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148-151
基于对山东省各地市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实地走访调查山东省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应用情况,继而对稻虾综合种养现状、稻虾综合种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推进稻虾综合种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可取得种植、养殖的双赢。本文结合五河县实际情况,从稻虾种养准备、亲虾和苗种投放、水稻栽培和收稻收虾等方面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以供种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龙 《中国农垦》2019,(2):36-36
近日,安徽华阳河农场与中化化肥安徽分公司签订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依托中化稻虾种养技术力量,助推农场稻虾产业发展。华阳河农场稻虾种养发展迅速,面积由2017年的0.6万亩发展到目前的5万亩,稻虾种养技术成为制约农场转型发展的瓶颈。农场一方面利用职业农民培训的政策机遇,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确保稻虾种养健康发展。协议约定,由中化公司协助农场编制适合本地的《小龙虾健康养殖模式》和《稻虾田水稻绿色种植模式》口袋书,并派驻专人现场指导稻虾种养、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无为市洪巷镇稻虾综合种养环沟模式和平田模式,具体阐述了稻田改造、小龙虾投放、稻虾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分析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简要阐述了稻虾综合种养体会,以期为该模式在台州市黄岩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的各个技术环节,具体包括田块准备、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与一虾一稻种养模式相比,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增产小龙虾26%以上,该技术适宜在低产、低效、低洼田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是一种稻田与虾综合种养的模式,是指在种植1季稻田中养殖两季虾,实现虾和水稻之间共同生长。具体来讲,就是在每年收割水稻之前在稻田间投放亲虾,或者在收割完水稻后投放幼虾,在第2年的第2季度收获虾,并再一次投放幼虾,随后再种植水稻,再在第3季度收获虾,如此循环下去,从而形成良好的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笔者针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希望有助于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基于生态学理论,对稻田内的生态条件进行改善,通过适当稀种水稻,搭配饲养小龙虾等水生动物,利于构建稻渔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的农业生产模式。文章结合青阳县农业发展实际,对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以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为例进行了技术要点的总结,并结合青阳县明峰家庭农场稻虾综合种养效益进行分析,为该技术在青阳县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汉平原地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2018年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主要生产地区7个县(市、区)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在生产投入、经济效益、化肥及病虫害方面的效应。结果显示,江汉平原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呈"井喷式"发展,规模化程度逐渐加强,近2~3年,各类经营主体数量明显增加;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构成中,土地流转费、种虾(虾苗)购置费、饲料费是主要构成方面,而机收费、挖沟筑埂费、雇工费是次要构成方面;氮肥和磷肥施用量较水稻单作模式明显降低,钾肥和复合肥施用量基本保持不变;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有效地减轻了部分虫害的发生,但部分病害发生率有所提高。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的关键问题,旨在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淮地区"一稻三虾"综合种养绿色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一稻三虾"生态种养绿色生产的"三大、两水、两网"的配套工程建设方案,"一稻三虾"中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绿色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营养、绿色防控等技术规范,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分析了潜山市稻虾综合种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选用符合稻虾综合种养要求的基地,规范田间工程建设行为,强化大户专业技术培训,跟踪技术指导,创建稻虾名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与单一水稻种植相比,可增加经济效益3万元/hm~2。本文总结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包括水稻种植技术和小龙虾养殖技术,以期为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克氏原螯虾共(连)作绿色种养模式中"三大、二水、一网"的配套工程建设,稻前虾、稻中虾和稻后虾"一稻三虾"种养时空耦合技术,以及绿色施肥、绿色防控以及水位调控和投饵技术,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四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023年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与国家粮食数量安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导致水稻总产量下降43.975%,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会带来粮食数量安全问题。2)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威胁效应是非持续的,随着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的持续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威胁效应可能会逐渐消退。3)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威胁效应存在着禀赋条件异质性,小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保障作用有限,规模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则对粮食数量安全有着显著的威胁效应;相比非农就业和低家庭收入的农户,未参与非农就业和高家庭收入的农户采纳稻虾生态种养技术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威胁效应更大。4)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土地禀赋及要素投入是影响农户稻虾生态种养技术采纳行为和水稻总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普及标准化生产,同时强化对稻虾生态种养技术的监督,有针对性地推广稻虾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分析了当前苏南地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好处,提出可靠的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方案,为水稻种植、龙虾放养提出了合理的茬口时间安排建议,重点介绍了稻虾综合种养前期准备、水位调节、龙虾喂养管理、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要点,为苏南地区稻虾综合种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推荐以地方为整体打造区域品牌销售模式,促进农民丰产又丰收。  相似文献   

17.
稻渔综合种养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和比较效益明显提升。2020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 800余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成为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安徽省宿松县紧抓稻渔综合种养政策“黄金期”,坚持以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为抓手,通过政府推动、大户带动、技术驱动,不断推广“稻虾连作”模式,走出一条“一田双收、一水两用、粮渔共赢”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超过17万亩,居安庆市首位。通过对宿松县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走访调研,总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宿松县稻渔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稻虾共作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综合效益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已成为规模化经营主体广泛应用的综合种养模式.以光明米业长江基地稻虾生态种养基地为调查样本,采用产业调查,结合试验示范和定位试验,研究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的生产和生态效应,阐明了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规模化农场稻虾生态种养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详细调研了近年来扬州稻虾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具体情况,指出当前稻虾产业中存在的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种养技术和知识匮乏、优质良种严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融合发展规划、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品牌创建宣传等促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开展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比较试验,对庐江县稻鱼、稻鸭和稻虾3种主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指标、产量及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稻鸭共育模式成本投入最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因此,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庐江县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