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9):229-232
介绍了1980-2011年陕西省耕地面积的变化态势,对影响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受政策因素和社会-经济-农业系统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政策因素一方面在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当中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红线,又通过政策因素来抑制耕地过快和非理性减少;社会系统因素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经济系统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变化是由投资、外延扩张以及农业经济调整引致的;农业系统因素主要是通过农业科技要素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在实证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区域耕地动态平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咸宁市1977~2007年的茶园面积变化数据收集,利用动态度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对茶园面积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利用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从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咸宁市茶园面积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咸宁市茶园面积总体上呈现萎缩趋势。在空间上,咸安区和崇阳县茶园面积萎缩最快,通山次之;嘉鱼、赤壁市和通城县的茶园面积变化相对较慢,嘉鱼县反而略有上升。影响咸宁市茶园面积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其中茶园经济效益低、茶叶内部结构不合理、深加工技术差等起主要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咸宁市茶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常熟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3期的1:10万Landsat/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该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常熟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耕地流出强度大,年均递减率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少,建设用地比重增加,土地利用不平衡.说明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农业集约化因素密不可分,应从人口、政策、规划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57-9059
综述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对农业结构历史变化的驱动作用。相对来说,气候、环境等自然生态因素是自然经济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商品经济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在当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下,农业生态价值必然会成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5.
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用单一的回归分析法不易得到一个满意的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南县为例,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然后再对选择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对影响耕地数量变化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南县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四大类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家政策和农业集约化。并且指出不能只靠政策手段来解决耕地保护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制度和科技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新疆基本农田变化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得到新疆基本农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三类: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影响因素、农业科技进步因素;根据粮食需求预测出发,给出新疆2010年的基本农田的预测值;针对新疆特殊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玉米国际贸易政策变迁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玉米的国际贸易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起伏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预期.本文主要就中国玉米贸易政策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及得失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弊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探析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术 《农业与技术》2012,(2):156-158
文章以长沙市耕地面积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通过运用 SPSS 软件分析长沙市耕地变化影响因子间的相关性,提取影响耕地变化的主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耕地变化的主导因子,得出主成分载荷矩阵和旋转载荷矩阵.分析得出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耕地政策及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耕地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冯晓琳  李明  梅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40-13142,13182
基于湖北省1995~2008年14年间的耕地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政策因素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的期货价格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影响价格的宏观、微观及国际政策因素进行梳理分析。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上市,至今已有10年时间,对2005—2014年玉米的期货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玉米期货上市后的价格变化情况,明确影响中国玉米价格的决定性因素,从饲料粮需求、种植成本、临时收储政策和期货市场投机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价格的未来变化情况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1989~2003年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驱动机理,探寻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并构建了驱动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密度、经济非农化程度、城市化率、农民人均收入与城市人均收入比、单位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产值比以及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强度呈现正相关性。恩格尔系数、科技人员比例和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与之呈现负相关性。人口增长、人口城市化、经济非农化,推动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未利用土地逐步投入使用,从而使得土地利用强度趋于增大,人口密度增长、人口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是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国家耕地保护政策有效的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随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加强,其对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控制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此研究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了协调城市化发展与有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陕西省三原县2004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三原县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口、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小花  周就猫  王荣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08-1709,1717
研究了江西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近10多年来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与乡镇企业从业人数是江西省农村居民点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政策制度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因素,并利用南宁市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增量、GDP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制度与政策是影响南宁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而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和社会驱动力研究对解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和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研究的焦点.同时,应把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置于重要位置.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因素有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政治经济政策等因子.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宁夏8个县(区)406份农牧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牧户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农牧户对草原法的了解程度、畜牧补贴满意度、动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空气质量变化、草原执法人员满意度,以及草原承包的迫切性。研究结果得出的政策启示主要是宁夏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需进一步树立草原生态保护底线思维,提升草原监管执法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制定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拓宽农牧户转产就业渠道,弥合现有政策缝隙,进而实现农牧户持续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业法的政策目标是国家农业政策在法律上的反映,研究农业法的政策目标对于完善农业法律体系、确立农业发展的优先目标、依法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外来看,农业法的政策目标随着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农业法的政策目标的确立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并应确立优先目标。就当前而言,我国农业法优先政策目标应该是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驱动力分析——以安塞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安塞县近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情况的分析,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有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安塞县土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工业因素是影响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丁菡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0):1547-1551
[目的]更直接、更全面、更精确地研究浙江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挖掘历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浙江省耕地数量变化情况及其直接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1996-2006年浙江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0.8万hm2,减幅为9.8%;耕地变化的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坡度起直接作用,平地及陡坡地耕地减少更为迅速,缓坡地梯田面积有所增加;社会影响因素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减缓了耕地的流失。[结论]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避免,要充分利用更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更严格的土地政策,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