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m跨度竹木拱架机制土墙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日光温室建造模式。机制土墙半地下式日光温室比较适应的跨度为:竹木结构温室最好在8m。其建造技术如下。 1温室方位、高度、跨度等主要参数设计 1.1温室方位要求坐北朝南,东西延长,依据地形地貌。正南或偏西10° 以内均可,以南偏西5°最佳。  相似文献   

2.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太阳能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下沉深度不仅影响室内太阳能得热,也影响温室向室外的散热,科学评价温室内光能利用十分重要.建立了半地下式温室内太阳能得热、热负荷、太阳能供热保证率的计算模型,并针对沈阳地区12月22日(冬至日)、1月20日(大寒日)及2月20日3个典型日,分析了10,12,14m 跨度温室在下沉0.3,0.6,1.0 m情况下室内太阳能的热利用.结果表明:太阳能供热保证率随下沉深度、跨度的增加而降低;保持跨度、下沉深度不变,1 月 20日太阳能供热保证率最低,平均为20%;2月20日太阳能供热保证率最高,平均为67.5%.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对任何地区的温室进行光能利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塔城地区日光温室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北疆日光温室的综合性能.[方法]选取具备代表北疆地域特点的塔城市郊2010年新建的两座日光温室为代表,通过对这两座温室环境参数的测试,分析在地理纬度大、气候特征寒冷的情况下日光温室高度与跨度对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作物栽培环境)的影响.[结果]在相同长度的条件下,温室容积和跨度是影响温室保温性及透光率的主要因子.[结论]增加温室跨度,保持合理的高跨比是提高温室保温性及透光率的主要因素.考虑到建造的经济性,高跨比较低的日光温室要优于较高的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4.
结构合理的日光温室,是蔬菜创高产、高效益的基础,要使日光温室在当地有较好的采光能力,有好的增温、保温性能,必须注意当地的气象条件和生产水平,不能照搬外地经验,我们在引进吸收海城、北京、包头等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固安的情况,对日光温室进行了改进,在去冬今春连续低温阴雪的气候条件下,获得了冬春季一茬黄瓜亩产值达万元的效果。总结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认为,在固安地区日光温室应作如下改进。一、南北排列,椽距6米。在规划温室群的布局时,南北两栋温室的间距以6米为宜,既有利采光,又不浪费土地,还便于温室与栋间地块倒茬轮作。二、半地下式,跨度6米。我地区日光温室跨度以6米为宜,过大采光少增温慢,过小则室内温度不稳,忽高忽低,又减少了栽培面积。所谓半地下式是指改变  相似文献   

5.
陕西关中地区不同跨度日光温室光温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针对目前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跨度结构不规范的现状,开展温室合理跨度筛选研究。【方法】以陕西关中地区普遍使用的跨度分别为8,9和10m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的主栽番茄品种"金鹏1号"为观测作物,从环境数据和植株生长2方面分析不同跨度结构温室的光、温性能。【结果】3个不同跨度的温室中,10m和9m跨度温室的平均温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高2.5和1.5℃,平均光照强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高2.18和2.01klx,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分别比8m跨度温室低0.7%和3.3%。10m跨度温室的采光性能和温度条件较好,室内番茄的产量较高,而9m跨度温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较低,保温性能较好,室内番茄的果实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结论】综合评价认为,9m跨度温室更适合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番茄种植中优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目前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跨度等结构参数比较混乱的现状,开展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的越冬型温室跨度的优化研究.[方法]选取新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附近跨度分别7、8和9m的3座结构相近的日光温室,采用智能环境监测仪对温室各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跨度变化对日光温室光照和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测试数据呈现较强的吐鲁番盆地的地域气候特征,无论是在恶劣还是良好的天气条件下,3种跨度温室的光温环境整体变化趋势与外界光温环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不同跨度的日光温室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温室气温方面IL8>L7>L9;光照强度表现为L7>L8>L9;平均地温表现为L9 >L8 >L7;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表现为L8>L7>L9.[结论]按照农业部标准,吐鲁番纬度为N42.8°,跨度应不小于7 m.但由于其属于盆地气候,光照丰富,从整体测试数据来看,8m跨度日光温室综合性能最好,适合于吐鲁番地区进行果蔬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跨度结构.  相似文献   

7.
结合黄土高原的特殊地形,为改善该区日光温室的温湿性能,提出了一种适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山体式日光温室。并监测了该温室和传统日光温室内温度、光照度、湿度30d的数据。9m跨度山体式和传统日光温室对比分析表明,山体式温室内日平均气温可提高3.5℃;日最低气温可提高3.8℃;日最低地温可提高3.5℃;空气相对湿度可降低11.9%。还对山体式8.5m、9m、9.5m三种不同跨度温室的温光性能做了对比,研究表明,9m跨度温室保温蓄热性能较好,日最低气温分别比8.5m、9.5m跨温室高0.8℃和1.7℃;光照强度分别比8.5m、9.5m跨温室高4.3%和4.0%。该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及其他山地陡坡地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和新型温室结构推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京密云地区近几年推广新型大跨度节能日光温室,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好地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完成产业升级,提高种植户收入.为了解新型大跨度节能日光温室的保温增温性能,本试验将7 m跨度日光温室与12 m跨度日光温室进行比较.比较发现12 m跨度日光温室的保温能力强于7 m跨度日光温室;在连续阴天和连续晴天情况下,12 m跨...  相似文献   

9.
拆装型黄麻纤维后墙温室墙体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实现日光温室的全年型生产,设计了拆装式黄麻纤维后墙温室,以探讨黄麻纤维材料作为温室拆装墙体的可行性。[方法]以拆装式黄麻纤维后墙温室为试验温室,以当地传统黏土砖后墙日光温室为对照,对温室墙体的热工性能、传热特性以及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冬季温室内部气温保持在4℃以上,黄麻墙结构保温效果良好;夏季黄麻墙拆除后,室内最高气温在40℃以下。温室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受太阳辐射及室内、外气温的共同影响,呈现与气温相同的日变化规律。室内气温、墙面温度影响墙内各深度层次的温度分布,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内表面向外表面沿厚度方向递减。与砖墙相比,黄麻墙蓄热性能较低,但保温隔热效果较好,能量利用率较高。[结论]黄麻纤维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较好,质量轻便于安装与拆卸且建造与维护成本较低,因此可作为一种新型温室墙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在日光温室建造成本高、破坏耕层结构、土地利用率低和不便拆装等诸多问题,课题组设计建造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该温室整体椭圆钢拱架结构采用柱脚固定,后墙和山墙覆盖保温被,并配备电动卷帘和自动防风设备,建造成本100~120元/m2。该温室建造方便,极大降低了对耕层结构的破坏,提高土地利用率且便于拆装。现已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推广应用,经测试,该温室在冬季室外-10℃的低温条件下,室内可以保持5℃以上,可越冬生产草莓、生菜和甘蓝等喜冷凉的果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赵振华 《油气储运》2005,(12):46-46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我们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半地下式简易棚等没施进行“两菇一莱”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开发,组装了以下几种模式,对推动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节能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植模式的重要性种植模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土地面积上各种作物安排布局的模式。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属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蔬菜作物安排与布局,是充分利用温室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温室效益的前提。节能日光温室的效益不仅受单茬蔬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光优化设计是节能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和改进温室环境性能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本试验以寿光市10m跨度的下挖式节能日光温室为例,对我国北方地区下挖式节能日光温室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并利用计算线阴影的原理,通过计算不同时刻下挖壁面在室内形成的阴影区域,提出了我国北方地区下挖式节能日光温室适宜的下挖深度,为目前下挖式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建造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正>设施建造根据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建造不同结构类型温室和塑料大棚。通过对不同类型设施主要性能的试验研究,合理设计了适宜榆林及同类地区推广应用的红枣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建造日光温室坐北向南偏西5°~7°,东西延长,半地下式(低于地面60cm),跨度8~9 m,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建筑参数对室内温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室建筑参数对室内的环境有直接影响。通过对具有不同朝向、墙体高度、后坡仰角的单斜面日光温室室内温度环境的对比实验,探讨了温室建筑参数对室内温度环境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晴天时,南偏西温室室内夜间温度高于正南及南偏东温室:但阴天时,温室朝向对室内温度环境无明显影响;在朝向正南,保持后坡仰角、跨度、后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墙体高度的增加,夜间室内温度增加;保持后墙高度、跨度、后坡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后坡仰角的增加,各处理温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半地下式土墙日光温室发源于内蒙古通辽市,最近几年在青岛市部分乡镇呈现出规模化发展.通过调查青岛市半地下式土墙日光温室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该结构温室的基本情况和性能优势,从温室建设角度分析了半地下式土墙日光温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日光温室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目光温室跨度建造不规范的现状,试验比较分析了赤峰市跨度分别为8.0m、8.5m、9.0m、9.5m和10.0m日光温室的光热特性、产量、生产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比差异,结果表明:在其它建造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在该试验条件下,随着温室跨度增加,温室透光率、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环境因子逐渐变优;平均667m^2产量逐渐增加,10m跨度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两年平均产量9310.4kg/67m^2,显著高于8m跨度产量8470.6kg/667m^2;建造成本、折旧成本、生产成本都在增加,但投入产出比也在增加,10m跨度投入产出比为1:3.8.而8m跨度为1:3.6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日光温室建设中合理的墙体厚度。[方法]在山西晋中市选取3种日光温室,北侧墙体底部分别为6.6m(下凹式日光温室)、2m(粘土墙)、0.5m(砖混结构墙体),温室内部跨度分别为15.00m、10.00m、9.25m,在墙体1.5m高度的地方,从室内往外每隔5cm设定一个测点,分别测定墙体冬春季节的温度变化(每0.5h自动记录一次数据),通过各测点的日较差分布区段将墙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分析其温度拐点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虽然墙体结构、厚度不同,但热交换规律基本一致。根据日较差的变化大小将墙体划分为热交换层、热缓冲层和热稳定层,分别位于墙体从内向外的0~15cm、15~25cm和25cm以后,相对应的日较差变化范围分别为5℃以上(有时达25℃)、2~5℃和0~2℃;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求得温室墙体内部热交换层与热稳定层的拐点(即热缓冲层)位于17~22cm之间,且拐点处的日较差差异不大,这与墙体的热交换方式(传导放热)有关;从冬到春,墙体内部的拐点位置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日较差在降低,这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通风有关。[结论]经本文分析认为,山西晋中地区日光温室北侧墙体的适宜厚度为30cm。  相似文献   

19.
目前,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所应用的日光温室多沿用“厚土墙式”日光温室来解决采光、蓄热保温等生产问题,这种大棚优点是投入少、建设方便;其不足表现是,举架低,南北跨度小,东西长度短,不利于小型机械化操作,不利于局部和区域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不适应土地流转,少采用半地下式,蓄热保温性能较差,安全性能差,尤其是防风、防雪等性能,并且无集水功能。  相似文献   

20.
阴阳结合型日光温室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克服日光温室占地多的缺点 ,提高土地利用率 ,节省建筑材料 ,降低造价并提高效益 ,设计了一种阴阳结合型日光温室。以北纬40°地区20栋温室的园区为例 ,采用阴阳结合型日光温室与普遍日光温室相比 ,其土地利用率提高35.4 % ,温室内面积增加93 % ,节省建筑材料50.2% ,造价降低32% ,并显著减少了运行能耗 ,改善了环境 ,提高了效益 ,是一种值得在该地区及条件类似地区推广的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