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是秦巴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魔芋生产常因软腐病、白绢病危害而减产甚至绝收,为了进一步研究确定魔芋覆盖栽培、套袋处理防病及增产效果设置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魔芋属于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大块茎草本植物。在中国栽培较广,特别是西南地区栽培面积较大,峨山县塔甸镇从1998年大面积引种,品种主要以花魔芋为主,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200 hm2,特别是当前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塔甸镇适宜在核桃园套种魔芋的面积较大,发展魔芋生产的空间潜力较大,但在魔芋生产上病害较多,特别是软腐病的危害较重,损失大,是阻碍塔甸镇发展魔芋生产、提高种植效益的一大难题,防控好软腐病是魔芋安全生产上一项重  相似文献   

3.
闫鹏  董超 《陕西农业科学》2024,(1):58-63+80
2022年引进两个魔芋新品种在海拔1 000 m的中山区洋县华阳镇开展了猕猴桃与魔芋和玉米、枣皮与魔芋间作套种示范,在海拔600 m丘陵区戚氏街道设置了魔芋与玉米间作示范。结果表明中山区鄂魔1号和黑杆花魔芋两个魔芋品种软腐病病株率较低,生长系数大,产量较高,魔芋效益好,模式综合效益也高,适宜中山区两种模式繁育种芋。低海拔丘陵区鄂魔1号在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软腐病病株率15.4%~18.33%,比黑杆花魔芋低,抗病性状比黑杆花魔芋强,采取栽培措施降低病害率,可以在低海拔种植示范;而黑杆花魔芋软腐病病株率24.2%,不适宜在丘陵区繁育种芋。  相似文献   

4.
研究应用朱有勇教授的生物多样性原理持续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理论以及不同农作物立体种植阻隔病原菌传播的原理,通过对15个富源县竹园镇主栽玉米品种与富源花魔芋间种的方式,探讨玉米间种魔芋对魔芋产量及魔芋软腐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软腐病是影响魔芋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魔芋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软腐病病原鉴定、流行原因、综合防治措施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魔芋软腐病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软腐病菌可通过分离培养并结合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或分子技术鉴定出来,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但是由于抗性品种选育的滞后、软腐病菌传播途径的广泛、栽培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等都使得目前对魔芋软腐病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仍是停留在以预防为主阶段。  相似文献   

6.
魔芋软腐病发生规律及生物多样性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对魔芋常规种植技术条件下,魔芋软腐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统计分析及玉米、魔芋、红薯高、中低层生物多样性栽培试验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魔芋软腐病生物多样性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武陵山区魔芋软腐病发生规律,分析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过程及效果。结果显示: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为40.2%,其中种芋在贮藏期间的发病率为14.2%;软腐病烂种缺蔸率为10.5%,魔芋生长期发病率为15.5%;7月下旬~9月中旬是魔芋软腐病流行期,9月上中旬是魔芋软腐病发病高峰期。魔芋软腐病发生重是由品种抗性、田间菌源、气象因素、贮藏方式、种植模式等因素造成的。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示范,绿色防控区魔芋软腐病病株率为5.6%,比常规防控区减少9.9个百分点,防效达63.8%;产量比常规防控区增加15 922 kg/hm~2,产值增加62 095.5元/hm~2,产投比明显高于常规防控区,减少成本投入1 500元/hm~2。从建立无病种芋繁育基地、引进选育抗病魔芋品种和推广魔芋生产的新技术3方面提出了魔芋软腐病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魔芋软腐病发生的影响。[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氮、磷、钾肥施用量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过多施用氮肥易诱发魔芋软腐病,施用钾肥对控制软腐病有很好效果。[结论]在魔芋种植中应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可起到减少魔芋软腐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魔芋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栽培过程中易发生软腐病,为了能产出高质量的魔芋,提高魔芋的种植效益,要根据魔芋的生长习性,创造出适宜魔芋生长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秦巴山区魔芋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鸣  李川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5):198-199
介绍了秦巴山区花魔芋优质丰产栽培的区域选择,轮作倒茬,土壤处理,套袋播种,问作套种,垄作栽培,增施钾肥,大田防病和适时收获等12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避雨栽培、药剂防治措施,研究其对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及魔芋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其防治效果明显高于药剂防治,同时提高了魔芋产量。  相似文献   

12.
魔芋有非常多的用途,产量很高,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魔芋的栽培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但魔芋的栽培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不可根治的魔芋软腐病等。本文主要分析了魔芋的种植条件,包括对所生长环境土壤的要求、干湿度的要求以及辅助生长的肥料相关条件,进而提出魔芋防病高产栽培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岷江流域魔芋软腐病发生及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岷江流域(茂县、汶川、松潘、理县)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在沿河及部分高半山地区采用间套种植模式,大力发展魔芋产业,针对栽培特点与软腐病发生情况,总结出本地区魔芋软腐病防治关健技术,以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助农增收,壮大魔芋产业。  相似文献   

14.
针对魔芋种植中魔芋软腐病危害极为严重的问题,以不施菌剂为对照,研究生防放线菌和生防细菌对岚皋花魔芋软腐病的防治及生长效应,探索魔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防放线菌,生防细菌和不施菌剂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放线菌对软腐病病原菌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好于施用生防细菌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且魔芋长势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秦巴山区魔芋主要病害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魔芋过去房前屋后自然状态半野生栽培病害较轻,随着人工大田栽培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逐年加重。根据主要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指导大田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高海拔山区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以威宁县花魔芋为供试材料,进行汰腐净、魔芋灵专用药对软腐病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出苗率:魔芋灵+汰腐净处理魔芋的为96.83%,增加19.45%,农用链霉素处理的为88.42%,较清水对照处理增加9.08%;2)发病率:农用链霉素处理魔芋软腐病的发病率为16.46%,魔芋灵+汰腐净处理的发病率为7.35%;3)产量:800倍农用链霉素处理的产量为1736.72公斤/亩,魔芋灵+汰腐净的处理为2 135.16公斤/亩。结论:魔芋灵+汰腐净处理和农用链霉素处理能够促进魔芋植株的发育,可有效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魔芋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一种节本增效的魔芋栽培方式,减少魔芋栽培中人工除草成本高及除草过程中损伤植株造成软腐病发生等情况,试验在常规起垄栽培的基础上以一代小籽球为材料进行覆膜栽培,以银黑色双面地膜替代常规地膜,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魔芋生长情况、杂草防除效果及魔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栽培对魔芋出苗率、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除草防效,降低魔芋栽培成本,增加产量,其中覆膜全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除草防效达到100%,除草成本节约64.4%,增产4.4%,是一代魔芋种植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魔芋软腐病在魔芋种植业中的为害及目前的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针对目前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虽然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的现状,提出利用生防菌来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遵义地区栽培的魔芋品种和最佳套种模式,对引进的5个魔芋品种在遵义地区开展了适应性栽培试验及与多种植物进行套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引种栽培的魔芋品种为花魔芋,较好的套种模式为魔芋套种未结果且冠幅在3 m以上的果树,如核桃树、李子树等。  相似文献   

20.
秦巴山区两种魔芋病害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鸣  李川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952-954
主要研究了魔芋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和真菌性病害白绢病的侵染危害规律,筛选出两种病害的适宜防治药剂;在病害防治方法上,开展了生态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出魔芋防病营养药袋(纸)和魔芋专用肥等专利产品。这些技术已在秦巴山区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