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鉴定优质高产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号的适应性和品质变化规律,总结其品种适宜区域,为各地品种利用和布局提供参考和依据,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2012年在河南省布点示范,对济麦4号进行多年多点鉴定,并对其品种适应性及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麦4号属于半冬性高产稳产型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综合抗逆性好,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特点。济麦4号适宜推广区域为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豫西、豫西北地区,豫东北、中东部等适宜强筋麦种植区域为其重点推广区域。  相似文献   

3.
鹤麦601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2005年以综合性状好的小麦品种新麦11号为母本,用小麦品种淮阴9628为父本进行组配,2006年以新麦11号/淮阴9628的F1代为母本,与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父本进行二次杂交,然后将复交后代按照系谱法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好、落黄好,适合在河南省(除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外)早中茬地种植,于2020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4.
赛德麦8号小麦系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矮抗58/周优102/郑麦366。经过国家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04。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已有水稻、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展示,分析不同小麦和水稻产量及产量的构成因素等性状,筛选出了增产潜力最大的品种组合"水稻品种连粳7号和小麦品种济麦22",为灌南县的稻麦周年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汝麦076是汝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许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以豫麦2号为母本、豫麦10号为父本,联合育成的半冬性中早熟高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等肥力旱地种植。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在威海市种植的高产功能性小麦品种,对12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动态、抗性、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特用品种产量均低于威海市主栽品种青丰1号,但济紫麦2号、三彩44、秦白1号、秦紫1号、彩麦08、冀紫439等6个品种产量高(或相当)于山东省特用组小麦对照品种山农紫麦1号,相比山农紫麦1号产量增幅在-0.92%~6.25%之间,其中济紫麦2号增幅最高,可作为威海市主推特用品种;冀紫439生育期最短,产量较高,可作为种粮大户的优选搭配品种;三彩44、秦白1号、秦紫1号、彩麦08需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利用价值;秦黑2号、秦绿3号、济蓝麦1号和0723则因产量较低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8.
济麦 3号系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稳产小麦新品种。在 2 0 0 1~2 0 0 3年河南省水地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中 ,连年增产 ,品质优良 ,综合抗性较好 ,一般产量 75 0 0kg/hm2 左右 ,适宜黄淮麦区种植。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小麦品种济研麦7号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升高后降低,每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增加,而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播量。济研麦7号在10月15日-10月20日之间播种,播量在187.5-225kg/hm2之间,成产三因素协调发展,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获悉,山东省又一优质小麦新品种问世: 济麦20于上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即将作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山东省全面推广利用。据了解,由作物研究所新近育成的这一小麦新品系,综合了济麦17、济麦19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长处,属于面包面条兼用型。它不仅蛋白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好、加工面包品质优良,而且淀粉理化特性优异,加工面条品质佳,主要表现为熟面条韧性和弹性非常好,表面光亮细腻。从2000年至今,山东省大面积种植示范结果表明,济麦20不仅丰产性和稳定性好,便于栽培,而且产量潜力高。今年7月,该品种申请…  相似文献   

11.
郑农4108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兰考21-7为母本、周麦16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2017-202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及弱筋B组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1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特征特性比较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全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要不断研发新的小麦品种,促进小麦的品质提升与增产增收。济麦22号是新研发的小麦品种,该文首先介绍了该品种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然后介绍了该品种整地施肥与早春管理技术要点,希望提升济麦22种植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钟文 《油气储运》2011,(25):22-23
2009~2010年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前十位的品种为济麦22、烟农21号、良星99、泰农18、良星66、山农15号、烟农24号、临麦4号、邯6172、临麦2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济麦22,达到167万公顷。现将这些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生产需要,促进稻茬小麦稳产、高产,于2013年在凤台县开展了晚茬小麦稳产、高产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烟农19、济麦22、连麦2号、泛麦5号等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较高,可在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不同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播期和播量对济研麦7号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随着播量的增加,穗数和产量增加,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播量。对于济研麦7号小麦来说,播期10月15—20日、播量187.5~225.0 kg/hm~2条件下,成产三因素协调发展,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小麦新品种盈满208是以周麦16为母本、西农97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201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04。该品种具有抗冻、抗倒、抗病、稳定、高产的特性,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从产量、品质、抗病性和田间综合表现等方面,对泰科麦33等9个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对比,筛选出适宜鲁西南地区种植的抗逆稳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3个,分别是济麦23、泰科麦33和济麦229,为鲁西南区域强筋小麦的种植和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河南省安阳市的主要作物,为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开展了不同品种优质小麦的种植比较试验,重点从各时期苗情及产量性状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周麦27、西农20、百农4199、安麦22、丰德存麦21、泛麦8号、中麦578、安麦1350共8个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百农207,综合农艺性状好,推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