qRT PCR分析花色素苷含量和相关路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外源脱落酸激素处理后观赏海棠花色素苷含量明显升高,过表达McHVA22可以增加花色素苷合成路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而正调控花色素苷的积累.[结论]在观赏海棠叶片中,ABA诱导花色素苷的积累,McHVA22正调控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小G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为更深入地解析小G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分子作用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小G蛋白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分类,着重综述了其各个亚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小G蛋白是真核生物的1个超基因家族,其成员超过100个,被分为Ras、Rho、Rab、Sar/Arf和Ran5个亚家族,分别参与细胞骨架组装、基因表达、细胞壁合成、囊泡运输、核质运输、微管形成、酵母出芽、纺锤体组装及细胞极性生长等诸多生命体活动过程。[结论]小G蛋白家族成员庞大,其分子作用机制及其调控的复杂网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多态性,为松辽白鹅的选种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照鹅PRLR基因5′调控区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SSCP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得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占主要优势;在PRLR基因5′调控区80处发生了单碱基突变(A→G)。[结论]PRLR基因5′调控区存在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