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提出“东桑西移”的产业发展构想并推动实施,以及加入WT0后《纺织品贸易协定》(ACT)规定的出台,2005年1月1日始,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江西的蚕业发展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进蚕业产业化,振兴江西蚕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研究与实施的重点。根据当前江西省  相似文献   

2.
江西蚕业历史资料,近年来书报杂志陆续有所刊载,如《江西日报》曾报道贵溪崖墓中两付棺内,保存有2500多年前的完整入骨架、头发及丝织品,表明了远在春秋桓王时,江西墓葬就有用丝织品裹尸的风俗。《人民教育》曾刊载我国最早的蚕桑教育机构是江西高安蚕校,创办于1896年,比杭州知府林迪臣创办的蚕学馆(1898年)尚早两年。[注1]又据《江西农业地理》(江西农业地理编写组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记载:江西战前蚕茧产量最多的是1936年,计11000担。但笔者认为,江西蚕业兴盛时期应在唐宋、元、明之间,主要  相似文献   

3.
袁胜国 《四川蚕业》2000,28(1):36-38
<正> 1 安岳蚕业生产现状分析 全县有10个工委,58个乡镇,936个行政村,9725个社,42万农户。现有养蚕的工委10个,乡镇51个,村683个,社6746个,户12万户。其中年养蚕500张以上的村2个,50张以上的社85个,5张以上的户395户,3~5张的户1060户。现有大小行桑5万亩,计2800万株,小桑园6000亩,计600  相似文献   

4.
叶涛 《蚕学通讯》2011,31(1):55-57
自2009年底以来,丝绸行业开始复苏,茧丝价格一路上扬,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蚕桑生产发展,形成了蚕农增收、企业盈利的良好态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这种茧丝价格上涨与蚕桑发展并不成正比,蚕茧总量并无增加,这几年  相似文献   

5.
<正> 江西省自1989年将蚕桑工程列为农业开发总体战的4大工程项目之一,经过4年努力,该省桑蚕茧丝生产取得了超常的高速发展。目前,该省政府决定,把蚕业生产从扩大桑园面积转向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三高”发展轨道,以加快向蚕桑大省迈进的步伐。到1992年,该省桑园面积已由4年前的4万亩增至80万亩,跃居全国第4倍,鲜茧产量  相似文献   

6.
7.
<正> 我县蚕桑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经济优势,成了一大骨干产业。1982年蚕茧产量达到254.s万公斤,但是,1983年以后的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蚕桑生产很不景气,蚕茧产量大“滑坡”,干部、蚕农对发展蚕桑生产失去信心,情绪低落,业务工作步履艰难,产茧量1986年下降到172.2万公斤。1987年在省、地领导的关怀下,县委、县政府对蚕桑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振兴的措施。取得了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 1 把握新机遇 适应大调整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网络业等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蚕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挑战。在刚刚过去的几年中,蚕业经济外贸出口滑减,大量丝绸企业倒闭,种场举步维艰,农村养蚕量急剧下降,桑树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甚至一些人产生了“蚕业将遭淘汰”的想法。但是,蚕业在我国毕竟有几千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对全县茧丝绸生产的管理,振兴找县委业,县委、县府决定对全县的蚕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于1988年四月成立了县茧丝绸联合公司,对全县的种、茧、丝、绸主产买行统一瓴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将“农、工、贸”、“产、供、销”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系统;领导重视,认识统一,大力投资,协调发展。公司成立以来,桑树基础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数量成倍增长,养蚕环境有些改善,蚕  相似文献   

10.
贵州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据<蜀锦史话>记载,公元223年,诸葛亮实行开发南中政策,将四川蜀锦和织锦业技术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早期织锦业的发展.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蚕桑生产.特别是深化改革后,蚕桑事业可谓欣欣向荣.但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新世纪,贵州蚕业经济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怎样振兴贵州蚕业经济,开拓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很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1.
蚕业在大足县已初具规模。1965年成立了蚕桑技术指导站,1980年办起了制2万张蚕种规模的蚕种场。1979年建成了3200绪缫丝能力的丝厂。大足县自1956年栽桑养蚕以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1956年发蚕种8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7月20日-21日,广东省蚕学会茧丝与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学组组织其会员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一行23人先顺德后珠海的路线进行了考察学习,此次活动就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现况、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推广情况、蚕沙有机肥的可发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活动首站考察了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基地,这是一种桑茂蚕壮鱼大  相似文献   

13.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0,20(4):50-51
养蚕必须先种桑,桑成饲蚕这是蚕业界人士众所周知的。目前,对桑树布局,包括发展桑树区域的摆布,栽桑的地方、形式、规格等研究不够,而桑树布局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桑叶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关系发展蚕桑生产的速度与兴衰。如我市自1995年至今重庆蚕业大滑坡其原因除市场因素外,另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桑树布局不合理所致。 据我所知,重庆自六十年代起发展的桑树基本上是“四边桑”。当时的蚕桑生产是以生产队经营为主,集中养蚕,有专人护桑养蚕,又有一定的专用养蚕设施设备,易于贯彻蚕桑科学技术,因而,桑蚕单产较高,质…  相似文献   

14.
桐庐县的蚕桑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查宋时就有以绢、绸作贡赋的记载,民国时期蚕桑生产曾颇具规模,1933年全县有桑园12300亩,蚕户8300户,产茧278.0t,以后由于战争和灾荒,茧价暴跌,蚕桑生产每况愈下,至1949年,全县仅存桑园300亩,产茧1.5t。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区的桑蚕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产茧量从一九五○年一千九百多担上升到一九八一年四万七千多担。种桑养蚕已遍及八个地区。蒙山、钦州、平南等县年产茧已超过五千担,今年予计全区可产茧五万担以上,将比一九五○年增加二十五倍。 我区蚕茧虽然年年增产,但上升较慢,有的地方还不稳定,时起时伏。产量与历史比,也没有恢复到一九三一年产茧六万五千六百五十担的水平。同时,茧质还比较差,日本的上茧率为96.8%,每百斤鲜茧能缫生丝18.5斤,江、浙是我国蚕茧较好的省,他们的平均出丝率  相似文献   

16.
我县蚕桑生产自土地承包到户后,1983年全县产茧269.4万斤,为解放后历史最高产茧水平,产值达410万元,全县人平5.02元,对改善人们生活、支援农业和外贸出口作了应有的贡献。在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我县尚未建立丝厂前,所产蚕茧均由国家统一调拔统一销售,一度受到江、淅、重庆、白沙厂家欢迎。从外观讲是茧层厚、丝量多、大小匀正、色泽洁白、无疵点。少柴印、黄斑、双  相似文献   

17.
张军  李勇 《四川蚕业》2023,(1):19-20
<正>阆中土壤气候宜桑宜蚕,曾是全省重要的优质蚕茧原料基地。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受市场行情、劳动力外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阆中蚕业一直呈波浪形发展,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失败的教训。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笔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阆中蚕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解剖,现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阆中蚕业振兴,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8.
19.
市场疲软使蚕业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今年全市蚕种发放不及去年一半,毁桑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困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谓“敢问栽桑养蚕路在何方”,摆脱困境是广大蚕农、蚕业工作者和有关领导共同的呼声.1 进行综合利用的必要性1.1蚕业能否走上复兴之路,当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想法,一是企望国际市场重现往昔丝绸走俏价格上扬的热浪,二是指望国家出钱扶持.笔者认为把希望完全放在靠上面是行不  相似文献   

20.
黄龙德同志在一九八四年第三期《蚕桑茶叶通讯》上发表了《江西蚕业史料》(以下简称黄文)一文.在目前这方面著述很少的情况下,对于江西蚕业史的研究,无疑提供了一份难得的材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